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我们党的事业靠各级领导干部组织实施,因此干部工作历来为社会关注,为人们瞩目。在座的同志都是科级干部,也是社会各界比较关注的对象。借今天这个机会,谈一下我的一些想法,供各位参考。
古诗说:“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在自然界,有风和日丽,也有风雨交加,但更多的时候是阴晴交替。在人生的道路上既有顺境也有逆境,而一帆风顺则是对美好人生的祝愿。每当工作上、生活上、事业上、爱情上顺利的时候,肯定每个人都心情愉快;而遇到很多的挫折的时候,难免会沮丧、悲观和失望。范仲庵先生在《岳阳楼记》里讲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那样一种境界确实自古到今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我们从小到大,从学生时代到走向社会,一路肯定都有过鲜花,有过荆棘,任何事物发展的规律,都是这样。比较而言,在座的同志们,可能得到的鲜花和掌声比一般人要多些,才有今天这样的位置。我们处在顺境的时候,应该倍加珍惜,鼓足自己的勇气和干劲,创造事业的辉煌;把这段人生走好;同时要谦虚谨慎,要小心脚下也可能有障碍物;我们遇到逆境的时候,要想到这是人生的一种常态,从而更加小心谨慎,从容应对,也要活出潇洒。这次县委研究调整的干部,有提拔重用的,有平级调动的,也有到龄改非的,这是非常正常的。提拔重用、平级调动、到龄改非,或者转向相对清闲的岗位,或调到工作比较繁忙的部门,在座的各位都可能经历过,或者以后要经历,这都是很正常的,都是我们党的事业的需要。我们不能保证每个人始终都被组织上提拔、重用,即使你非常优秀,也要新陈代谢。我们的干部队伍永远是一种“金字塔”,越往上越窄,很多人的职务到一定位置后就会停止,只有极少数德、能、勤、绩各方面都很突出,德才兼备的干部,才有可能一步一步走向高峰。我们讲宰相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那毕竟只有一个人。我的看法是,无论高升、平调,还是离开领导岗位,都应该保持一种平常心。这是一种人生的境界,“宁静致远,淡泊明志”。有的同志也许会讲,这是在强大的社会力量面前的一种感慨,我想即使这样,也是正常的。鲁迅先生讲的阿Q精神,我们不能盲目地去借鉴,但是在有的时候也需要。社会在选择我们的时候,也是根据我们的自身条件来决定的。我们党历来讲究“德才兼备,任人唯贤。”使用和衡量一个干部,不是看一时一刻的表现,而是根据干部的长期表现,要想到我们所走的每一步,都与当初迈步时的状况有关。只有真正每时每刻都注意自己迈开的每一步,才有可能迈好每一步。作为领导干部,应该要有这样一种境界。
人生的成长非常不容易,能够走到今天,我们首先要感谢父母,给予我们生命,物质上赋予我们成长;要感谢教师,把我们从懵懂无知的少年引向成熟;党员领导干部,更要感谢我们的党,每一步成长都有党在关心、培养、教导我们。有人说,我现在这个职务不重要。但是要看到这个职务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得到的。美国有个感恩节,是当初英国的一批清,不堪忍受国内宗教,乘载“五月花”号船来到美洲,一路上很多人死去了,活下来的50多人,得到当地土著人和先期流放者的帮助,生存了下来,学会了种植,秋收季节来临时,面对硕果累累,狂欢庆祝,感谢上苍没有把他们毁灭,感谢当地土著人给予的帮助。我觉得西方人的这种感恩行为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党员领导干部成长到今天,是党组织关心、培养的结果,个人离开了集体、团队,就会一事无成,很多领导干部都是如此。前市委李大伦就是一个例子,有很多人讲他是“才子佳人”,写的散文非常优美,非常动情,他在台上的时候,组织上赋予他权力,与其他领导同志一道推动了郴州的快速发展,应该说是有能力的人。当他走下舞台,进入监狱的时候,顿时头发斑白。所以离开了组织,个人能力再大,也没有那个“天空”给他“飞”。所以,我们应该有感恩之心,要感谢父母,感谢教师,感谢党组织,感谢同事和领导同志们对我们个人的关心,感谢组织给了我们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不管这个天地是大还是小。一个品德高尚的人,都要有感恩之心。有了感恩之心,才会有报恩之举。
