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是培训干部的主要阵地,干部培训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党历来重视抓干部培训工作,尤其重视抓干部的学风建设,因为学风体现作风。刚才,大家学习了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等六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学员管理的若干规定》,从这一期科干班开始,我们要参照文件要求严格执行。下面,我结合党校和这期科干班的实际,重点就如何树立良好学风,抓好学以致用讲三个观点。
加强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可以从很多方面入手,如严肃规章制度、明查暗访、公开曝光、奖励惩罚等,都是抓作风建设的切入口,但我想,加强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包括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等方面,最根本的还是要从思想作风抓起,思想作风建设首要的又要从学风建设抓起。大家可以简单地回顾一下,看一看八十多年来党的历史就可以发现,学风问题始终贯穿了党的发展历程,应该说,党的历史也就是一部学风建设的历史。为什么这样说,中国党的成立,是在宣传、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础上,才可能产生的一个历史事件,这一点任何人都不能否认。在当时中国处在半封建半殖民社会的状况下,中国究竟怎么走,这是当时中国的精英们苦苦思索的一个重大问题,他们学习过美国、日本的强国之路,但是只有十月才真正引起中国党先驱者们的极大兴趣。所以中国党的建立,完完全全是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思想来进行的,如果说没有一种学习、探索的态度,就不可能有中国党,这是一个方面。第二个方面,中国党的成熟、思想的产生,也是在不断的学习、探索的过程中出现的。大家在这段学习期间可以认真地看一下我们党早期的历史。陈独秀之后到之前,我们党的领导核心、负责同志就像舞台唱戏,变化非常快,为什么?因为我们党还没有走上成熟,在党的的指导思想上,基本上就是按照国际的指令来执行,一下“左”,一下“右”,不是教条主义占上风,就是经验主义占上风,一下知识分子很重要,一下工人农民很重要,对一些根本问题的看法,没有形成自己的科学思想和路线。大家不要小看这段历史,这段曲折的历史也是千百万人作出牺牲的历史,所以思想的主体地位是在艰苦的探索中才确定的,也是无数先烈的鲜血换来的。如果没有同志那种注重调查研究、虚心认真学习、坚持从实际出发的态度,是不可能走向成熟的。所以同志总结我们党早期沉痛的教训,在延安时期花了巨大的心血来加强党的建设,而且特别强调学风问题。大家都还记得延安整风时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整顿学风,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反对本本主义、党八股。正是延安时期的学风建设,促进了我们党思想上的高度统一和纯洁,形成了强大的精神力量,这是我们党在短短几年内就能取得全国政权的根本原因。在社会主义时期,我们党同样没有经验,五十年代党在机构设置、领导方式、工作方法等许多方面,基本上照搬了苏联那一套,没有考虑是不是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吻合。实践证明,这套模式在物资不丰富的困难条件下实现了人民生活的改善和国民经济的较快发展,但在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期间,在思想战线上,在学风问题上,主观与客观脱离的问题相当地突出。同志看到了这一问题,长此以往,国家没有前途和希望。1978年的真理大讨论,真正解决了主观与客观统一的问题,形成了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改革开放的共识。所以,理论也是在社会主义实践中不断学习、探索才形成的。纵观党的历史,没有任何时候离开过学风建设,什么时候学风端正,事业就蓬勃发展,一旦学风走上形式主义、本本主义,事业发展就会出现失误。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始终把学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中央局经常组织集中学习,突出一个课题,请专家学者讲授,局们、委员们围绕这一专题,围绕国家的发展来讨论,不是就事论事,就虚谈虚,而是虚实有机结合,近年来就突出了推进和谐发展、构建节约型社会、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的研讨。这些问题都是在改革开放之后产生的一些新课题。