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政府网站越来越成为新形势下政府同民众之间紧密联系的网上桥梁,成为网络时代政府履行职能的重要载体,成为打造阳光政府的重要平台。政府网站的发展循序渐进,不断地在解决日益增长的需求与现有体系之间的矛盾中逐渐走向集约化道路。本文总结了政府门户网站发展的几个阶段并对集约化网站群的技术架构及技术难点进行探析。
关键词:政府网站,集约化
2014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57号文件”,指出了政府网站发展方向,明确了政府网站“集约化”的建设要求,进一步完善政府网站体系、优化网站结构布局、加强网站信息资源整合,避免低层次重复投资,造成浪费。《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政府网站发展指引的通知》(国办发[2017]47号)中又一次提出:集约化是解决政府网站“信息孤岛”、“数据烟囱”等问题的有效途径。要通过统一标准体系、统一技术平台、统一安全防护、统一运维监管,集中管理信息数据,集中提供内容服务,实现政府网站资源优化融合、平台整合安全、数据互认共享、管理统筹规范、服务便捷高效。
1 政府门户网站发展的几个阶段
第一代:“自然”网站群,如某省政府建立了自己的网站,随后省直部门、市县政府也陆续建设了各自的网站,这些网站部署在各部门自己的机房,其物理位置独立的,信息的维护也是独立的。然后在省政府的网站首页上将各单位网站链接到一起,形成了“自然”的网站群。此阶段的网站建设特点是没有整体的规划,“自然”形成,各自相对独立。
第二代:本质仍然是“自然”网站群的模式,只是有些省市从网站的栏目、页面风格等外观方面进行了整体要求,但各网站之间没有隶属关系。此阶段的网站群的特点是外表相对统一,但基础资源、信息资源仍旧孤立,无法统一管理。
第三代:从物理位置上整合了网站群,将分散在不同物理位置的独立网站整合在一起,放在集中的机房,避免了机房和基础设备上的重复投资、重复建设,解决了资源不能有效利用而造成浪费的问题,同时解决了部分单位技术力量、资金投入不足无法有效技术维护、建站的问题。基础设施集约化若用云计算中心方式进行建设,各网站主办单位采用云服务商提供的虚拟设施资源,一方面可以有效节约信息化资金、另一方面又提高了设备利用率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目前,此类集约化所使用的云计算技术和管理模式已经成熟,许多部门网站正处于此阶段。但这代网站群仍存在很大的缺陷,信息仍不能充分共享、不能进行统一管理,安全风险也会相对集中。
第四代:利用“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对某一层级网站统一规划、统一实施或分步实施,解决第三代网站群存在的缺陷。此阶段的网站群的特点是:所有网站可以运行在同一个“网站群”内容管理平台上,可以统一管理用户权限,实现信息采、编、发功能,信息可以集中存储,但存在功能单一,服务不足的缺陷。
第五代:集约化网站群。它是基于顶层设计,通过统一标准体系,统一技术平台,统一安全防护,统一运维监管,以资源向上归集的多层级、多部门政府门户网站集群为基础构建的一站式网站群。它能面向多种服务对象,通过多渠道(PC网站、移动客户端、微信、微博)提供服务。实现政府网站资源的优化整合、数据的互认共享、管理的统筹规范、服务的便捷高效。它包括应用支撑平台集约化和服务集约化,为政府网站的建设、管理、维护及网站上各类应用和服务提供技术支撑。
根据各级政府实际情况和条件,在信息化建设比较集中、成熟的地区可建设省部级的统一应用支撑平台,为全省政府(系统)部门网站提供应用支撑服务。信息化建设比较分散的地区,可采取省市两级分建,市级向省级汇聚的模式,最终实现平台集约、数据集约、服务集约和管理集约。
此阶段的现实挑战:这种集约方式的顶层设计要求高、跨部门协作阻力大、技术安全风险高、建设成效慢等。
2 集约化政府门户网站的技术框架
