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度农村党员干部冬训工作从今天起将全面展开。市委对冬训工作高度重视,王将为我们冬训骨干培训班作精神的专题辅导。关于今年冬训工作的具体要求,在冬训工作意见中已经有了安排。下面,根据泰州市农村党员干部冬训工作动员会的部署,结合我市实际,对做好2007年度农村党员干部冬训工作讲五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年一度的农村党员干部冬训,是农村党员干部不断解放思想、凝聚发展共识、推进基层组织建设的极好机会。各镇(区)要充分认识今年农村党员干部冬训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切实增强做好冬训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从背景来看。今年的冬训是在党的胜利召开的新形势下展开的,也是在实现“全面达小康、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新姜堰”目标任务的关键时刻进行的。前期,各镇、各部门都对精神进行了初步学习宣传,但是,还存在覆盖面不宽、理解不深不透等问题,尤其是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有必要进行一次大规模的集中教育活动,确保精神的学习全覆盖。
2、从历史来看。农村党员干部冬训工作已经开展了近30个年头,正日益成为宣传思想工作的一个知名品牌,成为农村党员干部学习本领、提高素质、增强党性的有效渠道和重要载体。冬训活动的经久不衰,正说明这种形式适应农村实际、适合农村党员干部需要。常识告诉我们,凡是行之有效的,就要继续坚持。因此,我们要总结借鉴过去的成功经验,把今年冬训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3、从现状来看。近年来,农村党员干部流动性不断增强,虽然党员队伍的知识结构有了很大改善,但是全面、系统接受党的理论知识教育的机会并不多。岁末年初,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村党员将陆续返乡,必须抓住有利时机,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进行一次党的精神的集中教育培训。
一要突出精神的宣传教育。在冬训中,要通过举办报告会、交流会、知识竞赛等形式,持续组织好精神的学习宣传,持续组织好今天王报告会精神的学习宣传,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党的的重要意义和历史贡献,理解的重大主题和主要精神。通过系统深入的学习教育,不断增强农村党员干部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增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真正把全市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精神上来,把精神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用精神推动姜堰更好更快发展。
二要突出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宣传教育。2009年全面达小康是市委市政府的既定目标,今年是攻坚之年,必须全力推进、争先进位、能超则超、能快则快。在冬训中,要注意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新成就新进展,弄清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准确把握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工作部署和思路举措,推动加快建设一个惠及全市92万人民的全面小康姜堰。
三要突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宣传教育。在冬训中,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认清当前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认清现阶段我市新农村建设的新要求,明确“以争创示范康居村、‘五星’村为抓手,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加快集中居住点建设”的思路,明确“以新农村建设‘十大工程’和农村‘新5+1实事’为抓手,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的思路,重点解决1-2个突出问题。要通过宣传创业典型、创业政策,邀请创业能人现身说法等,激发自主创业、艰苦创业、全民创业的热情,激励广大业主“二次创业”,实现由“小老板”向“大老板”的裂变,努力在提升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上取得新成效。
四要突出基层党的建设的宣传教育。要引导农村党员干部深刻领会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章对基层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认清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所肩负的重大历史责任。要针对春节现象易发、多发的实际,结合我市近年来实施的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制度的落实情况,结合近年来我市查处的典型案例,结合当前农村党员干部的思想状况,开展思想道德教育、作风教育、法纪教育、形势教育、警示教育等,增强基层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责任意识、自律意识,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深入开展奠定思想基础。