拿建设资源友好型社会来说,改革开放初期的发展是粗放型的,靠资金、资源的投入拉动经济的增长,考虑任期内GDP的增长多于长远持续发展,图一时的政绩而积累了一些矛盾和问题。只顾当前,只顾局部,只顾发展的物质建设这一个方面,忽视其他方面,这不是科学发展观,不是科学的态度,从长远来讲不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以牺牲环境,以牺牲长远利益为代价的发展,尽管能带来一时的繁荣,到时候也必然引起一定程度的停滞甚至,这在不少国家的发展史上,都是存在的。所以党中央审时度势,认真研究,提出又好又快地科学发展,是非常英明的。真正实践科学发展观,首先要学习、弄懂,真正掌握科学发展观的实质,不能只是口头上背得这个条条框框。十月以城市为中心夺取政权,这一经验,拿到中国来就行不通,因为它不合乎中国国情。因此,我觉得学风就是作风,有什么样的学风就会有什么样的作风,有什么样的作风必然就会表现出什么样的学风。因此,抓好学风建设就有利于作风建设,抓干部作风建设,就要从学风抓起。其次学风建设是一个艰苦而长期的过程。因为我们要学习和探索的世界本身就是十分复杂的,是不断在发展和变化着的;从我们自身来说,无论是生命还是智慧,能力还是水平,时间还是精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一学就懂,一看就明白;我们的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相比而言,主观世界是相对稳定的,认识是相对滞后的。所以,学习是个曲折的过程,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当然,也不是说我们就永远学不好了,只要肯学真学,方法对头,我们认识社会也好,认识自我也好,就会逐步逐步地接近实际,接近真理。所以,大家要克服一蹴而就的急躁心理,克服怕苦怕难的懒惰心理,不能把到党校学习当成是休息的大好时机,当成联络感情的大好时机,当成建立个人资源的大好时机,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吃喝玩乐上。否则就与党校的办学方针、方向,与组织上选派我们来学习的目的和初衷完全背道而驰了。
同志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总是能够根据中国和建设的需要,冷静地分析思考前进道路遇到的一系列问题,提出怎么认识,怎么解决问题的方针、策略、政策,怎么做到与客观的需要相结合,所想问题十分具有预见性,所思考的问题高屋建瓴。为什么能做到这样,就是他能把握发展趋势,比他人较早地实现在认识上接近客观实际。同志有两句话非常出名,一句话是从认识论方面提出来的,就是“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第二句话是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提出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经过调查研究,不了解客观事实,就在一个地方乱作指示,乱表态,别人按你说的去做,就会造成危害。这都说明,只有通过学习和艰苦的调查研究,才能够使主观世界接近客观实际,才能真正掌握和分析实质。我觉得学习主要有两个目的和任务:第一个目标和任务,就是认识我们所处的外部世界,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认识人之外的自然界运行规律,调整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关系。另一方面就是认识人类社会本身,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把这两部分认识清楚了,研究好了,我们才能真正地、合情合理地创造美好的物质世界,创造和谐的人类社会。第二个目的和任务,就是认识和改造自己的主观思想世界,这个思想世界说前面说的两部分组成的世界还要大,因为人的思维海阔天空,无拘无束。如果说一个人的思想世界能做到与外部那个世界基本一致,他的思想就达到了自由的境界。如果对外部世界不了解、不知晓,又不善于调整自己的精神世界,就容易出认识、思维甚至行动上的问题,如心胸狭隘、自私自利、违法犯罪,还容易诱发精神上的毛病。我们有些干部就犯有这种倾向的弊端,到哪个单位工作都与其他人合作不来,总觉得自己正确,其他人都不正确。有的同志觉得自己的单位不好,总想调到其他好的单位。哪个单位才算好呢,好单位也不是天生就有的,也是靠人创造出来的。所以我们看问题,还是实事求是一点好。有的同志总讲单位很复杂,单位领导不行,那你就可以通过自己主观努力,卧薪尝胆,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抓好工作落实,改变单位的形象和环境。如果你没有这个能力实现这一条,那就学会适应环境。如果觉得现在这种体制下,自己没有办法解决,也不能适应,那就发挥聪明才智自己去创造一番天地。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不就是这样吗,他能靠谁提拔呢,完全靠自己的聪明才智,靠自拼。