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两免一补及公用经费落实情况汇报

  • 管理/营销/职场
  • 编辑:admin
  • 时间:2020-09-20 01:46
  • 阅读:368

**中学2006——2007学年“两免一补”及公用经费落实情况汇报
    实施“两免一补”政策,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项重要措施;是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的有效办法;是保证农村地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义务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重大战略举措。2006年至2007年春季学期,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全面运行和“两免一补”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有效促进了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对进一步规范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收费行为,治理学校乱收费起到了标本兼治的作用,加强了党同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加快了推进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我校高度重视“两免一补”工作,加强领导、强化责任意识,要求各处室各年级要从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高度,从体现党和政府对弱势群体关心的高度,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从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健康发展的高度,深刻认识实施“两免一补”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做好“两免一补”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确保"两免一补"工作落到实处。现将我校2006——2007年度落实“两免一补”及公用经费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我校现有教学班7个,在校学生294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占 76.19%;教职工30人,其中专任教师25人,学历合格率100%,师生比例为1∶12;学校占地面积8165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391平方米,配有初中二类理、化、生实验仪器,图书4300册,生均14.63册,有装机23台的网络微机室,有实验室、卫星接受室、多媒体教室,有大屏幕彩电3台、录音机6台、购置和刻录教学音像资料光盘100多张,学校各职能部门办公室基本实现办公自动化。

二、“两基”情况

全乡总人口13367人,人均受教育年限6.5年,文盲半文盲占总人口2%; “普九”人口覆盖率达100%;初中阶段毛入学率99.8%,初中阶段辍学率0.57%,初中学生毕业率98.6%,贫困生比例71.43%。

三、“两免一补”政策及公用经费落实情况

(一)健全机构,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

为使“两免一补”及公用经费政策落到实处,我校成立了“两免一补”及公用经费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总务主任任副组长,各班子成员任成员。基本上做到了政策具体,责任明确,进一步分清了各处室的职责,狠抓落实。

(二)规范流程,加强管理

学校“两免一补”及公用经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和修订“两免一补”资金、公用经费管理办法,建立贫困学生资料档案,负责对全校“两免一补”工作的部署指导和督促检查。同时,加强对“两免一补”及公用经费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确保熟练掌握相关政策措施。在“两免一补”的落实上,我们认真学习政策,领会精神,宣传政策。充分利用学生、学生家长会集会和村委会等组织,宣讲“两免一补”的内容、政策、发放程序和发放原则。严格按照摸底——评审(杜绝财政供养人员子女,优先孤儿、 单亲、特困等子女)——公示——监督——发放的程序进行落实。领导小组负责对各班选送的贫困生进行评议、审查,发现有违反“两免一补”规定不符合贫困生要求的学生,一律予以清除;坚持“三公示”,即公示贫困生界定标准,公示贫困生评审情况,公示评审结果。按照“公平、公正、公开”原则,进一步规范免费教科书发放流程,保证资助名额分自己,贫困生评定,教材选择等各个环节都做到公开透明,使之成为一项“阳光工程”。

(三)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监督检查

实施“两免一补”政策是一项“阳光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我们为此进行了广泛宣传,充分利用班会课、黑板报、广播电视、网络、多媒体等渠道,对“两免一补”政策及工作进展情况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让这项政策的意义和内容为社会各界特别是贫困学生家庭全面准确地了解,使这项工作得到当地党委、政府支持。同时加强监督、检查、规范操作流程,切实把党和政府的关怀落实到 家庭贫困的学生身上,使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

(四)坚决杜绝乱收费行为

每学期开学前,我们对本学期的代收书本费和保险费都要提前进行公示,开学后,悬挂永久性的公示牌,接受师生和家长的监督。广泛征求学生家长的意见,利用学生家长会,征求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 见和建议,以使更好地促进学校的各项工作。

四、政策的落实兑现情况

2006年**中学有义务阶段学生享受减免杂费348人,共计 36193.60元;秋季学期享受免费教科书210人,共计12734.60元;享受困难学生生活补助243人,共计48600.00元;2006年公用经费72342.00元;2007年春季学期享受免费教科书183人,10943.08元;2007年春季学期困难学生生活补助211人,共计36925.00元;2007年春季学期公用经费29565.00元。总合计资金247303.28元 。