冬训工作开展了这么多年,我们虽然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但也遇到一些新问题,比如,不少党员外出打工经商,学习难组织;镇村合并,规模扩大,培训难集中;冬训活动形式单一,教育难深入。面对这“三难”,冬训工作也有一个与时俱进的问题。各镇(区)要消除“冬训工作年年搞,搞来搞去老一套”的认识误区,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积极探索冬训工作的新路子、新形式、新途径,让广大党员干部坐得住、听得懂、看得清、学得会。
一要坚持集中辅导与分头宣讲相结合。以培训骨干为主,以镇为单位,党委要重点集中培训镇村干部和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党员,然后把他们分散到各支部,让他们担当辅导员、宣传员,发挥他们二次宣传的作用,对广大普通党员进行面对面的宣传、辅导,解决镇村合并后,区域扩大、党员人数多、集中难的问题。
二要坚持固定授课与“流动”辅导相结合。以流动辅导作补充,主会场以外,在流动党员较为集中的地方成立流动党校,党委组织专门人员,编写通俗易懂的教材,深入各流动党校进行培训。这样,一方面可以改变以往冬训“满把抓、抓不住,一锅煮、煮不透”的问题,另一方面,把培训班办到党员工作所在地,又解决了流动党员受教育难的问题。
三要坚持理论学习与文化活动相结合。以文化活动为载体,打破传统的单一灌输教育模式,通过编排一些文艺节目,在冬训班演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精神,宣传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兴起精神和文艺活动两个新;同时,选择一些有教育意义的电影、戏曲等,组织党员干部观看,把抽象的理论通过文艺形式表现出来,寓教于乐,让大家一看就懂,心领神会。
四要坚持开展冬训与表彰评议相结合。以冬训为契机,各镇(区)在进行集中教育培训的同时,可以把总结表彰、签订责任状、评议、行风测评、征求意见、送温暖献爱心等活动穿插其中、结合进行,确保冬训工作始终围绕中心展开、结合实际推进。
年末岁初,农村工作千头万绪,集中五天时间培训已属不易,如果不好好策划、安排,冬训就可能受到其他工作冲击而流于形式。各镇(区)要精心组织,办实事、鼓实劲、求实效,让党员干部真正受教育,广大群众真正得实惠。
1、要办实事。各镇党委要结合本地实际,围绕群众所想、所急、所盼,有针对性地解决一些群众反响强烈的实际问题。要利用冬训党员干部受教育后认识提高的有利时机,集中梳理长年积累下来的矛盾和问题,责任到人,限期解决;要借助冬训党员干部相对集中的机会,组织实施“三清”工程,美化家园;组织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关心特困家庭和弱势群体;激励有经济实力的党员、干部捐资捐物,修桥修路,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难题。
2、要鼓实劲。当前,我市经济发展正面临难得的机遇和前所未有的挑战,通过冬训,既要让广大党员干部认清发展中的有利因素,增强信心;又要让他们认清发展中的不利因素,攻坚克难。要通过明确目标、分解任务、鼓劲增压,真正把冬训办成全市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动员会、誓师会,激发全市党员干部树雄心立壮志、尽力干尽责做,为“全面达小康、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新姜堰”建功立业。
3、要求实效。各镇(区)要把冬训当成是农村党员先进性教育的延续,通过集中学习、座谈讨论、支部活动、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等,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对照精神、对照王报告所提的要求,全面总结、认真反思、找准问题,制订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切实解决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让广大党员干部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者、富民创业的先行者、文明新风的倡导者,不断提升党员干部在人民群众中的号召力和影响力。
各镇(区)一定要认真谋划,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好这次冬训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之年、新三年再翻番的决胜之年的各项工作奠定一个强大的思想基础。
1、领导要到位。冬训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面广量大,各镇(区)要迅速成立冬训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同志要集中精力亲自抓,亲自作动员部署,“带头学理论、带头讲理论”,分管负责人要一着不让具体抓,要成立起冬训工作的组织组、宣传组、秘书组和后勤组,在党委统一领导下,按照冬训工作方案,一步步组织推进。
2、宣传要到位。要充分利用两台一报及姜堰宣传网、《姜堰宣传》、《冬训简报》等载体,加大冬训工作宣传力度,及时宣传冬训的工作动态、创新探索和有效经验,宣传冬训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等;还要利用黑板报、宣传栏等阵地,通过悬挂横幅、张贴标语等形式,着力在镇村营造冬训的浓烈氛围。这里我要强调的是往年省里的冬训经费都是直接划拨到乡镇,从今年起,省里对冬训经费不再直接下拨,而是根据考核结果下拨。各镇(区)要注意做好冬训考核资料的搜集、保存、立卷归档工作,将冬训意见、通知、日程安排表、动员讲话、交流材料、学习体会、授课讲稿、冬训总结、简报等装订成册,迎接省、市检查。
3、督查要到位。要明确镇干作为各支部的联系人,加强对冬训工作的领导、指导和督查,同时,负责联系各支部的镇干,要与普通党员干部一起参加学习、一起参加讨论、一起参加生活会、一起参加测评,相互学习、相互促进,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