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的讨论,是本次人代会的最后一次讨论。连续四年参加XX代表团的活动,同一百多位代表逐步熟悉、逐步加深感情。去年我讨论发言的主题“抓住机遇,做好‘三篇文章’”,就是做好土地改革的“文章”,让农民富起来;做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文章”,让城市美起来;做好重点领域改革的“文章”,让市场活起来。刚才万勇对XX过去一年的工作给出了评价:速度快,创造了XX速度;亮点多,创造了XX经验;方式优,构建了XX模式;环境好,推出了XX服务。这些足以说明去年三篇“文章”作出了成绩。
6日上午肖菊华市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文风朴实、内容丰富,突出基层、情系民生,是一个高质量、高水平的报告。
过去的2014年XX各级干部也是蛮拼的,许多工作都得到了全市群众一致点赞。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之年。如何完成《政府工作报告》所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XX如何当“领头雁”、做开拓者,应该说这是XX团全体代表应该思考的问题。
这次会上代表们热议一个新词,就是“新常态”。今天我发言的主题就是两句话:适应经济新常态、开创XX新业绩。
所谓新常态,是中国经济从2013年开始,进入一个增长速度相比之前明显下降的发展阶段。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增长的平均速度是9.8%,2013年降到了7.8%, 2014年是7.4%,2015年预计为7%,今后可能维持在7.0%-7.5%的水平。中国经济的新常态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新旧增长点的拉锯式交替。旧的增长点主要是出口和房地产。全国的出口曾经有两个季度是负增长,过去“三驾马车”的主力优势不再具备。去年荆门的出口达到6.9亿美元,增长了12%,XX为2亿美元,增长40%,我们还有一定的潜力。新的增长点有长期的、公共消费性的基础性建设投资,各种生产能力转型和升级,居民消费等,二是渐进式的经济结构调整,悄悄推进的产业结构调整,居民消费的比重和服务型比重的上升,消费性、服务性产业兴起。三是改革的艰难推进,经济领域的改革重点是经济体制的改革、财政体制的改革和国有企业的改革。四是国际经济领域中国要素的提升。
根据以上分析,经济新常态的主要表象为:经济增速下降,结构调整阵痛,落后产能淘汰,增长动力切换,制度环境改变。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如何适应新常态、抓住新机遇,根据万勇刚才对新常态发出的“三问”,我提四点建议:
一要以新的精神状态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时代所需决定一个人成功的边界,视野所及决定一个人成功的边界,精神所达决定一个人成功的边界。在困难和挑战为主的时期,精神就显得更加地重要、更加地宝贵。这个时候,精神不能垮,信心不能失。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所以,我们要稳神不慌,保持定力。万总结了“四个XX”,我这里讲一下XX精神,就是要以新的精神面貌来迎接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一方面要有韧劲。适应新常态,好比马拉松比赛,不是在瞬间的爆发,而是途中的坚持。要不放弃、不懈怠,更多地鼓劲、用力。总理曾说过,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对于各级领导,包括企业负责人来说,精神状态将影响一个地方,影响一个企业,影响干部群众。要相信,路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困难是一个一个克服的。新常态虽然会持续一段时间,但是只要我们坚持,只要我们有韧劲,就一定能克服。另一方面要坚持。一切事情不是看到了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坚持了才会看到希望。我们所有的成功都来自于不懈的努力和奔跑。要咬紧牙关,要坚持、坚持、再坚持。
