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政协四届十次会议上的讲话

  • word模板
  • 编辑:admin
  • 时间:2022-02-05 19:30
  • 阅读:166

  2004年,我们按照市委提出的“实施千亿工程、建设工业XX”的总体要求,坚持走好工业强市之路,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主要是六大成就:

  一是经济总量实现突破。预计全市生产总值达到586亿元,比去年净增100亿元,增长14.1%,增幅为十五年来最高值。

  二是工业发展势头强劲。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136.5亿元,增速达到30%,居全省第一位,综合效益指数251%,居全省第一位,实现利润20亿元,居全省第二位。

  三是财政实力明显增强。完成财政总收入88亿元,增长36.8%,增幅为十五年来最高值。一般预算收入22亿元,增长14.5%。

  四是居民收入大幅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3010元,增加460元,增加额为十五年来最高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00元,增加600元。

  五是十件实事全面完成。市政府公开承诺的实施再就业工程、建设市县城区防洪圈、建设通乡通村公路、发展农村沼气、改造市县城区小街小巷、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开展城乡扶贫帮困、建设公共卫生体系和乡镇卫生院、加强职业病防治、开展助学行动等十件实事,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在实施“工业强市”的过程中,注重创新政策措施,做大工业总量,提升工业效益。一是培育优势产业。立足我市资源优势、工业现状和发展态势,围绕烟草、铝材、林纸、珍珠、建材、盐化工、机电、食品、纺织、医药、电力等11大产业,实施工业制造业“百亿产业发展计划”,并明确工作责任,实行一个产业、一个班子、一套政策、一抓到底。从目前的情况看,烟草业第一个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增长36%,食品、机电、纺织等产业销售收入将超过20亿元,电力、林纸等产业销售收入将超过10亿元。二是新上工业项目。在落实市直部门第一轮新上工业项目任务的基础上,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工业项目引进工作的意见》,市本级和各区县(市)工业项目建设都保持了较好的势头。全市共有三金制药一期、吉业、巨星方便米粉一期、澧县新澧化工二期等38个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竣工投产,重庆啤酒10万吨生产线、德惠纸业、烟机厂生活用纸包装机械生产线、汉寿宝龙特种汽车生产等59个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开工建设,XX电厂、林浆纸、干法水泥等重大工业项目前期工作取得进展。三是扩大工业投入。积极应对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国债减少、信贷减少的趋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大工业投入。市政府召开四届二次全体会议,专题研究招商引资工作,并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38家,实际利用外资1.15亿美元,利用内资52.4亿元。四是加强园区建设。市政府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快德山开发区发展的意见》,调整部分管理体制,委托部分审批权限,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增强了开发区发展活力。五是深化体制改革。目前,市直纳入改革范围的63户工交企业,已有60户完成改革任务,区县(市)213户国有工交企业改革工作基本完成,粮食系统、内贸系统、外贸系统、建设系统、农口系统企业改革也基本完成。六是优化发展环境。全面推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十项制度,加强行政效能监察,从严查处损害发展环境的典型案件,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氛围进一步形成。

  在实施工业强市的过程中,我们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进一步加强“三农”工作。总的来看,今年农村利好因素多,形势令人鼓舞。预计全年农业增加值可达159亿元,增长7%。一是落实各项支农政策。认真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全市共发放粮食直补和良种补贴资金1.1亿元、农机补贴115万元,减免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2.4亿元。严格执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粮食价格和种粮效益较大提高。这些,有效地激发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今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797.2万亩,比去年增加83.8万亩,产粮290万吨,增长18.3%。二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围绕五个百万亩工程建设,继续实施农业结构调整,粮棉油猪等传统产业稳步发展,杨树、珍珠、高效水产和现代牧业等新兴产业规模扩大。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全市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39家,增加17家,一部分农产品的产业链条和市场品牌正在形成。三是积极发展专业协会。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采取以奖代投等措施,重点扶持了一批经营性专业协会,全市协会组织发展到251个,拥有会员3万多户,带动农户30多万户。四是支持和组织农村劳务输出。据统计,全市转移农村劳动力105万人,比去年增加3万人;农民人均劳务收入736元,增加102元。

