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康乐县地方史志办公室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抓国务院《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年全面完成二轮修志和综合年鉴“一年一鉴”公开出版“两全”为目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州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努力抓好“规定动作”,积极创新“自选动作”,突出县志编修、年鉴编辑、丛书编写、志鉴服务等工作重点,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坚持依法修志,全面推进工作,
1.党建工作扎实有效。制定《县志办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推进方案》《县志办党建工作计划》《县志办2019年学习计划安排》,确定每周一为集中学习时间,深入学习《中国党党支部工作条例》《习总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习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习扶贫论述摘编》、习总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二次会议甘肃代表团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习在XX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及《甘肃省党和国家机关党支部建设标准化手册》等,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按时缴纳了党费。按时限要求召开班子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深入查摆问题,全面整改落实,评议党员干部。开展以参观景古红色政权纪念馆重温入党誓词、支部为帮扶村农民党员讲党课、为建档立卡户献爱心等党性集中教育主题党日活动11次,督促党员佩戴党徽。在胭脂镇庄头村开展“五联”活动5次。组织全体党员开展“学习强国”“甘肃党建””下载学习;督促全体干部职工完成网上学习,签订《县志办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承诺书》《县志办规范干部职工网络行为承诺书》。
2.主题教育深入推进。及时研究制定《县志办关于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从9月12日起,每天抽出时间,严格按照沉下身,静下心来组织党员干部学思践悟。深入学习习总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中央局第十五次学习,在内蒙古和甘肃考察并指导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主题教育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学习党章党规和党史,新中国史,《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习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中国党的九十年》《新中国发展面对面》《新中国砥砺奋进的七十年》和省州县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总要求,坚持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贯穿始终。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应知应会知识测试、到社区“报到走访”、班子及班子成员意见建议征求和谈心谈话活动。及时开展对党忠诚教育主题研讨暨对照党章党规专题会议对照检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制定班子及班子成员检视问题清单。及时召开专题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措施、责任领导、完成时限,做到即知即改,达到了主题教育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做表率的目标。县上一次性为单位配备电脑10台,打印机1台,办公桌5套,粉刷了办公场所,全面改善了机关办公面貌。
3.党风廉政和反工作持续推进。党支部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题责任,党支部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单位纪检员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监督责任,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责任。每周一组织学习党章、条例、准则、中央八项规定及等,每月开展一次警示教育。实行实名制签到办法,每周由纪检员负责汇总,作为干部评优选先的依据。持续推进开展干部作风整顿,整治县志编修、年鉴编辑、脱贫帮扶中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切实转变干部作风,提升工作效能。严格遵守财经纪律,严格执行一把手不直接分管财务制度和“三重一大”制度。县志、年鉴到定点企业印刷,在询价、比价、压价和确定质量的基础上,分别在主任办公会、编辑部会议上研究,采购办报告审批,做到同比价低、质优价廉。按照“下村提前报告、微信传工作照、专人记录工作”的方式,为帮扶责任人每半月报账,坚决杜绝不下村报补助、超标准报补助现象发生。按时限要求召开主题教育班子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深入查摆问题,全面整改落实,评议党员干部。受理县志编纂方面的信访2件(次),全部按编纂要求进行了答复。加强驻村人员及帮扶责任人的监督检查,按照“一岗双责”的相关规定,对不认真履行帮扶责任、完不成帮扶任务的人员要进行约谈、问责,并将结果纳入年终考核。
