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红白喜事集体用餐存在的问题及监管对策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工商局 郑时根 地址:陕西省安康市金洲南路63号 邮编725000 近几年,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红白喜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讲排场、比阔气的奢侈之风,在各地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城镇尤甚。在安康市汉滨区的农村操办筵席是越来越多,乡村里的红白喜事近年来发生了许多变化,变得不今不古,礼仪错乱,吃喝成了重点。农村中婚丧嫁娶、乔迁、做寿、节日庆典时,往往要操办筵席,请一些厨师为其做菜,这些厨师不仅负责做菜,而且有时候负责购买菜、调料等材料,过事时用的餐桌、椅子、碗筷、帐篷等也可以租赁,实行有偿服务,主人家根据饭菜的数量、质量与厨师确定每桌饭菜的价值,最后计算出总价值,支付给厨师报酬。
其二,由于农村人食品安全意识差,有时一味追求便宜,而从事筵席操办人员为了获利,在采购蔬菜、调料等材料时也以成本作为最重要的标准,导致采购一些劣质食品,有时甚至导致食物中毒的群发事件,大大增加了食品安全风险;特别是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时,由于主体资格不合法,在责任追究时,监管部门也难逃其咎。
农村筵席操办人员,一般不开店,将桌椅、碗筷、帐篷等器具放置在家中,在过事时才使用,用完后又收回。监管部门在主人家过事时去检查,肯定困难重重,甚至引起群发事件;过完事后检查,不但经营者抵赖(无证据),过事的主人也不配合,很难取得违法证据。即就是坐店经营者,也会存在以上问题,为我们食品安全监管执法造成困难。
比如笔者的老家,是个比较大的村子,红白喜事是常有的事情,对这一新生事物,建议监管部门应从以下方面予以规范:
一是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介加律法规宣传力度,使操办筵席人员认识到无证照、擅自从事食品经营行为的违法性,从而主动到监管部门办理证照,在宣传时对这些人员设定一个期限,在期限前办理相关证照可免于处罚;超过期限将从重处罚。对办理证照的经营户,监管部门可以与其签订《不购买、使用假冒食品经营书》,要求这些经营户执行《食品安全法》规定的进货查验制度、索证索票制度,并不定期对这些经营户进行抽查,严防不合格食品流入办事群众的餐桌上。
二是对经过宣传仍继续从事无证无照经营、擅自改变经营场所的经营者应严厉查处,该取缔的依法取缔,消除食品安全风险。
三是建议地方政府在农村村民办红白喜事实行提前申报制度,即村民办事前先到当地政府监管部门申报,由监管部门推荐主体资格合法、信誉良好的经营者为其提供服务。
四是实行农村流动厨师持证上岗制度。对农村流动厨师须取得健康证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合格证以及相关资质等级证明方可上岗。凡患传染性疾病包括病原携带者以及有有碍食品卫生疾病的农村厨师和参与家宴的帮厨者不得在患病期间操办家宴。
五是建立红白喜事用料检查制度。相关部门要落实检查指导人员的责任,切实加强对农村过事前食品安全的检查指导,要对过事家宴的加工场地、卫生条件、采购、厨师健康状况、原佐料、用水等进行事前检查。
六是落实农村家庭自办筵席食物中毒等食品安全事件报告和应急处置制度。如发生食物中毒等食品安全事件,筵席承办者、厨师和主办户在组织救治的同时,应该逐级上报。
总之,针对农村红白喜事集体用餐中存在的问题,应该及时、积极的给予引导,使其良性发展,使其既方便了群众,又促进了当地餐饮业的发展,这更是当地政府、监管部门责无旁贷的职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