总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不断增强忧患意识、公仆意识、节俭意识。三个意识的根本点,就是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宗旨,想到我们身上的一份责任和担子。我在一个乡镇跟一些同志座谈的时候曾经讲过一句话,这句话的大意是,我们领导干部拥有一个职位,必须有一份责任;有一份报酬,就要履行一份义务。很多讲话,特别是他提出的八个方面优良传统,都在谆谆告诫全党,要转变干部作风。《党章》明确规定,除了人民的利益,党员个人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并要求全党同志要始终铭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现在各级都在狠抓干部队伍建设,这是因为我们有些干部的责任心在减退。现在一些党员干部也确实存在一些不良的作风现象,忘记了艰苦奋斗,贪图享受,群众对此有很多的意见。有些地方、有些单位宴请一桌,少则几千元,多则上万元,这对于我们老百姓来讲,那是一个人一年的收入。县委领导在很多场合不只一次讲过,每位干部要有一种“唯一”意识,全县科局级干部800多人,但每个局在全县是唯一的,每个局长在全县是唯一的。每个干部、每个岗位都唯一的。如果我们坚守了这片土地、这个岗位,每个岗位每个人都能负起自己的责任,把方方面面的工作做好了,那么人民群众对我们整个的工作就会满意。在物质基础不断丰厚的今天,为什么中央要提出来构建和谐社会,那就说明经济的发展,不能解决社会上的所有问题,而是需要整个社会不断地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包括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都得跟上来。大家生在嘉禾、长在嘉禾,嘉禾复杂的社会形势,应该比我感触更深得多,这十多年来,发生了很多人民关注的大事。目前存在这么多矛盾和纠纷,不是我们的干部有意去制造产生的。但是这些矛盾、问题没有得到根本上的解决,我们的干部、我们的党委政府还是有责任的。有些矛盾的形成、扩大,至少可以说明我们的干部存在责任心不强、作风不实的一面,没有很好地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以致酿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对社会上发生的矛盾和问题,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政府,一个负责任的干部,要有气量从主观方面去看待分析问题,不能过多地强调客观原因。我上次参加一个家长会,学校聘请了一名专家讲课,他讲我们的教育从小起,就是教育我们的小孩如何去埋怨客观因素,不去注意改造主观世界,比如说小孩子没有坐稳摔了跤,父母不是去告诉小孩自己要注意,而是拿起凳子摔一下,说它没有让我们的宝宝坐稳;小孩在走路时摔了跤,不是说要小孩下次要注意,而是说这路面不平,拿起石头丢掉。这样有意无意地把小孩的注意力转向客观因素。我们干部队伍中有不少人总以为,现在是社会矛盾和问题的突现期,是客观必然的,我们没办法去解决。甚至在矛盾出现后,总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能躲一躲、推一推就算了,没有想到自己有一份责任,没有去想自己能不能做得更好一些。
我们当代学者黎鸣出了不少书,专门研究人性的。他说人有三缘欲,一是食、二是性、三是知,任何人都天生具有这三个,都是正常的,这不是人类犯罪的根源。人性还有“三恶”,一是任性,二是懒惰,三是嫉妒。任性、懒惰和嫉妒的放任或克服是人在成长中变好变坏的浮标。通过后天的学习、环境的改造,能控制这“三恶”,就能不断走向完善;如果不能控制,就会放大,就会对社会构成危害。人性历来有两个看法,一种是“人之初,性本善”,另一种是“人之初,性本恶”。对于一个从来没有得到教育,任其自然成长的人来讲,可能“恶”的东西会多一些;对于一个长期受到教育,特别在法制社会的今天,能够自己约束自己的人来讲,可能“善”的东西会多一些。每个人只要控制自己,始终做到自警、自醒、自励,那么我们善的方面就会表现得更多一些,成为人民称道的好干部。有一句话叫做“破山贼易,破心中贼难”,一个人更难战胜的是自己,克服自己的缺点和弱点。教育学家做过一个实验,给小孩几个糖,并说自己要出去两个小时,回来以后,手上还有糖的,再给同等数量的糖。回来后,发现有的小孩没有控制力把糖吃完了,还有的小孩子满待希望,一颗糖都没吃。多年以后,他发现凡是有控制力的人,在社会上非常有成就;反之,控制不了自己的人,一事无成。这说明一个人伟大或渺小,其实都在于自己,自己是不是严格要求自己,控制自己。所以我们要从细微出发,严格要求自己,要遵守党纪国法和社会公德,守住一些人生的基本规范。孔子在迟暮之年总结自己的一生: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不逾矩。人的一生是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过程。孔子是圣人,学到六十多才算“耳顺”,别人讲什么都能听得进了,不会有逆反心理了,不管对与错,自己可以分析。七十岁才达到从心所欲而又不超越规矩,真正进入“自由王国”。作为党员、作为党的干部,不一定等到60、70岁,30、40岁就要能够做到“不逾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