五、存在问题

我校是永仁县最偏远的一所独立初中,乡辖面积广,多民族杂居,经济发展落后,贫困生面广,学校教学硬件设施滞后,实验探究课开展十分困难,学生巩固难度大,教师的工作量大,负担重等问题制约 着学校的发展。扶贫助学活动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贫困家庭学生“上学难”的问题,促进了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受到了广大困难群众的欢迎,但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

1、贫困生面大而救助面窄的问题突出,由于我乡地处山区,分布 较散,经济落后,贫困生面较大,需救助的学生多,食宿在学校的学生随着逐年增多,每年的贫困寄宿生补贴无法解决贫困生的需求,这样给学校工作带来很大麻烦,学生及家长仍然为生活奔波劳累。

2、接受外援资助较少。虽然我校通过各种途径开展了"捐资助学" 活动,但由于地方财政财力有限,扶贫助学资金严重不足。加之经济基础薄弱,每年都涌出大批贫困生,仅依靠自己及有关热心人士资助已力不从心。

3、我校需要救助的贫困学生较多。由于国家"两免一补"资助名 额有限,少数群众见利相争,给资助工作正常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4、我乡绝大部分农民家庭比较贫困,且经济收入差距大,界定贫困学生的标准难以确定,引起少数群众误解。

5、实施国家“两免一补”工作时间较短,我校的管理措施还不够到位,资助档案有待进一步完善。

6、学校主动争取乡、村党政干部的参与程度还不够,党政参与、部门支持、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六、建议及对策


全部评论(0)
·
推荐阅读
  • 2019年度市商务局一级调研员述职述廉报告
  • 2019年度市商务局一级调研员述职述廉报告
  •   2019年,在局党组和上级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指导下,认真按照年度既定的工作目标,积极协助局分管领导推动工作贯彻落实,较好地完成了局党组和局领导交予的工作任务,努力做到思想上积极进取、工作上求真务实、生活上从严要求,较好地完成了党委和上级有关部门赋予的各项工作任务。按照市委组织部和市纪委关于市管干部述职述德述廉的要求,现将各项情况报告如下:  作为刚调整使用的市管干部,必须在思想观念、领导方式、道德修养等方面切实做到率先垂范。一年来
  • word模板
  • 编辑:admin
  • 时间:2022-03-15 08:57
  • 阅读:49
  • 2019年县委办公室主任述职述廉报告
  • 2019年县委办公室主任述职述廉报告
  •   坚持把学习作为一种境界、一种责任、一种习惯,不断锤炼党性修养、努力增强驾驭工作的能力。一年来,我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持把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贯穿于主题教育全过程,坚持学原文、读原著、悟原理,深入学习了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及习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习总到黑龙江及我市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省市县委全会精神,使得党性修养进一步提升,理想信念进一步坚定,宗旨意识进一步树
  • word模板
  • 编辑:admin
  • 时间:2022-03-15 08:57
  • 阅读:156
  • 农发办支部2019年履行基层党建工作责任专项述职报告
  • 农发办支部2019年履行基层党建工作责任专项述职报告
  •   我于2019年1月30日在市农发办第二党支部的换届选举中再次当选为大同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第二党支部的支部。这既是组织和同志们对我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我今后工作的激励。在市农发办党组和党总支的领导下,在支部全体党员的支持下,我团结和带领第二党支部的党员们认真学习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十九大的精神,把支部工作与业务各科室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引导和激发支部全体党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有效地促进了各科室的各项工作。现向领
  • word模板
  • 编辑:admin
  • 时间:2022-03-15 08:57
  • 阅读:185
  • 2019年度烟草公司科室干部述职报告
  • 2019年度烟草公司科室干部述职报告
  •   “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切实提高思想认识。  (二)求真务实,抓好重点工作推进。一是合同招标科学推进。严格按照规定流程手续,组织开展卫生保健用品招标工作,最终以竞价评比方式确定供应经销商;对接和彬宇劳务公司,就食堂业务外包事宜积极开展商务谈判并达成共识,全面完善2019年度合同签订内容。二是烟叶收购顺利达标。投身一线、积极作为,努力抓好烟叶收购工作,组织XX站全点职工在条件
  • word模板
  • 编辑:admin
  • 时间:2022-03-15 08:56
  • 阅读:228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4-2024 创考资源网 | 黔ICP备09005085号-2 贵公网安备 52262802000963号
联系客服
技术咨询 售前小李 客服小鸿 联系客服
13158356292
手机版

扫一扫进手机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