  坚持用经营的理念筹划城市建设,促进城市发展;用人本理念推动城市提质,改善人居环境。今年,全市新增城镇人口10.3万人,城市化率达到31.8%,提高1.6个百分点。一是确立规划在城市发展中的龙头地位。调整充实市规划委员会,创新城市规划理念,高起点地编制了柳叶湖总体规划、XX大道详细规划、穿紫河综合整治规划、诗墙公园改造规划,并进行社会公示,征求市见。二是突出城市建设的重点。坚持提质为主、适度扩容的城市建设原则,积极争取开发银行城建授信,拓宽城建融资渠道,抓紧了旧城改造、穿衣戴帽、杆线入地、人行道板整建和园林绿化工作,吸引了14.3亿元社会资金投入旧城改造和房产开发,为2万人提供了新居,基本完成了人民东路出城口、五岔出城口改造和5条主要街道管线入地的建设任务,加快了樟桥路、紫缘路、皂果路、XX大道建设进度。三是开展城市创建。通过了国家卫生城市复检,推进了新一轮“四个城市一起创”的工作,石门、澧县县城获得“国家卫生县城”称号。四是加强社区建设和社区工作。社区的社会管理和综合服务功能得到较好发挥。

  在教育方面,坚持优先发展战略,巩固普九成果,加强重点中学建设,今年新增省级示范中学2所。在3所高中学校进行了民办教育改制试点,新增民办教育单位46个。全市初中升高中比例达到80.6%,高考录取率达到78.8%,高出全省平均水平7.8个百分点。在科技方面,突出增强科技兴工、兴农能力,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17家,中南大学科技园落户XX。在卫生方面,狠抓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共完成投资5163万元,市、县、乡疫情监测报告网络和应急机制进一步健全。在文化方面,扩大对外文化交流,文化精品创作和群众文化活动、体育活动加强。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开展了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试点工作,继续保持低生育水平,全市人口出生率8.32‰;严格控制耕地与服务经济建设相结合,规范了用地管理;环保工作加强了老污染源的整治,严格了新项目污染的准入审批。同时,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妇女儿童、老龄、残联等各项社会事业同步发展,呈现出齐头并进、协调互动的良好态势。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强交通、水利、能源等各项重点工程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打造了坚实平台。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0亿元,增长15%。临岗、澧东、新张公路,大湖口、毛家岔大桥建成通车。常张高速、常吉高速、皂市水库、石门电厂二期等项目建设进展比较顺利。

  一是促进就业再就业。通过落实各项再就业援助政策,完善社区就业服务平台,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组织再就业专场招聘会,全市新增城镇就业5.7万人,实现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6万人,其中“4050”人员9900人。二是建设社会保障体系。养老、医疗、失业保险覆盖面扩大,全市企业养老保险新增参保5.8万人,失业保险新增参保3.2万人,医疗保险新增参保3万人。工伤、生育保险和国有农垦企业养老保险全面启动。三是开展城乡扶贫帮困。全市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1万人,救助农村特困户7.3万人,供养农村五保户3.6万人,12.3万城镇居民得到最低生活保障,资助贫困学生3.4万人。四是维护大局稳定。落实企业、城乡征地拆迁、国有企业改制等方面的政策,建立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和群体性事件联席会议制度,严格信访维稳责任,及时消除和妥善化解不稳定因素,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的各项措施,保持了社会大局稳定。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规范政府行为,政府职能转换迈出了新的步伐。加强政务中心建设,推动行政审批提速,推进政务公开,充实政府门户网站,实行市民旁听政府会议制度和重大事项公示制度,开通了“12345”市长热线。我们自觉接受依法监督和政协监督,认真听取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办理代表建议198件,政协委员提案310 件,满意和基本满意率99.8%。我们着力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加强了廉政建设和反斗争。

  过去一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好形势,增强了我们继续前进的信心。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前进道路上还有许多困难和问题,政府工作还有不少缺点,群众还有一些不满意的地方。主要表现在,经济增长后劲不足,对提升经济总量、扩大社会就业、增强财政实力有支撑作用的新上的重大工业项目比较少;民营经济规模不大,民间投资尚未充分启动;县乡财政比较困难;社会就业、社会稳定、社会治安、安全生产的压力仍然比较大,等等。对这些矛盾和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做好政府工作,在克服各种困难中努力实现新的发展。

  马上就要进入新的一年了,2005年,是全面实现“十五”规划目标的重要一年,也是抓住国家制定“十一五”规划和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机遇的关键一年。面对全球经济回暖、国内经济提速的大趋势,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了加快发展的要求。应该讲,通过这些年的努力,我们XX已经具备了加快发展的基本条件。因此,2005年的各项工作,必须围绕加快发展来展开,进一步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工业强市、民营富民的发展战略,在XX形成一个大办工业、大上项目、大兴民营、大步发展的浓厚氛围,努力实现物质文明、文明、精神文明全面进步。

