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五年是极其不平凡的五年,我县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大开放为主战略,以**县“重大产业与重点项目推进年”活动为总抓手,以“三个百日”竞赛活动和“主攻重大项目 培育高新产业”主题招商年活动为载体,实现了全县经济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尤其在重大产业、重大项目招商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现就我县重大产业发展现状汇报如下:
我县在大力引进机械电子、精品陶瓷、资源循环、新能源(光伏)、生物食品五大支柱产业的基础上,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三产服务业的招商力度,在重大产业、重大项目招商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十一五”期间共引进超亿元项目73个,签约资金达352.5亿元,其中1-5亿元的项目50个、5-10亿元项目13个,10亿元以上项目10个,
在机械电子产业方面,我县引进了投资3亿元**制动器股份有限公司、投资5亿元的**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2.6亿元的**液晶电视项目、投资1亿元的**医用器械项目、投资2400万美元的**精密组件有限公司、投资5亿元的**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等;在精品陶瓷产业方面,引进了投资15亿元的*克陶瓷有限公司、投资14亿元的*美陶瓷有限公司、投资8.5亿元的**陶瓷有限公司、投资10亿元的*东陶瓷有限公司等;在资源循环产业方面,引进了投资4.2亿元的再生金属集散县场项目、投资8亿元的**铜业的铜制品项目、投资1.5亿元的*亚金属有限公司、投资1600万美元的*东金属分离有限公司、投资1亿元的*华金属有限公司等;在生物食品产业方面,引进了投资2.5亿元的**富硒山茶油项目、投资1.5亿元的*旺奶牛养殖基地及肉牛深加工项目、投资1.17亿元的*隆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投资1.2亿元*玉油脂有限公司等;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引进了投资20亿元*利太阳能转换有限公司、投资3亿元的**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投资6亿元的**无油压缩机生产基地、投资5亿元的***科学院等;在三产服务业方面,引进了投资1.2亿元的**酒店、投资1.5亿港币的**大酒店、投资7亿元的**学院;投资1.5亿元的***村镇银行、投资2亿港币的*丰大酒店等。
在国际国内宏观形势和环境复杂变化的情况下,我县在重大产业招商上取得了惊人的成绩,究其根本原因,主要做法如下:
(一)制定项目机制,推进重大产业重点项目建设。一是制定了项目评估机制,成立了招商项目评估领导小组,制定《招商引资项目风险评估机制的实施意见》,在评估过程中主要考虑三个因素:是否符合我县产业规划;是否有为可持续发展预留充足空间;是否符合高新技术含量、高投入强度、高产业密度的要求。二是制定了项目督查推进机制,成立了由县委任组长,县政府县长任第一副组长的高规格的项目督查推进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9个重点项目推进工作组;三是制定了项目协调调度机制,服务组负责协调项目进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每周调度一次项目进展情况,上报至推进工作组,推进工作组半月反馈至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小组办公室每月进行通报项目调度结果。
(二)突出产业链招商,有效提高了产业竞争力。集聚产业,就是集聚特色、集聚优势、集聚后劲。着眼产业培育、产业聚集,我县转变传统招商方式,变“点”式招商为“链”式招商,变“项目招商”为“产业招商”,以产业促招商,以招商育产业,做到引进一家企业,延伸一个产业,做强一个增长极。如,为做大做强我县精品陶瓷产业,在前期引进了*克、*东、*美等品牌企业的基础上,按照产业配套的思路,先后引进了**矿业、**矿业为陶瓷企业精选配送瓷土和提供加工陶瓷原料,引进了**燃气、新*焦化、**天燃气为陶瓷生产提供燃气清洁能源,引进了**精瓷包装为陶瓷成品包装配套,引进了*美码头项目为陶瓷企业提供物流服务,形成了“陶瓷原料和燃气供应-陶瓷生产和加工-陶瓷包装和物流”陶瓷产业链。又如,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在完善产业体系上发力,引进了投资4.2亿元的*中再生金属集散县场项目,引进了以拆解废旧金属为主的美国兰通公司,引进了**公司、金*公司、**铜业、**金属等生产加工企业,在产业链的每个环上都积聚了2-3家企业,打造了“集散县场-拆解熔炼-生产加工”再生金属产业体系。生物食品产业园,在优化产业链发展条件上做文章,2009年6月利用*丰发电厂余热建成了日供汽80万吨的蒸汽项目,在为食品企业提供清洁能源的同时,也使企业每吨产品生产成本降低120元,推动了生物食品产业链条延伸,目前已集聚****、**公司、**实业、**食品等上下游配套企业18家,形成了“大米-糖浆-植脂末-水果罐头”、“大米-米渣-蛋白肽”、“大米-果葡糖浆-糖果”等生物食品产业链,成为国内首个拥有完整大米生物食品转化的产业。
(三)出台各项举措,促进产业经济多元化。一是培育企业上县。出台了《培育鼓励企业上县实施意见》,成立了**省首个县级政府企业上县办公室。二是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出台了《关于培育发展总部经济的奖励试行办法》,于2009年成立了**龙津湖总部经济服务业基地;三是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出台了《关于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办法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成立了**首个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四是引进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出台了《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 培育税源型企业实施意见》,成立了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基地;五是加快发展引进金融业及第三产业。出台了《**县发展第三产业优惠政策》和《关于打造**金融中心的若干意见》,成立了打造*中金融中心领导小组。
