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农村支付体系建设,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是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各级金融部门在改善农村支付环境建设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农村支付环境的改善,非一朝一夕之功,目前,市场开发不深入、不均衡,农村支付结算产品不完善等问题依然存在,亟需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近年来,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涉农补贴资金增加,农民收入大幅提高,加之新农合、新农保业务的开展,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需求日趋广泛和旺盛,与之相比,支付服务建设则显得滞后,难以满足需求。
一是农村金融市场开发不深入。随着金融改革不断深入,迫于商业化经营压力,部分金融机构纷纷退出农村市场,农村金融日趋边缘化。加之撤乡并镇措施的实施,很多农村地区的支付结算活动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盲区,农村金融机构网点的设置,金融服务硬件设施的摆放,支付结算网络的建设,都无法满足广大农村支付服务的要求。
二是农村金融市场开发不均衡。从网点设置看,农村金融服务虽然已基本实现乡镇全覆盖,但是绝大部分设在镇政府所在地,设在独立村组的少之又少,设在偏远山村的几乎没有。从自助设备的布放来看,对县城、乡镇中心地带或商贸中心,金融机构趋之若鹜,甚至为了争夺优质特约商户,三四家金融机构重复布放自助设备;而对广大农村,尤其是偏僻山村,金融机构则避之不及。从宣传上看,在非现金支付业务的拓展宣传中,金融机构往往将宣传重点放在城镇地区,不愿进村入户,导致大多数农民对金融业务了解浅薄,对网上支付、银行汇票、银行本票、信用卡等知之甚少,制约了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推广使用。
三是结算服务功能及产品有待完善。近年来,虽然多数农村金融机构已相继实现全国范围的网内联行、通存通兑、大小额实时支付等,但从根本上看,真正实现这些现代化支付结算功能的农村网点少之甚少,许多相关的支付结算业务都不得不借助于上级行,不仅结算时间大大延长,并且资金汇划环节也大大增多,农村资金使用效率也大大降低,而且现代化支付服务机具布放数量不足、功能单一,广大农户难以享受现代化支付结算服务。
四是农村支付结算收费需要规范。从的收费规定看,县城以下金融机构缺失,大部分银联卡使用属于跨行存取款,对于收入较低,存取款单笔金额小的农民来讲,使用单笔成本较高。因此,尽管现金结算较为麻烦,但广大农民、个体经营者甚至小微企业宁愿选择现金结算,非现金支付结算在农村地区难以有效推广。
五是特约商户参与电子支付积极性不高。调查发现,一些特约商户特别是服装、餐饮、小百货等刷卡单笔金额较小的行业对费率较敏感,认为费率过高且其行业利薄,因此怠于刷卡,有部分商户设置了刷卡最低标准,甚至个别商户借口POS机有问题拒绝刷卡,大部分超市更鼓励或倾向使用自行出售的储值卡。另外,由于收银员的更替,刷卡操作不规范、不熟练的情况依然存在,商户很少对客户输入密码等操作加强保护。
六是消费者刷卡消费的意识不强。消费者由于对金融知识掌握不足,与自己相关的金融产品理解不透,担心资金安全,加之特约商户刷卡不积极等因素,延长了客户刷卡交易习惯的培养时期。
一是大力推进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加强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政策性扶持,及时放宽与调整农村金融机构准入门槛,推进小额公司、资金互助社和村镇银行等诸多新型机构快速走入农村;引导农村金融机构适当加设网点,合理调整现有网点布局,适当增加农村营业网点,安装自动取款机和其他电子设备终端,为农民提供更为方便快捷的服务;结合农村地区的特点,扩大农村网点的联网核查、支票影像、大小额支付、账户管理等业务的覆盖面。
二是大力宣传和推广非现金支付。通过充分运用各种媒体、临柜一对一宣传、上门服务等多种形式,加强对支付结算业务的宣传,引导和帮助客户使用各种支付工具,培育农村居民非现金支付工具使用习惯。根据当地经济活动的需求,针对不同群体,采取农村客户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各具特色、专题性的结算产品推介活动,加强对使用支付结算工具和结算手段的常识、实用技巧的宣传,提高农村客户对现代化支付结算工具的认知度,推广非现金支付结算工具的应用。
三是进一步丰富农村支付结算方式和产品。农村金融机构要积极推广网上银行等现有支付业务,把非银行业机构的结算手段与结算途径延伸到农村,使农村有条件的个人和单位能够使用网上银行平台,促进支付结算手段现代化,弥补农村金融机构网点设置较少的局限性。同时,农村金融机构要根据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习惯,积极开发适销对路的支付产品。目前使用电话银行缴纳水电费、通讯费等,交易时输入内容多且交易时间长,而采用集中代收方式,客户又不能及时了解交易金额,因此,可考虑将二者结合起来,如签约电话银行,将交费电话同起来,设定不同的键为电费、水费、通讯费等不同缴费项目,用户只需使用签约电话输入密码即可按相应键完成缴费,可大大方便用户操作。
四是进一步规范支付结算收费项目。目前结算收费省内对现金存取、转账业务基本不收,但POS 机等对于普通商户来说收费明显过高,不利于非现金结算方式的推广。必须进一步改革现行的结算业务收费模式,及时清理规范金融机构收费项目,降低支付结算收费标准,采取减免费用等措施,鼓励农民和农村企业应用现代化的支付工具。对涉及广大农民的业务,如农民养老保险、粮食补贴等业务免收任何费用,努力降低非现金结算费用,使农民真正体验到的便捷和好处,提高对非现金结算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