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好!非常荣幸能够借这次座谈会的机会,和大家共同进行探讨交流。下面,我代表XXXX集团有限公司,向各位简要汇报一下我们公司经营、发展的基本情况,谈一下我对国务院制定的《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的一些认识。
XX集团成立于1994年,是专业研究和生产金刚石工具、电动工具、合金工具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旗下拥有包括美国博深、新加坡博深在内的四家全资子公司。目前,博深拥有员工1000多人,占地20多万平方米,年生产、销售金刚石工具1000万件以上,营销网络覆盖国内各大、中城市,及欧美、东南亚的5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中国规模最大的金刚石工具制造企业之一。博深在同行业中率先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引进ORACLE ERP管理系统,是河北省五金商会会长单位、多次被评为“河北省十强科技民营企业”和“河北省十大优秀发明创造企业”。
2005年2月24日,国务院制定的《若干意见》,是建国以来首部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主题的中央政府文件。《若干意见》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垄断行业和领域,并从七个方面具体提出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重要政策措施。这有利于彻底消除个体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上的体制性障碍,促进各类所有制经济在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过去政府对民营经济的鼓励支持形式,主要是制定各种优惠政策。《若干意见》围绕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出的36条意见,不少本身就是体制改革或者涉及到改革。比如,市场准入的放宽,涉及到电信、电力等原垄断行业和领域的体制改革;又如财政金融支持的加强,涉及到金融体制、财税体制的改革。所以,《若干意见》的实施过程不仅是一个政策的实施过程,也是政府各种体制深化改革的过程。
过去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各项举措大多是单独提出的,不全面、不配套;不少措施是各地提出的,地区差异大,造成地区民营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民营经济跨区域转移难、扩张难。《若干意见》提出的36条意见涉及到原则、政策、法规、体制,涉及到相关政府部门、工商联、企业和职工,涉及到政策环境、政务环境、法制环境、市场环境、社会环境和环境等,具有全面性、系统性、针对性、操作性,是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整体构筑。
过去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约束,因此采取以“放”为主的办法,让其在体制外逐渐发展壮大。《若干意见》针对我国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适时提出了引导企业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规范经营管理行为、完善组织制度、提高经营管理者素质、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做强做大、推进专业化协作和产业集群发展等6条意见,从而有利于引导民营经济走上依法经营、健康发展的道路。也有利于在WTO提倡的发展环境下的民营经济能持续、健康的发展。
由此可见,《若干意见》对于推动非公有制经济跨入历史发展的新阶段,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如何将这一民营经济的“春风”化作“雨露”,我认为:首先要对非公有制经济所处制度环境作基本评估。现在市场上存在外国资本、国有资本和民间资本三种重要资本力量;民营经济于三种力量间处在相对弱势地位;国务院颁布“三十六条”,强调平等待遇非常及时、必要,有现实性、针对性。其次要紧紧抓住消除制度障碍这个中心环节,要特别强调体制创新,要参照市场经济体制较完善的国家和地区的成熟经验,制定统一的可以执行的新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