  同志们,人民政协的监督、支持和帮助,是做好政府工作的重要保证。一直以来,市政协坚持团结和两大主题,切实履行协商、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积极反映社情,为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立论、协调关系、化解矛盾,为政府的工作出谋划策,鼓劲帮忙。XX的发展能有今天这样一个好的局面,市政协和市政协的各位领导、各位委员功不可没。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各位表示衷心地感谢!同时,也诚恳地期望,在今后的工作中,市政协进一步发挥人才荟萃、联系广泛的优势,对市政府的工作给予更多的关注、帮助、监督和支持。

  2004年,我们按照市委提出的“实施千亿工程、建设工业XX”的总体要求,坚持走好工业强市之路,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主要是六大成就:

  一是经济总量实现突破。预计全市生产总值达到586亿元,比去年净增100亿元,增长14.1%,增幅为十五年来最高值。

  二是工业发展势头强劲。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136.5亿元,增速达到30%,居全省第一位,综合效益指数251%,居全省第一位,实现利润20亿元,居全省第二位。

  三是财政实力明显增强。完成财政总收入88亿元,增长36.8%,增幅为十五年来最高值。一般预算收入22亿元,增长14.5%。

  四是居民收入大幅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3010元,增加460元,增加额为十五年来最高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00元,增加600元。

  五是十件实事全面完成。市政府公开承诺的实施再就业工程、建设市县城区防洪圈、建设通乡通村公路、发展农村沼气、改造市县城区小街小巷、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开展城乡扶贫帮困、建设公共卫生体系和乡镇卫生院、加强职业病防治、开展助学行动等十件实事,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在实施“工业强市”的过程中,注重创新政策措施,做大工业总量,提升工业效益。一是培育优势产业。立足我市资源优势、工业现状和发展态势,围绕烟草、铝材、林纸、珍珠、建材、盐化工、机电、食品、纺织、医药、电力等11大产业,实施工业制造业“百亿产业发展计划”,并明确工作责任,实行一个产业、一个班子、一套政策、一抓到底。从目前的情况看,烟草业第一个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增长36%,食品、机电、纺织等产业销售收入将超过20亿元,电力、林纸等产业销售收入将超过10亿元。二是新上工业项目。在落实市直部门第一轮新上工业项目任务的基础上,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工业项目引进工作的意见》,市本级和各区县(市)工业项目建设都保持了较好的势头。全市共有三金制药一期、吉业、巨星方便米粉一期、澧县新澧化工二期等38个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竣工投产,重庆啤酒10万吨生产线、德惠纸业、烟机厂生活用纸包装机械生产线、汉寿宝龙特种汽车生产等59个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开工建设,XX电厂、林浆纸、干法水泥等重大工业项目前期工作取得进展。三是扩大工业投入。积极应对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国债减少、信贷减少的趋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大工业投入。市政府召开四届二次全体会议,专题研究招商引资工作,并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38家,实际利用外资1.15亿美元,利用内资52.4亿元。四是加强园区建设。市政府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快德山开发区发展的意见》,调整部分管理体制,委托部分审批权限,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增强了开发区发展活力。五是深化体制改革。目前,市直纳入改革范围的63户工交企业,已有60户完成改革任务,区县(市)213户国有工交企业改革工作基本完成,粮食系统、内贸系统、外贸系统、建设系统、农口系统企业改革也基本完成。六是优化发展环境。全面推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十项制度,加强行政效能监察,从严查处损害发展环境的典型案件,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氛围进一步形成。

  在实施工业强市的过程中,我们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进一步加强“三农”工作。总的来看,今年农村利好因素多,形势令人鼓舞。预计全年农业增加值可达159亿元,增长7%。一是落实各项支农政策。认真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全市共发放粮食直补和良种补贴资金1.1亿元、农机补贴115万元,减免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2.4亿元。严格执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粮食价格和种粮效益较大提高。这些,有效地激发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今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797.2万亩,比去年增加83.8万亩,产粮290万吨,增长18.3%。二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围绕五个百万亩工程建设,继续实施农业结构调整,粮棉油猪等传统产业稳步发展,杨树、珍珠、高效水产和现代牧业等新兴产业规模扩大。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全市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39家,增加17家,一部分农产品的产业链条和市场品牌正在形成。三是积极发展专业协会。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采取以奖代投等措施,重点扶持了一批经营性专业协会,全市协会组织发展到251个,拥有会员3万多户,带动农户30多万户。四是支持和组织农村劳务输出。据统计,全市转移农村劳动力105万人,比去年增加3万人;农民人均劳务收入736元,增加102元。

