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认清老龄工作的现状。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中国的国情之一,也是我县的县情,我县老年人口已超过4.2 万人,占总人口的11.2%,并且按年增长率1.2%速度递增。人口老龄化与老龄事业、老龄产业相对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社会尊老意识淡化与社会老年群体增大之间的矛盾;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与社会供养老人的额度不断增多的矛盾;老年人不健康因素增多与医疗保障、看病难、看病贵的矛盾;这就是老龄工作难开展的工作现状。
2、找准老龄工作的位置。老龄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位置要找准。客观地讲,在经济发展较快、人口老龄化突飞猛进这样一个特殊时期,老龄工作部门不可能和一些政府部门争主次,因为老龄工作是一项长期性人性化的工作,有其独特地地位与作用,人想长生不老,但不可不为老人,老年人的今天,也就是青壮年人的明天,这就说明,老龄工作是党和政府工作的不可缺的工作。
3、把好老龄工作发展趋势。在新的历史时期,老龄事业、老龄产业呈现新的发展趋势。按照中央要求,推动老龄事业、老龄产业两个轮子一起转,不断完善保障体制,推进养老保障改革,医疗保障改革,城乡居家养老发展等由单一化向多元化体制保障作后盾,全面推进老龄工作机制走向制度化、法制化转变。
1、科学发展首先要全面发展。法律法规要全面贯彻落实,要全面准确地把握其内涵和要求,认清老年益保险法是全民法,不是部门的法,按照法律规定的职责,我们应履行其规定的职责,按照法律规定的职责和要求抓好落实,老龄工作是全社会的整体工作,必须均衡发展,不是编重一个,轻一个,不能发展一个方面而去弃另一个方面,既要完善体制又要加强社会化教育,目前更重要的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全面尊老意识的道德教育,要与精神文明建设齐头并进,一并发展。
2、科学发展要协调发展。老龄工作的发展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发展,自觉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全党工作大局,主动抓住经济发展机遇,努力为老龄工作建设创造发展环境,争取有利条件。在发展壮大自身实力的同时积极为经济发展作贡献,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注重老龄工作的发展,更注重以老龄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3、科学发展还应可持续发展。要实现老龄工作可持续发展,主要要处理好当前与长远,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首先要处理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发展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研究问题,谋划工作,制定政策,安排计划必须把眼光放长远,防止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的短见行为,其次,要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供养老人是个人的责任,更是社会的责任,发展老龄事业,推进老龄产业是老龄工作者的职责,更是全社会共同的职责,只有正确处理眼前与长远,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老龄工作方能可持续发展。
老龄事业建设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目标,必须把握科学的方法和途径,发展的方法是多种多样,关键在于如何把握。
1、注重把握规律。我们在思考和谋划老龄事业建设的发展思路和举措,制定规划和政策,布置任务和目标,研究措施和方法时都要从实际出发,努力探索一条适合老龄事业发展的科学道路,比如,城乡居家养老,老年公寓项目建设标准问题,就应当把本地实际,实事求是,同地制宜,符合客观规律顺实施。
2、着力于不断创新。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也唯有不断创新,老龄事业才能始终保持旺盛的活力,我们要从以往老龄事业发展一些陈旧思想理论和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做到思想符合发展的客观要求,不受到现实的束缚,放开思想勇往直前,要用敢于弯道超车的理念,敢想敢试,着力于新型事业的发展,要有 不进就是退,慢进也是退的理论,只有这样才有新的起色。
3、奋力突破障碍。改革与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发展必定会遭到阻力和障碍,必定会遇到矛盾和困难,当前,老龄事业正面临体制不顺,经费不足,认识不到位,人才不够,服务水平不高,环境不优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和困难,我们不能回避,更不能退却,要敢于和善于解决突发困难,化解矛盾,为发展扫除障碍,突破障碍,老龄事业就会有新的发展。
4、善于挖掘潜、抢抓机遇。老龄事业的发展有许多潜力可以挖掘,可以说大有可为,关键在于潜在哪,挖什么,怎么挖,实践告诉我们,愚者错失机会,智者抓住机会,成功者创造机会,老龄事业也是如此,抓住了机会,就能乘势而上,快速发展,抓不住机会,就可能错失良机,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如何提高认识牢牢把握机遇,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借机、抢先、乘势而上推动老龄各项事业又好、又稳、又快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