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种文化调研报告—牟平区创造性开展农村文化建设

  • word模板
  • 编辑:admin
  • 时间:2022-02-02 09:05
  • 阅读:215

  乡村种文化——牟平区创造性开展农村文化建设 近年来,牟平区按照经济文化强省的部署要求,以文化育民、文化乐民、文化富民为驱动,在新农村建设中创新开展“乡村种文化”工程,着力以文化软实力为农村转型发展提供硬支撑。

  一、把文化“种”进城乡统筹的大战略,播下了文化兴农的“希望之种”。牟平区把农村文化建设与统筹城乡发展相结合,统筹谋划、整体推进,既为文化强农惠农奠定了坚实基础,又为城乡统筹发展开辟了崭新路径。

  一是创新文化建设制度设计。着眼推动农村文化建设常态化、制度化,专门出台《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区的意见》等文件,加大对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文化人才培养使用、文化活动开展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并专门成立全区文化建设推进委员会,组织专门力量、成立专职机构、推动专项工作。在此基础上,制定专门的考核办法,对农村文化建设工作进行细化量化,纳入镇街和农村干部岗位目标考核,考核结果与镇村干部评先树优和农村干部报酬直接挂钩,促使各级干部用心抓文化、用文化。

  二是创新文化建设投入机制。重点建立文化资金“三保”机制,即,专项资金保基本,每年区财政安排农村文化建设基本保障专项资金200多万元,用于保证基本投入、完善基本设施、建立基本队伍、开展基本活动;以奖代补保重点,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每年安排100多万元奖补资金,重点扶持村级文化队伍建设,保证了200多家庄户剧团和演出队伍正常运转;加强帮扶保薄弱,依托市区两级开展的“3+1”联手共建活动,积极争取帮带单位的支持,扶持部分穷村、弱村的文化建设。

  三是创新文化人才培育模式。以区文化馆、镇街综合文化站为平台,以基层文艺骨干培训为重点,通过上门培训、下乡辅导等方式,组织专业文化工作者沉下去,为镇街文化工作者和农村文艺骨干培训专业技能和知识,着力提升农村业余文化爱好者素质,打造出一支扎根在基层、活跃于基层的基层文化骨干队伍,打造出一支活动范围广、活动积极性高的民间文化队伍,有效解决了农村文化人才紧缺的难题。

  二、把文化“种”进农村文明的大氛围,扎下了文化育民的“千丈之根”。坚持把农村文化建设与“书香牟平”、“四德工程”建设等相结合,让农民身在其中学习文化知识,乐在其中体验文化魅力,悟在其中感受文化力量,让文明的种子在农民心中生根发芽。

  一是靠文化引领文明,学做文明人。坚持以“书香牟平”建设为抓手,在集中打造镇街综合文化站、村级“农家书屋”等文化活动平台的基础上,在全区全面开展书香社区、书香村居、书香家庭等系列化创建活动,让农民群众学知识、学文化、学技能,在全民读书中快速提升文化素质、陶冶文明情操。近年来,全区共评选出书香家庭32个、书香社区6个、书香村居60个,使浓郁书香飘进每一个社区、每一个村落、每一个家庭和每一个百姓心中。

  二是靠道德培育文明,践行文明事。坚持农村文化建设与“四德工程”建设相结合,深入开展“三讲三有”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全区上下讲诚信、有诚心,讲良知、有善心,讲奉献、有爱心,在融注道德基因中加快建设道德高地。同时,以学习“身边好人”、“平民英雄”为重点,每年开展“新牟平、新形象”先进典型宣传和“十大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并对涌现出来“四德”典型模范,大张旗鼓进行表彰奖励。其中,姜格庄街道邹革庄村始终坚持强化对群众的感恩教育,叫响了“在邹革庄村的上空只有党的声音,绝不允许有杂音”的理念,每天高音喇叭唱红歌,一天五次雷打不动;每周举行隆重的升国旗仪式,全村男女老少全部参加;每年依托重要节日举办大型集体活动,教育引导群众思党情、报党恩,不断培养群众爱党爱国爱集体的热情,被评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

  三是靠氛围浓厚文明,倡树文明风。突出教育促动、活动推动、典型带动,坚持让农民自编自演身边人、身边事,用活生生的素材让农民自己教育自己,着力培育农村文明新风尚,展现农民群众新风貌。宁海街道北系山村庄户剧团常年坚持自编自演节目,其创作的《姑嫂情》、《悔当年》等10多部吕剧作品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多次荣获全区庄户剧团展演一等奖,团长曲鹅芝2011年被评为“省级优秀文化人才”。

  三、把文化“种”进农村建设的大舞台,开出了文化乐民的“绚丽之花”。着眼发挥文化惠民聚人心、汇合力的作用,把农村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相结合,既突出文化阵地建设,又注重文化活动开展,在搭好台、唱好戏中构筑农民崭新的生活家园、精神家园、和谐家园。