集约化政府网站建设以集约化角度出发,构建在云计算架构体系的基础之上。总体功能架构如图1:
2.1 IAAS层
IAAS层是架构的基础,为集约化平台提供统一的底层基础设施,通过虚拟化技术将物理服务器云化,形成统一的基础资源池,包括了存储环境、计算环境、网络环境等,通过资源调度管理向上层提供所需要的基础资源,达到资源的有效利用。
2.2 PAAS层
PAAS层是整个架构的核心支撑层。包括政务服务数据资源目录和数据交换层,可以融合多种形式的数据类型:文件、图片、多媒体等,多种信息内容:人口、法人、自然资源、地理空间信息等方面的基础信息,为上层的服务提供可共享的统一数据支撑。另一方面采用“微服务”架构,将常用应用构建组件化:如数据应用构件,用容器技术将不同业务需求的独立化应用组件封装起来,如:统一用户构件、安全加密构件,灵活调用,使“微服务”应用的开发、部署及运维,更便捷、高效。
2.3 SAAS层
SAAS层包括基础应用层(涵盖内容管理系统、信息报送系统、互动交流系统、网上办事系统等)和服务展示层(网上办事服务、互动交流服务、政务公开服务、舆情管理、智能搜索、智能问答等)。
通过三层云计算架构体系,将各种硬件资源、软件资源、数据资源、服务资源根据业务需求自由调配、自由扩展,实现成本的节约、整合的便捷、服务的高效。
3 集约化政府门户网站的技术难点
3.1 集约化建设与个性化需求的矛盾
集约化建设和子站个性化需求是一对难以平衡的矛盾,一方面集约化网站需要服务高效、操作便捷、信息共享、形象统一,另一方面也需要考虑各部门、地方子站职能、提供的服务个性化及差异化的需求,如何解决这一矛盾,达到和谐统一,有以下几个注意点:一是建立统一的规范标准,在广泛征求意见及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在国家集约化建设大规范下,科学制定一套涵盖平台建设、管理、数据交换、信息资源、安全与运维等的标准规范;二是建设与修改的灵活度,站点与栏目既能快速克隆又能在展现形式及数据结构上灵活地修改。
3.2 大并发访问
集约化政府门户网站容易面临两大类型数据并发的风险,一是主、子网站后台在线信息维护人员每天要更新大量的数据,尤其是在早高峰时段,数据并发的风险更高;二是前台数据访问风暴:大量网民集中访问热点服务时大规模的数据向上归集使得所有访问流量导向统一的数据服务而引发的风险;这时平台的运行稳定能力代表着政府网站的服务水平,决定着百姓对政府的评价。因此,在集约化的建设技术架构中,必须考虑系统性能、数据缓存、关系型数据库的并发能力设计、非结构化数据的存储方式等进行整体性的顶层设计;充分利用云平台的弹性计算技术,建立弹性负载均衡服务,减少数据更新的风险,消除单点故障带来的灾难。
3.3 用户身份统一
面向服务型的政府门户网站会有越来越多的应用,提供的服务愈来愈细化,如互动交流、网上办事、便民服务查询等等,这些系统的后台都有独自的用户体系;不同地区和部门的网站经常是不同的开发商开发,有着不同的用户认证方式,用户登录这些网站和服务时需要反复登录,非常不便,建立集约化平台的统一用户认证体系能够将网站和各类服务进行整合,让用户实现统一登录,为用户提供更便捷的入门方式。
4 结束语
随着政府门户网站的发展,门户网站在发挥政府职能,拉近政府与百姓的距离上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对门户网站的集约化程度要求也越来越高,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大集约化已经势在必行,亟待发展。
参考文献:
[1]彭成明.政府网站集约化平台建设浅谈[J].数码世界,2017.
[2]王艳,胡志俊,刘国伟,李志.北京市政府集约化建设策略的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13).
作者: 山西省政府办公厅政务信息中心 支红霞 来源: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