  坚持用经营的理念筹划城市建设,促进城市发展;用人本理念推动城市提质,改善人居环境。今年,全市新增城镇人口10.3万人,城市化率达到31.8%,提高1.6个百分点。一是确立规划在城市发展中的龙头地位。调整充实市规划委员会,创新城市规划理念,高起点地编制了柳叶湖总体规划、XX大道详细规划、穿紫河综合整治规划、诗墙公园改造规划,并进行社会公示,征求市见。二是突出城市建设的重点。坚持提质为主、适度扩容的城市建设原则,积极争取开发银行城建授信,拓宽城建融资渠道,抓紧了旧城改造、穿衣戴帽、杆线入地、人行道板整建和园林绿化工作,吸引了14.3亿元社会资金投入旧城改造和房产开发,为2万人提供了新居,基本完成了人民东路出城口、五岔出城口改造和5条主要街道管线入地的建设任务,加快了樟桥路、紫缘路、皂果路、XX大道建设进度。三是开展城市创建。通过了国家卫生城市复检,推进了新一轮“四个城市一起创”的工作,石门、澧县县城获得“国家卫生县城”称号。四是加强社区建设和社区工作。社区的社会管理和综合服务功能得到较好发挥。

  在教育方面,坚持优先发展战略,巩固普九成果,加强重点中学建设,今年新增省级示范中学2所。在3所高中学校进行了民办教育改制试点,新增民办教育单位46个。全市初中升高中比例达到80.6%,高考录取率达到78.8%,高出全省平均水平7.8个百分点。在科技方面,突出增强科技兴工、兴农能力,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17家,中南大学科技园落户XX。在卫生方面,狠抓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共完成投资5163万元,市、县、乡疫情监测报告网络和应急机制进一步健全。在文化方面,扩大对外文化交流,文化精品创作和群众文化活动、体育活动加强。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开展了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试点工作,继续保持低生育水平,全市人口出生率8.32‰;严格控制耕地与服务经济建设相结合,规范了用地管理;环保工作加强了老污染源的整治,严格了新项目污染的准入审批。同时,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妇女儿童、老龄、残联等各项社会事业同步发展,呈现出齐头并进、协调互动的良好态势。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强交通、水利、能源等各项重点工程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打造了坚实平台。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0亿元,增长15%。临岗、澧东、新张公路,大湖口、毛家岔大桥建成通车。常张高速、常吉高速、皂市水库、石门电厂二期等项目建设进展比较顺利。

  一是促进就业再就业。通过落实各项再就业援助政策,完善社区就业服务平台,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组织再就业专场招聘会,全市新增城镇就业5.7万人,实现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6万人,其中“4050”人员9900人。二是建设社会保障体系。养老、医疗、失业保险覆盖面扩大,全市企业养老保险新增参保5.8万人,失业保险新增参保3.2万人,医疗保险新增参保3万人。工伤、生育保险和国有农垦企业养老保险全面启动。三是开展城乡扶贫帮困。全市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1万人,救助农村特困户7.3万人,供养农村五保户3.6万人,12.3万城镇居民得到最低生活保障,资助贫困学生3.4万人。四是维护大局稳定。落实企业、城乡征地拆迁、国有企业改制等方面的政策,建立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和群体性事件联席会议制度,严格信访维稳责任,及时消除和妥善化解不稳定因素,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的各项措施,保持了社会大局稳定。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规范政府行为,政府职能转换迈出了新的步伐。加强政务中心建设,推动行政审批提速,推进政务公开,充实政府门户网站,实行市民旁听政府会议制度和重大事项公示制度,开通了“12345”市长热线。我们自觉接受依法监督和政协监督,认真听取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办理代表建议198件,政协委员提案310 件,满意和基本满意率99.8%。我们着力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加强了廉政建设和反斗争。