1、史志编修稳步推进。元月份,在全省第四届地方史志学会换届大会上,主任被当选为理事。针对州志办召开的《康乐县志(1986——2005)》送审稿反馈会反馈的80多条意见,重新撰写大事记部分内容,查漏补缺、全面修改,于2月份完成52.5万字的《康乐县志(1986——2005)》送审稿第三稿,再次送州志办审读。3月27日,《康乐县志(1986——2005)》送审稿第三稿复审会召开,提出意见31条。于4月份完成《康乐县志(1986——2005)》终审稿,县政府提请州志编委会召开终审会。4月18日,省志办副主任张正龙来康乐县调研地方史志工作,对县志终审稿编纂、年鉴编辑、地情丛书编写、信息化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5月,编辑人员再次对终审稿进行了修改把关,删增230多处。6月27日,《康乐县志(1986—2005)》终审会在临夏州政府新四楼会议室召开。副州长马有信讲话,州政府副秘书XX存善、州志编委会成员单位负责人,各县(市)分管地方志工作副县长、县志办主任参加会议。会上,县长马晓璐汇报了县志编修工作,州志办主任谭德胜反馈了审读意见。会后,编辑人员分三组,对各类意见归类修改,对彩页重新设计排版(重新收集照片38幅),删除表格30张,修改690多处。查阅资料补录《西路红军流落康乐县人员名录》。7月底,完成《康乐县志(1986——2005)》复审稿,送省志办、甘肃民族出版社、州志办审读。县志办清单式改稿做法,在全州地方史志系统进行了推广;8月,县政府向州志编委会请示出版《康乐县志(1986——2005)》,州志编委会批复同意《康乐县志(1986——2005)》出版。目前,已全面完成县志终审稿再次审核校对,正在印刷由甘肃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指导出版《政协康乐县委员会简史(1950.1—2016.10)》。审读《临夏州志(1986—2005)》《临夏县志(1986—2005)》《广河县志(1989—2010)》《积石山县志(1989—2010)》。10月份,中央电视台10频道《中国影像方志》摄制组来县志办采访拍摄。11月份,甘肃电视台都市频道记者专题拍摄修志编鉴、脱贫攻坚帮扶等亮点工作。12月5日,省志办党组成员、副主任李振宇带领考核组,来康乐县考核2019年度地方史志工作,对康乐县地方史志及文化扶贫工作给予高度肯定。
2、年鉴编辑常态化。一部年鉴获“甘肃省第十届地方史志成果一等奖”,六部年鉴被中国国家图书馆、甘肃省档案馆、省图书馆及州县档案图书馆等收藏。1月,全彩式《康乐年鉴(2018)》由甘肃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3月13日,西北民族大学图书馆举行仪式收藏康乐年鉴。4月17日,临夏州图书馆举行仪式收藏康乐年鉴。4月20日,县图书馆举行地方文献捐赠仪式,收藏《康乐年鉴》等。4月30日,西北师范大学图书馆举行仪式收藏康乐年鉴。开展《康乐年鉴(2019)》编辑工作,派出7个资料收集组,收齐入鉴资料,收集拍摄各类照片450多张。按照“整体思考、合理取舍、突出特色、科学分类”的原则,于2月底完成43万字的《康乐年鉴(2019)》初稿第一稿,于3月底完成42万字的第二稿。4月底,兰州大美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完成排版设计,送省志办年鉴处、甘肃民族出版社审核,并办理《康乐年鉴(2019)》公开出版书号。6月,向州志办、全体县级领导、有关部门征求意见,县政府批复出版。10月,《康乐年鉴(2019)》公开出版发行,是年内全省首部出版的年鉴。11月,开展《康乐年鉴(2020)》编辑工作,县委办、政府办印发编写细则,派出11个资料收集组,收集各单位资料120份,收集各类照片300多张,被省志办年鉴处赞誉为“全省启动最早、进展最快的县”。年鉴做到封面一年一颜色,图片一年一风格,内容一年一充实,特色一年一突出,质量一年一提高。撰写报送《甘肃年鉴》《临夏州年鉴》康乐县年度内容,选送各类图片。
3、史志成果信息化。主编全县首部文学期刊《康乐》,合著出版《中国青年作家年鉴(2017——2018诗歌卷)》。撰写报送甘肃地情丛书《绚丽甘肃》康乐篇内容。6月23日,与县摄影家协会在草长沟举办夏季摄影采风暨摄影创作基地授牌仪式。在短文学网、《党的建设》《甘肃日报》《协商报》《民族日报》、中国临夏网等媒体发表新闻稿件、散文诗歌、史志文章198篇(件),多篇文学作品被《威宁诗刊》《炊烟飘过的记忆》《花儿艺术人生》《美塑》《印象临夏》《河州记忆》等书刊收录。创办全州首个史志类微信公众号——《胭脂湖文艺》,刊登全国作者文学作品、志鉴动态文章280余篇。在县人民政府网站开设“康乐县志年鉴”网页,在甘肃地方史志网、县政府网上传已出版的六部康乐县志年鉴电子版,实现新编年鉴电子化。
4.文化扶贫经常化。10月4—5日,按照县委、县政府安排,县志办与八松乡党委、人民政府举办了全县庆“国庆”文化助力脱贫攻坚省州文艺创作交流活动。县委、宣传部部长唐俊,副县长马建斌,甘肃省东乡文化研究会会长、省民协名誉主席、西北民族大学教授马自祥,甘肃省东乡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西北民族大学报主编冯岩,州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韩小平等30余名艺术家出席。研究会组织省内知名画家、书法家在草场沟举行书画创作赠送活动,为八松乡贫困户、草场沟村史馆捐赠书画作品近百幅。县志办、八松乡为甘肃省东乡文化研究会赠送了锦旗,为艺术家授予“文化助力脱贫攻坚“荣誉证书。艺术家们在胭脂湖公园、白桦林景区进行了采风创作,创作了一批赞美康乐的文学作品,在全国各类媒体刊发。11月12日,在康乐中学举办了地方文献捐赠及文学创作讲座,捐赠《康乐年鉴》及文学刊物68本册。
5、志鉴服务全方位。在国家图书馆、省档案馆、省图书馆、西北民族学院、西北师范大学、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及省州县相关单位等馆藏《康乐年鉴》,开设地情资料室,收集摆放各类书籍,规范地情资料库,开展志鉴免费阅读服务42人(次)。在县博物馆、图书馆摆放《康乐年鉴》,切实了发挥志书年鉴丛书“资政、教化、存史、育人”的作用。广西浦北县、类乌县、甘肃金昌县志办等通过索取年鉴样板、听取经验介绍等方式,学习借鉴了康乐修志编鉴工作经验。
1.部分干部职工年龄偏大,缺乏电脑操作技能、文字编辑能力,致使电脑编辑志书年鉴难度较大、质量难以提升。建议为县志办调入或通过零就业配备汉语言专业毕业、熟悉电脑操作的大学生1—2人。
2.县志办存在干部职工人数少、年龄大,大部分人不会操作电脑,帮扶庄头村全村有农户654户、2561人,小单位帮扶大村,难度比较大。建议按照单位人数,将帮扶工作调整到户数相对少的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