二要以新的思维模式来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过去30年良好的发展、快速的发展,主要是凭借人口红利、改革红利、制度红利,有的甚至以牺牲环境、消耗人力物力为代价的,现在我们要发展、要生存,就需要新的思维模式。一是要有创新的思维。XX要竞相创新创业,努力实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大型企业顶天立地,有星星、有月亮。同时,还要鼓励草根企业的创新,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灵活氛围,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局面。企业主体也要努力开办新企业、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当然,在新常态的时期,也要注意收缩战线,回收现金,宁可踩空,不可断粮。经济学家说,一个好的企业,并不是看上升时期扩张得有多快,而是看下行时期支撑的有多久。一个企业,可持续的发展等于正确的战略加优秀的组织行为。什么叫正确的战略?前几天贺家铁部长讲,彭墩村这些年能够持续发展,是因为没折腾。我理解,正确战略的一部分就是稳健加不折腾。二是要树立弯道超越的思维。变动中才会有机会,不变动就永远没有机会。新常态下,整体经济增长速度都下降了,如果我们XX仍然能够保持速度,那么在这个弯道时期,就有可能超越对手,就可能去冲刺全国百强县市。事实上,在新常态下,有很多的机遇。主要有七个大的机遇。第一,战略性新型产业发展的机遇(节能环保、新兴信息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第二,服务业跨越性发展的机遇。现在全国服务业发展水平已经达到了45%,很快要达到50%的比重,也就是说第三产业的产值将会是一、二产业之和。荆门目前第三产业只有35%,XX可能也只在40%以内。从整个发展趋势来看,目前是服务业发展迅猛增长的时期,我们要抓住这一机遇,加快发展服务业。第三,城镇化的机遇。2014年荆门城镇化水平达到了52.2%,比去年增长了0.89%。增0.89%是个什么概念呢?就是全市300万人中,转移了近3万的农村人口到城市。3万人进城会有什么效益呢?两个方面的效益,一个是拉动投资,另一个是拉动消费。从拉动投资方面来说,1个农民进城,政府就要配套10万元的基础设施建设,3万人就是30个亿。今年荆门中心城区固定资产投资是25亿,XX、京山、沙洋三个地方加起来大约10多个亿,也就是说,今年全市基础设施建设接近40个亿,这就是城镇化带来的拉动效益。从消费方面来说,一个城镇居民的消费,相当于3.5个农民的消费,也就是过去说的3个农民才能养活1个城镇居民。所以,消费的带动作用是很明显的,XX要加快城镇化的进程。第四,中西部地区崛起的机遇。第五,继续变革的机遇。第六,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机遇。我希望看到XX能够有企业走出去,实行资本输出,包括到欧洲、非洲、中南亚、甚至美国。现在可以说,世界全球没有哪一个地方没有中国人,或者说没有中国人的投资。第七,新型市场业态的机遇。三是要有错位思维。既要强调同一性,也要扩大差异化。所谓差异化,就是弯道赶超。虽然全国的GDP增速为7%,但习总也强调,并不是全国都是一盘棋,都只增长7%,能有多快照样多快。鸿忠也讲了,湖北是1.5系数,全国GDP增速为7%,湖北要乘以1.5,达到了10.5%。我觉得XX不仅仅是1.5的系数,应该是2.0的系数。
三要以新的服务理念来适应新常态。万刚才讲了“四个XX”,其中有一个“XX服务”。XX的服务已经很优、效率很高。但我更多的是强调政府对企业的服务、对市场的服务。要进一步弱化政府“有形的手”的职能,强化“无形的手”。政府好比爸爸,市场好比妈妈,爸爸和妈妈都不可少,但是现在要弱化爸爸、强化妈妈,强化市场的作用。政府要勇于自我,给市场主体创业创新留出空间、搭好舞台,把该放的放到位、该给的给到位、该管的管到位,保证市场公平有序的竞争。要树立市场驱动的理念,全社会都来尊重市场主体,尊重“企业家老大”。XX市委、市政府在2015年,甚至更长的新常态时期,还应该拿出更多的有效措施,来应对新常态带来的挑战和企业面临的困难,包括融资难、融资贵和如何扩大市场内需、加快土地流转、扩大城镇化率等问题。我觉得需要拿出一些具体的措施,包括万刚才提到的银企恳谈会,市里要举办,XX也要举办,不仅是一年一次,而应是一季度一次。
四要以新的作风要求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中央从严治党、作风建设也将成为新常态。反斗争的新常态,必将带来寻租的减少、效能的提升、作风的转变,也必将为企业带来便利、带来好处、带来红利。我们要进一步扩大“四最四零”效果,强化各级干部的公仆意识,努力践行群众路线,深入开展反“四风”、转作风,让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让作风为适应新常态作贡献,以作风的转变促进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