  过去一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好形势,增强了我们继续前进的信心。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前进道路上还有许多困难和问题,政府工作还有不少缺点,群众还有一些不满意的地方。主要表现在,经济增长后劲不足,对提升经济总量、扩大社会就业、增强财政实力有支撑作用的新上的重大工业项目比较少;民营经济规模不大,民间投资尚未充分启动;县乡财政比较困难;社会就业、社会稳定、社会治安、安全生产的压力仍然比较大,等等。对这些矛盾和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做好政府工作,在克服各种困难中努力实现新的发展。

  马上就要进入新的一年了,2005年,是全面实现“十五”规划目标的重要一年,也是抓住国家制定“十一五”规划和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机遇的关键一年。面对全球经济回暖、国内经济提速的大趋势,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了加快发展的要求。应该讲,通过这些年的努力,我们XX已经具备了加快发展的基本条件。因此,2005年的各项工作,必须围绕加快发展来展开,进一步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工业强市、民营富民的发展战略,在XX形成一个大办工业、大上项目、大兴民营、大步发展的浓厚氛围,努力实现物质文明、文明、精神文明全面进步。

  同志们,人民政协的监督、支持和帮助,是做好政府工作的重要保证。一直以来,市政协坚持团结和两大主题,切实履行协商、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积极反映社情,为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立论、协调关系、化解矛盾,为政府的工作出谋划策,鼓劲帮忙。XX的发展能有今天这样一个好的局面,市政协和市政协的各位领导、各位委员功不可没。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各位表示衷心地感谢!同时,也诚恳地期望,在今后的工作中,市政协进一步发挥人才荟萃、联系广泛的优势,对市政府的工作给予更多的关注、帮助、监督和支持。

全部评论(0)
·
推荐阅读
  • 2019年度市商务局一级调研员述职述廉报告
  • 2019年度市商务局一级调研员述职述廉报告
  •   2019年,在局党组和上级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指导下,认真按照年度既定的工作目标,积极协助局分管领导推动工作贯彻落实,较好地完成了局党组和局领导交予的工作任务,努力做到思想上积极进取、工作上求真务实、生活上从严要求,较好地完成了党委和上级有关部门赋予的各项工作任务。按照市委组织部和市纪委关于市管干部述职述德述廉的要求,现将各项情况报告如下:  作为刚调整使用的市管干部,必须在思想观念、领导方式、道德修养等方面切实做到率先垂范。一年来
  • word模板
  • 编辑:admin
  • 时间:2022-03-15 08:57
  • 阅读:49
  • 2019年县委办公室主任述职述廉报告
  • 2019年县委办公室主任述职述廉报告
  •   坚持把学习作为一种境界、一种责任、一种习惯,不断锤炼党性修养、努力增强驾驭工作的能力。一年来,我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持把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贯穿于主题教育全过程,坚持学原文、读原著、悟原理,深入学习了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及习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习总到黑龙江及我市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省市县委全会精神,使得党性修养进一步提升,理想信念进一步坚定,宗旨意识进一步树
  • word模板
  • 编辑:admin
  • 时间:2022-03-15 08:57
  • 阅读:156
  • 农发办支部2019年履行基层党建工作责任专项述职报告
  • 农发办支部2019年履行基层党建工作责任专项述职报告
  •   我于2019年1月30日在市农发办第二党支部的换届选举中再次当选为大同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第二党支部的支部。这既是组织和同志们对我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我今后工作的激励。在市农发办党组和党总支的领导下,在支部全体党员的支持下,我团结和带领第二党支部的党员们认真学习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十九大的精神,把支部工作与业务各科室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引导和激发支部全体党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有效地促进了各科室的各项工作。现向领
  • word模板
  • 编辑:admin
  • 时间:2022-03-15 08:57
  • 阅读:185
  • 2019年度烟草公司科室干部述职报告
  • 2019年度烟草公司科室干部述职报告
  •   “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切实提高思想认识。  (二)求真务实,抓好重点工作推进。一是合同招标科学推进。严格按照规定流程手续,组织开展卫生保健用品招标工作,最终以竞价评比方式确定供应经销商;对接和彬宇劳务公司,就食堂业务外包事宜积极开展商务谈判并达成共识,全面完善2019年度合同签订内容。二是烟叶收购顺利达标。投身一线、积极作为,努力抓好烟叶收购工作,组织XX站全点职工在条件
  • word模板
  • 编辑:admin
  • 时间:2022-03-15 08:56
  • 阅读:228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4-2024 创考资源网 | 黔ICP备09005085号-2 贵公网安备 52262802000963号
联系客服
技术咨询 售前小李 客服小鸿 联系客服
13158356292
手机版

扫一扫进手机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