因此,我们要面对现实,调整自己的思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就是人会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会认识和改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会有意识地开展活动。意识有正确和不正确之分,方法有正道和邪道之分。我们说,人间正道是沧桑。所以,一定要正确认识自然的发展规律,认识社会的发展规律,调整自己求上进的进步道路、进步规律。进党校来学习:一是要学会认识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学习必须联系客观实际,联系主观实际,真正地学以致用。湖南人很讲究经世致用,这是湖湘文化的传统。但也有人说,湖南人现在沉浸在过去,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有些落伍,说明我们离新时期新阶段的学以致用有差距。总今年6月在中央党校的讲话,又专门提出要“解放思想”,也说明我们的思想解放程度还没有真正与客观实际相符合,还是有固步自封的地方,还要继续地学以致用。所以要克服为学而学、装点门面的心理,要看所学的对促进我们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没有帮助。有的人读了不少书,但在实际问题面前一筹莫展,有的同志虽然文化不高,但解决实际问题却是能手。为什么会这样,可以好好思考一下。二是要真学真懂真用,要克服形式主义,不能人到心不到,总觉得老师讲的以前都学过。进党校学习是干部使用的条件,但我们更看重是不是真学、真懂、真用了。
首先,要以良好的学风加强党校的干部作风建设。这次来学习的同志本身是具有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一定领导经验的干部,他们到党校来虚心学习,态度非常端正,目的十分明确,那么我们的老师怎么办?这是对党校提出的严峻课题。党校必须加强队伍建设,党校老师要真正成为领导干部的老师,领导干部的表率,无论是教学态度,还是管理水平,都要成为学员的榜样。过去来党校学习的同志纪律比较松驰,学员没有严格地约束,没有高标准的学习任务,多少与党校的管理和教学有一定的关系。所以我们要严格执行市里的文件规定,教员要执行,学员要执行,一定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来搞好教和学两个方面,真正做到教学相长。学员对学有这么一个态度和要求,或者说学员的水平比较高,而教的态度和水平跟不上来,那肯定不行。其次,要认真贯彻执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要坚持以人为本、按需施教,针对和围绕什么样的班、什么样的对象、学员需要的是什么、关注的是什么等,来制定我们的教学内容;要坚持全面培训,保证质量,保证质量是对党校的根本要求;要坚持全面发展,注重能力,党校教育培训尤其突出实际工作能力、领导能力,这是党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重要方面;要坚持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要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这些是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提出的基本原则,也是党校教学管理与学员学习锻炼的一个根本要求。最后,要认真遵守党校的规章制度和组织纪律。作为学员来说,要放下架子,放下工作,集中时间,集中精力,争取学有所成,学有所得;作为党校来说,要加强管理,加强督查,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班委会、党支部要配合学校抓好管理,班主任老师要用心带好班。县纪委、县委组织部要定期不定期开展督查。此外,要规范考试,科学考核,切实提高教学效果。今年起各级党校已经逐步在推行闭卷考试,县委组织部今年“七一”期间也组织了一次组工业务知识闭卷考试。考试和考核,不是最终目的,只是形式和手段。开卷考试,抄来抄去,没有什么意思,该记的知识还是要去了解、去掌握,该应具备的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是要有,该有的书面表达能力还是要有。作为领导干部,应该全面培养、全面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党校是一个允许探讨的地方,希望同志们在学习期间互相加强探讨,每个星期或每两个星期围绕全县的实际制订中心课题,围绕“十七”大精神提出中心议题,每个人谈几分钟,看同一个问题,别人是怎么想的,怎么思考的,跟自己的想法有什么不同,这样对每个人提高全面看待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是很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