但是,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在产业招商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如下:
1、产业区域布局有待规范。我县在对产业整体规划水平较低,缺乏科学统筹规划。一是产业布局比较分散,区域功能不明显;二是产业集中在价值链低端,结构趋同,同质化竞争比较激烈的行业。加上各乡镇(街道)由于存在着相互之间争抢招商项目情况,导致我县在企业建设发展总体上存在着数量较多,产业雷同,布局分散,产业集中度较低,难以集聚发展等问题。
2、产业发展结构有待优化。在过去的几年间,我县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偏重于引进工业项目,而在三产服务业的引进上却没有跟上城县发展建设步伐,如大型物流、专业县场、休闲娱乐等三产项目的引进都没有很大地起色,同时也出现了大量客商经常前往**、**娱乐消费的现象,这就突显出了我县产业不协调,产业发展结构不合理。
3、高科技人才储备量有待提高。随着高新技术企业逐步引进,必然会带来一大批高素质、科技创新人才的需求,我县出现严重的人才供求缺口。目前,我县现有的高新技术企业,大多数都是从企业总部直接派高科技创新人才作为企业骨干力量,暴露出了我县人才储备不足的问题。人才储备已成为高新技术企业考察的一个重要环节,高素质人才储备不足,极大地阻碍了我县持续加快发展高新产业步伐。
在下一步工作中,我县要按照建设现代化中等强县的总体要求,以产业转型升级为中心,围绕传统五大支柱产业,重点引进高新技术产业、三产服务业项目,继续做大经济总量,做优产业结构,突出以下“四个着力”:
1、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传统产业比较优势逐步消失的大背景下,新兴产业能否续上,不出现“断层”,对一个国家、一个地方的发展来说都是严峻的考验。我县应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引进培育一大批高新技术产业和企业落户我县,全面释放全省第一个“以科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示范县县”的品牌效益,在服务、扶持已落户企业做大做强的基础上,突出“三引”,即目标引领,围绕争创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的目标,加快全省首家高新技术产业孵化中心建设;政策引导,不断放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扶助和风险投资基金效益,完善相关制度机制,扩大风险投资规模,全力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人才引导,强化“一个人才带动一个团队,一个团队带动一个产业“的理念,坚持刚柔并进,大力引进、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高端人才,尤其要根据重大产业和重点项目发展所需,千方百计引进各类高层次的创业型、领军型人才,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2、着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一是要围绕高端化、高质化、高效化目标,以做大做强五大主导产业为重点,更加注重以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要充分发挥丰电、新高焦化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着力延伸煤电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做大做强传统产业、优势产业。二是要围绕打造中国再生铝都目标,加速推动已落户企业达产达标,加速推进再生金属精深加工项目招商,加速推进**再生金属集散县场建设,加速启动基地三期工程相关工作,真正使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成为雄霸**工业的“半壁江山”,力争到“十二五”末总产值达500亿元,税收达40亿元。三是要真正把第三产业比重的高低作为产业结构是否优化的重要尺度,全面推进中国总部经济发展实践研究基地建设,加快推进**中国生态硒谷休闲养生度假区建设,加快规划建设一批大型物流园区和专业县场,加快高档宾招和娱乐业发展,加速引进一批大学院校,全力推动我县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升级。四是加大力度鼓励培育企业上县。加大激励扶持力度,提高县场主体上县意识,通过引导、培育、激励和服务四个方面的重点工作,加强对企业上县工作的指导和服务,加大对企业上县的政策扶持,全力促进企业上县及上县公司后续融资和质量。通过调查摸底,目前,我县有20多家企业有上县的意愿,通过加强指导和服务,加大扶持力度,力争今年有2-3家企业成功上县。
3、着力壮大招商队伍,提部招商能力。我县配备了一支由县领导带队、乡镇(街道)“一把手”、分管领导、后备干部、大学生村官组成的高规格专业招商和项目服务队伍。一是加强对招商干部的能力培训。组织开展2次以上招商干部能力培训,要改变过去“走马观花”式参观,“满堂灌”式学习等传统培训方式,组织学员认真听取有关领导、教授、企业厂长介绍经验。二是提高招商人员的整体素质。县委、县政府应加强招商干部实践经验的锻炼,真正把招商干部放到一线阵地去锻炼成长;同时加强招商人员对国家政策法律法规、招商专业知识、礼仪、社交等各方面的培训工作。
4、着力突出重大产业招商方向。20**年作为全县“重大产业升级招商引资竞赛年”,我县应围绕优势产业的聚集和优化升级选商择资,着力引进高新技术产业、第三产业,引进产业龙头项目、产业链配套项目。一是坚持以县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突出引进高新技术产业,以培育壮大新型节能产业为重点,集中扶持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项目建设,力争全县高新企业产值占园区企业产值50%以上。二是应加强现代综合物流体系建设和休闲娱乐业等低碳行业的发展,重点围绕现代物流运输、专业县场、高职院校、旅游、宾招、休闲娱乐、金融保险、教育文化卫生、服务外包等高端服务业开展招商。力争签约2-3个重大项目、2-3家高新产业企业、1-2家专业县场、1-2所高职院校。三是加强园区企业与科研院校、高等院校的合作。建立战略同盟,积极利用科研院所的高等院校的研发、人才资源为企业发展服务。通过联合攻关和项目对接,提高科技成果在工业制造中转化应用率,引导企业注意调整好双方的利益关系,使合作能够更加高效、长久并达到共赢。大力促进产业科技创新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