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提高和改善人民生活作为经济社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推进民生改善,拓宽增收渠道,促进城镇居民收入稳步增长。随着收入的不断增加,居民生活水平又有新提高,消费支出同步增长。据60户城镇居民家庭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12年1-6月,我县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973元,人均消费支出10605.55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6.4%和17.6%。
据调查资料显示:2012年1-6月我县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为14748.98元,同比增长16.2%,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973元,同比增长16.4%。从收入的构成看呈现如下特点:
1、工资性收入迅速增长,工薪收入仍是城镇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调查资料显示,1-6月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10634.51元,占总收入的72.1%,比去年同期增长16.8%。工资性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机关、企事业单位增资和职工工资收入的自然增长;二是旬纪发(2011)36号文件机关工勤人员及事业单位人均增长300元津补贴并于2012年1月1日起执行;三是就业渠道不断拓宽,从事第二职业、兼职和零星劳动增多等都不同程度地拉动了居民收入的增长。工资性收入对可支配收入的增长贡献率处于绝对领先的地位,成为保证全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的最重要因素。
2、经营净收入实现较快增长。一是近年来,随着宏观经济的逐步走好,我县又不断扶持和加快、个体经济的发展,和个体经济成长的宏观环境不断改善,个体经济的效益也有所增长;二是样本量的增加(旧样本中个体有6户,而新样本中个体有9户);另外物价不断上涨也是城镇居民经营性收入增长的因素之一。经营性收入是我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另一个主要增长点。2012年1-6月,我县人均经营净收入为877.41元,同比增长19.06%
3、财产性收入快速增长。1-6月人均财产性收入为803.47元,同比增长33.1%。财产性收入主要来源于出租房屋收入和股息与红利收入。其增长原因主要是:一方面因样本的轮换出租房屋户户数的增加,加之我县房屋出租租金的增长,导致出租房屋收入的增加;另一方面居民的理财观念发生了转变,变死钱为活钱,投资参股的居民越来越多,导致财产性收入水平增长较大。
4、保障体制不断完善,居民转移性收入较快增长。2012年1-6月,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2433.59元,同比增长8.2%。我县城镇居民转移性收入主要以离退休金收入和低保收入为主,其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离退休人员的增多;二是各级政府重视城镇低收入家庭和离退休人员的生活,积极落实国家各项政策,制定最低工资标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其他惠民的相关政策,及时调整和提高离退休金水平,使得养老金或离退休金逐年提高。另外,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社会交际的日趋频繁,礼尚往来、人情还赠、礼金收入等成为家庭收入和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消费环境不断改善,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档次进一步提升。1-6月我县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605.55元,同比增长16.08%,消费倾向趋强。从消费支出分类看,八大类消费支出均保持快速增长。消费增长的主要特点表现为:
1、食品支出增幅较大。其主要原因:一是物价上涨,带动了食品消费支出的增长;另一方面,我县食品市场供应充足,品种繁多,居民在吃饱的基础上,人们的食品消费更加注重合理调整膳食结构,追求食品的营养性、均衡性和多样性,更加注重质量的提高。特别是保健、环保和绿色食品倍受人们的青睐。2012年1-6月,我县城镇居民人均食品类支出4139.22元,同比增长16.35%。
2、衣着消费快速增长。由于消费观念的不断更新,我县居民在衣着消费上越来越注重质量和品牌,而且还更加注重时尚,突出个性特征,特别是春节期间以及商场换季打折期间,居民购买服装、鞋类商品支出热情高涨,居民衣着支出大幅增加。2012年1-6月,我县城镇居民人均衣着支出1886.03元,同比增长22.88%。
3、居住支出平稳增长。2012年1-6月,我县城镇居民人均居住支出673.96元,同比增长4.16%。今年以来,城镇居民生活用水、燃料、物管费及其他居住服务费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导致城镇居民居住支出快速增长。
4、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快速增长。我县城镇居民1-6月人均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人均为552.24元,同比增长7.92%。其主要原因一是住房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入,普通百姓对居住环境的改变有了更高的期望,许多居民家庭住进了新房,居住环境和居住条件带动家庭消费结构和消费趋向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各式电炊具、微波炉、淋浴热水器等越来越多的新型耐用品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不断进入百姓家庭。
5、医疗保健消费快速增长。一是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人们对健康认识水平的提高,医疗保健概念更为科学,人们的保健意识逐步增强,越来越多的人舍得花钱保健康,花钱买健康,二是第60户做心脏支架手术需常年服药,使得居民的医疗保健支出大幅增长。我县2012年1-6月医疗保健支出601.08元,同比增长17.46%。除了居民越来越重视健康状况而加大投入外,医疗服务费用和药价的偏高,也是导致居民医药费支出增加的原因之一。
6、交通和通讯消费支出继续走高。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现代化交通、通讯工具的需求日益增加,城镇居民对各种快捷省时的消费品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交通通讯工具不断翻新,特别是移动电话等现代通讯工具和家用汽车进入百姓家庭,交通和通讯继续成为居民家庭消费的热点。1-6月份我县城镇居民人均交通和通讯消费为891.02元,同比增长16.03%。
7、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加大。居民家庭在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的同时,更加重视并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向健康型和知识型发展,旅游、健身、娱乐已成为居民家庭业余生活的主流。特别是市场经济条件对知识的要求更高,居民对家庭子女的教育投入显著增加。另一方面是面向的计算机、驾驶、学历提高等教育形式愈来愈多,促使教育支出大幅上升。1-6月该项支出人均1240.38元,同比增长26.65%。
8、其他商品和服务消费支出平稳增长。2012年1-6月,我县城镇居民人均杂项商品和服务支出621.62元,同比增长10.42%。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消费水平日益提高,居民对珠宝饰品、高档化妆品、美容美发等服务消费需求扩大,商品和服务消费成为居民家庭消费的新亮点。
1、主要问题是收入渠道狭窄。城镇居民的工薪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72.1%,是城镇居民家庭收入的主渠道,而经营净收入只占家庭总收入的5.94%,财产性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5.4%,转移性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16.5%,可见城镇居民的收入渠道仍然狭窄,应进一步拓宽,特别是要引导居民扩大财产性投资,使居民收入进一步增加。虽然财产性收入目前占总收入的比重还较小,但是有一定的潜力,是值得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去开拓的增加居民收入的一个重要收入来源,如利息收入、股息收入、其他投资收入等。
2、收入差距仍然较大。调查显示,在城镇居民中仍有一个相对贫困的群体,与高收收入之间存在差距仍然明显,低收入家庭仍停留在以满足生存需求为主的模式。
2、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实践证明,收入的高低与受教育程度和技能水平有关,教育、技能水平越高,收入就越高。因此,必需加大提高教育、技能水平的投入,使每个人都有受教育和技能培训的机会,进而提高就业竞争力和工资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城镇居民共同富裕。
3、城镇居民家庭即期消费信心不足。建议政府要继续大力关注民生,及时出台刺激居民各类即期消费的有效措施。同时,严格监控日常消费品的物价波动情况,稳定市场物价,保持市场繁荣,进一步提升居民的消费信心,促进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