  一是用文化汇聚民心,打造令人心怡的生活家园。在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中突出农村文化活动阵地建设的引领作用,着力用文化惠民的“行”打动群众的“心”、凝聚群众的“劲”,把群众的“心劲”用到推动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上来。截至目前,结合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全区555个行政村百分之百建有农村文化大院,百分之百建有农家书屋,百分之百建有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三个百分之百催生出另一个喜人的百分之百,即,在生态文明乡村建设调查中,全区农民支持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百分之百,直接推动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取得前所未有的成果。从今年2月份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启动以来,全区100个重点创建村庄累计投入资金8500多万元,实现了文化设施村村有、硬化道路户户通、美好环境人人享,一个令人心怡的生活家园跃然而生。省市领导对牟平以文化聚民心、汇民力,推动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做法给予高度评价。

  二是用文化创造民乐,打造令人心醉的精神家园。坚持“政府搭台、群众唱戏”,变“政府主导、群众参与”为“政府引导、群众主导”,创新开展三大特色文化活动,即,创新开展“天天都有演唱会”活动。依托各村文化广场等设施,鼓励群众利用农闲时间自编自演、自娱自乐。目前,全区经常性开展农村文化广场活动的村达到90%以上。每当夜幕降临,各村文化广场上灯火通明、锣鼓喧天、人声鼎沸,不管白天农活有多累,晚上到广场上跳一跳、唱一唱、乐一乐,不仅成为牟平农民一种雷打不动的文化习惯,而且成为牟平农村一道靓丽多彩的文化景观。创新开展“时时都有欢乐节”活动。各镇街结合自身实际,为农民量身打造各种文化活动平台,创造属于农民群众自己的文化艺术节。玉林店镇连续两年举办“山水欢歌”农民文化艺术节,不仅为农民群众送上了一份丰盛的文化盛宴,而且在农村搭建起一座永不落幕的文化舞台,深受广大农民欢迎。养马岛旅游度假区连年举办“海岛风情文艺汇”,迄今已连续举办60多场由渔民自编自演的大型文化广场演出活动,受到国家、省、市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创新开展“处处都有大舞台”活动。既定期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又创新开展“迎乡戏进城”活动,每年春节、国庆都举办电视文艺晚会,每年正月初一、十五都举办城乡民间艺术表演活动,每年6月至9月份都利用30处城市社区大舞台,每天组织开展民间艺术调演、庄户剧团进城展演等广场演出活动,广大农民不仅在村庄里活跃、镇街上争锋,而且在电视上露脸、城市里亮相,形成了城乡文化互动、市民与农民同乐的良好局面。

  三是用文化塑正民风,打造令人心动的和谐家园。坚持“以文化人”,以文化自身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改变农民的生活习惯、邻里关系、村风民俗,着力构筑幸福的和谐家园。突出体现在“三个和谐”上,即,邻里关系更加和谐。通过开展农村文化活动,人的距离拉近了,心的距离缩短了,左邻右舍成了“一家亲”,村民遇到困难,不论大事小事,不论男女老少,事事大家关心,人人都来帮忙。家庭关系更加和谐。开展农村文化活动,让农民“白天干活有劲头,晚上健身有乐头”,把群众从麻将桌拉到了文化广场,让单调乏味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让劳累烦闷的身心得到放松,让富起来的农民真正品味到了生活的乐趣、日子的甜美。干群关系更加和谐。农村“种”文化不仅在农民心中开出了“幸福花”,而且在干群之间搭起了“连心桥”,干部与群众成了朋友,群众把干部当成亲人,干群之间说得上话、办得成事的热乎劲又重新找了回来。特别在今年的青荣城铁拆迁工作中,在路线确定最晚、征迁工作启动最晚的情况下,沿线镇街干部群众上下一心、团结一致,干部想着群众的“小家”,事事为群众打算在前、考虑在先,尽最大努力减少征迁给群众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群众顾着发展的大局,积极配合征迁工作,主动搬坟、拆房、腾地,为城铁建设让路。经过80个昼夜的奋战,截至5月30日,青荣城铁牟平段征迁工作全线告捷,比市里规定时限提前一个月率先完成征迁任务,而且没有发生一起越级访、集体访事件,实现了青荣城铁在牟平境内的无障碍施工。

  四、把文化“种”进富民兴农的大浪潮,结出了文化富民的“丰收之果”。牟平区注重发挥文化富民驱动发展的作用,把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村产业转型相结合,着力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让农民群众既富了“脑袋”,又鼓了“口袋”。

