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公文写作网>>公文大全>>领导讲话>>党建>>组织人事>>正文
为了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近两个月来,我们组织办公室同志深入农村基层,走访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召开党员座谈会,让基层党员谈党的建设工作。通过一系列活动,我们对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状与原因有了一些感性认识,同时对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有了一定的理性思考。
第一,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具体表现为:一是农村党员年龄偏大。××镇农村党员共有712 名,其中35岁以上的党员有556名,35岁以下的党员有156 名,仅占××农村党员总数的22%。二是文化程度偏低。××镇农村党员中具备中专(高中)文化程度以上的有192人,占××镇农村党员总数的27%,初中及初中文化以下的有520名,占总数的73%。三是农村党员能力较弱。农村大部分党员的能力较弱,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村生产生活,无论是特种种养殖,还是农产品购销,他们都应对无策,只能凭老经验办事,为生计而奔忙。
第二,农村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够。具体表现为:一是农村干部素质不高。目前,有一定能力的多不愿当村干部,而是选择务工经商,发家致富。再加上农村培养干部的方式单一,后备干部培养很慢,而且质量不高,使得村干部队伍不能注入“新鲜血液”,严重影响了村干部素质的进一步提高。二是基层干部队伍不稳定。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农村干部队伍很不稳定。因为种种原因,很多村干部不愿继续当干部了。去年一年,全办有一个村换了三个妇女主任,另外一个村换了两个妇女主任、一个村主任、一个村会计。三是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力不强。有些村的班子成员相互猜忌、互相戒备,各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小九九”,思想长期得不到很好的沟通,班子内部不能形成相互尊重、合作共事的良好局面。
1、农村基层党组织对发展党员在指导思想上出现了偏差。在农村基层,少数党组织负责人几年都没有发展过党员。有些村发展党员是因为有人当上村干部才不得不发展。发展党员工作没有向村里的“能人”(年轻的致富能人、种养殖大户、回乡创业人员、优秀村企业主等)倾斜。诸多因素致使党的基层组织的领导班子和整个党员队伍年龄老化,生机和活力不足。
2、农村党员思想僵化,缺乏学习提高。一些农村党员缺乏主动学习的自觉性,再加上农村党员学习培训机会较少,致使农民党员“观念老、知识少、技术缺”,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面对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不少农村党员想问题、做事情还习惯于计划经济的老一套,有的虽有致富愿望,但缺乏新知识、新技术、新思路,面对农业结构调整和激烈的市场竞争,茫然无措,致富无门。少数党员还属“扶贫”对象,经济收入和生活条件普遍不如其他群众,带头和带领作用完全成了空谈。
3、农村干部压力大,工资待遇低,村干部“人难留”。因为农村干部编制压缩,村干部工作压力对比以前明显加大,而工资报酬基本上与以前持平。不少村因为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干部工资难以及时到位。因此,村干部队伍出现不稳定现象,村干部“人难留”。一些有一技之长的“能人”热心搞自己的种植、养殖、购销、经营,而不愿当村干部。
4、支部建设不够合理,导致党组织战斗力不强。一是基层班子结构不够合理。从年龄结构来看,全办农村党员干部趋于老化,而且年龄资历相当,不能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从文化结构来看,文化水平较低致使领导水平、决策能力不强,削弱了班子的战斗力。二是领导方法不当,成员素质不高。有些支部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不善于协调人际关系;有些支部习惯于感情用事;有些支部只管财务,的只说不做,缺乏号召力,致使班子成员纪律松散、战斗力低下。三是生活不够。有些村支部不能坚持集中制原则,决定重大问题时,支部领导搞“一言堂”,自己说了算,成员只是配角,集体讨论只是一种形式而已;有些村支部不能坚持生活会制度。在生活会上只谈工作不谈思想,缺乏正常的交流、沟通,一些问题、矛盾藏在心里,面和心不和,遇到问题难以形成共识。
一是加大发展党员工作的力度。要把发展党员工作作为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来抓,要拓宽渠道,培植源头,将农村较年轻的致富能人、种养殖大户、回乡创业人员、退伍军人、优秀村企业主等推荐出来,通过推荐和组织考察等程序,筛选出一支优秀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立入党积极分子信息库,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不断增加“新鲜血液”,逐步解决农村党员队伍老化、党的力量薄弱的问题。
二是加强党员培训教育。要加强党员培训,着力提高农村党员特别是支部成员思想素质和发展经济的能力。不仅要加强理论学习还要对他们进行农村科技知识的培训。采取定期开展理论学习的形式,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党员党性,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他们的思想,增强他们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和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本领.政府各级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如农技培训、送知识下乡、送专业人员下乡等活动,把党员培养成种田能人、养殖能手、民营业主,不断提高农村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带动群众致富,促进农村科技知识推广,推进农村产业化进程。
三是选好和稳定农村党支部。“农村要进步,关键在支部。”在调查中我们看到,有的村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强,集体经济实力强,有的村集体集体经济空壳,村级债务重,之所以出现这种差距,很大程度上与支部的素质有关。一个村建设的好与坏,关键要有一个一心为公,甘于奉献,开拓进取,团结战斗的领导班子,特别要有一个好。大量实践证明,选配好一个带头人,就能够兴一方经济,富一方群众,保一方平安。为此,我们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努力加强村支部建设:首先,必须改革选拔任用机制。改进选人办法,更新用人观念,拓宽选人思路,采取从乡镇机关、市所属部门或先进村中选派和公开向社会招聘选拔等方式选任党支部,还可以把种田能人、养殖能手、优秀民营业主培养成支部。其次,要建立健全激励保障机制。除了在工作上支持外还要切实保证他们的基本收入,出台一些政策,如实行村支部工资统筹,落实养老保险等,用政策激励村支书安心工作,带领群众创业致富。再次,要加强监督管理。按照党章和基层干部管理的规定,对村支部严格要求,加强监督。对有问题的支部,坚持原则,该批评的批评,该处分的处分。
四是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开展经常化、制度化、正规化的基层党组织活动。要抓好党内生活制度的建立和执行。行之有效的制度要坚持,已订的制度要落实,缺少的制度要补建。村党支部成员特别是主要领导要带头执行制度,做出表率。要完善党内生活制度,充分调动党员干部的积极性。首先要坚持集中原则,在重大问题决策之前,要充分发扬、广泛听取意见,要允许发表不同意见;其次要通过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达到交流思想、纠正错误、增强班子凝聚力的目的;第三要建立谈话制度。通过谈话可以把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促进支部和谐;第四以活动为载体,不断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丰富党内生活,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把党支部真正建成坚定、富民有方、团结战斗、务实创新的坚强战斗堡垒。
五是要围绕发展抓好党建。要把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同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壮大集体经济结合起来。实践证明,凡是社会稳定,干群关系融洽,党支部威信高的村一般是集体经济有实力,农民收入比较高的村。因此要在农村基层组织中进一步强化“发展是硬道理”的观念,始终把经济建设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只有集体经济发展起来,农村才能解决有钱办事、集中资金办大事的问题,从而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也只有通过集体经济的发展和壮大,才能强化村级社会化服务,为农民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帮助农民解决一家一户办不了也办不好的事,真正为农民排忧解难。因此,要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发挥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重要突破口,抓紧、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