  一是把文化融入旅游产业发展,打造出农村休闲度假旅游的新亮点。将牟平独特的全真文化、温泉养生文化、红色文化、马文化、海商文化等与丰富的山海岛泉河旅游资源相融合,为旅游业发展赋予文化灵魂。其中,龙泉镇投资25亿元的昆嵛温泉大观园、投资10亿元的北大川休闲旅游度假区、投资8亿元的“神草堂”国际生态养生园等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建成后将成为集度假旅游、养生康复、休闲购物、商务会议、生态宜居等于一体的国际化休闲度假复合平台,打造“中国北方温泉养生小镇”。

  二是把文化融入现代农业发展,打造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平台。把文化植入休闲观光农业,集中推进了总投资70多亿元的英雄湖田园康疗休闲度假区等10多个重点休闲观光农业项目,打造出风情独特的农家乐、渔家乐乡村旅游品牌,为农民群众增收致富开辟了新渠道。目前,牟平区现有农家乐项目380个、渔家乐项目150个,仅此每年可为农民增收2.2亿元。

  三是把文化融入特色农业发展,打造出农业转型升级的新名片。将特色产业发展与民俗文化传承相结合,打造出威宇蓝莓大樱桃采摘节、观水苹果文化艺术节等8个品牌化节庆活动,既为特色农业的发展增添了独具魅力的文化元素,又为民俗文化的传承注入了崭新的时代内涵。其中,观水镇已连续举办三届“苹果文化艺术节”,每届都以文化创意为主题,辅以大秧歌等民俗表演活动,对外宣传推介观水苹果,不仅为观水苹果打上了特色鲜明的文化烙印,而且擦亮了“中国苹果第一镇”的金字招牌。如今,依托苹果文化主题乐园经营苹果文化的果农,其收入已远超传统种苹果、卖苹果的果农,成为令人羡慕的“文化暴发户”。

  

全部评论(0)
·
推荐阅读
  • 2019年度市商务局一级调研员述职述廉报告
  • 2019年度市商务局一级调研员述职述廉报告
  •   2019年,在局党组和上级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指导下,认真按照年度既定的工作目标,积极协助局分管领导推动工作贯彻落实,较好地完成了局党组和局领导交予的工作任务,努力做到思想上积极进取、工作上求真务实、生活上从严要求,较好地完成了党委和上级有关部门赋予的各项工作任务。按照市委组织部和市纪委关于市管干部述职述德述廉的要求,现将各项情况报告如下:  作为刚调整使用的市管干部,必须在思想观念、领导方式、道德修养等方面切实做到率先垂范。一年来
  • word模板
  • 编辑:admin
  • 时间:2022-03-15 08:57
  • 阅读:49
  • 2019年县委办公室主任述职述廉报告
  • 2019年县委办公室主任述职述廉报告
  •   坚持把学习作为一种境界、一种责任、一种习惯,不断锤炼党性修养、努力增强驾驭工作的能力。一年来,我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持把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贯穿于主题教育全过程,坚持学原文、读原著、悟原理,深入学习了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及习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习总到黑龙江及我市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省市县委全会精神,使得党性修养进一步提升,理想信念进一步坚定,宗旨意识进一步树
  • word模板
  • 编辑:admin
  • 时间:2022-03-15 08:57
  • 阅读:156
  • 农发办支部2019年履行基层党建工作责任专项述职报告
  • 农发办支部2019年履行基层党建工作责任专项述职报告
  •   我于2019年1月30日在市农发办第二党支部的换届选举中再次当选为大同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第二党支部的支部。这既是组织和同志们对我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我今后工作的激励。在市农发办党组和党总支的领导下,在支部全体党员的支持下,我团结和带领第二党支部的党员们认真学习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十九大的精神,把支部工作与业务各科室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引导和激发支部全体党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有效地促进了各科室的各项工作。现向领
  • word模板
  • 编辑:admin
  • 时间:2022-03-15 08:57
  • 阅读:185
  • 2019年度烟草公司科室干部述职报告
  • 2019年度烟草公司科室干部述职报告
  •   “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切实提高思想认识。  (二)求真务实,抓好重点工作推进。一是合同招标科学推进。严格按照规定流程手续,组织开展卫生保健用品招标工作,最终以竞价评比方式确定供应经销商;对接和彬宇劳务公司,就食堂业务外包事宜积极开展商务谈判并达成共识,全面完善2019年度合同签订内容。二是烟叶收购顺利达标。投身一线、积极作为,努力抓好烟叶收购工作,组织XX站全点职工在条件
  • word模板
  • 编辑:admin
  • 时间:2022-03-15 08:56
  • 阅读:228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4-2024 创考资源网 | 黔ICP备09005085号-2 贵公网安备 52262802000963号
联系客服
技术咨询 售前小李 客服小鸿 联系客服
13158356292
手机版

扫一扫进手机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