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面对全省口岸发展速度的新形势,如何正确处理口岸的发展和建设关系,构建服务型口岸,是关乎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的一个突出课题。
口岸是国家的概念,而不是地区的概念。口岸是经国家批准设置的供人员、货物和交通工具合法出入境的对外开放的门户。对一个城市和地区来说,凡是可以称为“口岸城市”的地方,就表明了这座城市具有开放性质和开放功能,说明它不仅是这座城市本身、而且是所在区域的进出国境的国门通道。**地处内陆,不沿海、不沿边,与港口和边境城市相比,口岸资源并不丰富,但**境内交通干线已成网络,沪瑞高速、320国道、浙*电气化铁路从东到西穿城而过;*粤高速、大广高速、105国道和京九铁路横跨南北;通往东南沿海主要城市的高速通道全部贯通;**山机场和杭南长高速铁路正在建设中。随着机场和高铁的建成和运行,具备多式联运基础。**的定位首先是“建成*西区域内的综合交通枢纽”,这就需要从战略层次上谋划口岸发展,抢占先机,借助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提升**对外开放的水平。
在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口岸枢纽作用日益凸显。口岸开放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开放型经济。当前,利用外资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招商引资成为各地拉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增长极。经过一段时间的拼地价、拼电价、拼劳动力成本和拼资源之后,客商对上述推介和优惠已经不象原先那样特别看重。取而代之的是,客商对一个地方的口岸建设特别关注,口岸服务的好坏程度,成为外商投资的重要评判要素之一。在一定程度上说,口岸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贸易投资环境的主要标准之一,是综合竞争力的直接体现。近几年来,**逐渐融入长三角、珠三角和海西经济圈,对外贸易每年以较高速度增长,截止目前,全市报检备案登记企业已达580家,出口企业群已经形成,口岸业务量有了大幅的增长。全市进出口贸易额从2005年的1.16亿美元已增长到2010年的6.6亿美元,今年1-5月我市进出口总值为2.62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4.9%。这些足以说明,加快发展口岸经济,是**发挥工业优势,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和工业园区建设,发展开放型经济,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需要。
**市政府高度重视口岸工作,确立了以“完善机制、创新模式、整合资源、共促发展”的口岸工作思路,口岸工作稳步推进。1999年**月,**就成立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去年6月,成立了**市口岸管理办公室,在市商务局设立了口岸管理科,*安市、**县分别成立了口岸管理办公室;今年初,**市政府正式向省政府和**海关申报设立**海关;****铁路口岸作业区、*安建筑陶瓷铁路口岸作业区、**烟花鞭炮公路口岸作业区和*阳水运口岸作业区列为全省“十二五”口岸规划项目,其中**和*安的作业区即将动工建设。口岸平台的初步建立以及两个作业区的建设标志**口岸建设实现了零的突破。为建立**乃至周边地区货物进出口便捷通道,搭建口岸物流公共服务平台,进一步降低口岸物流成本,增强口岸对**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特别是随着****山机场的建成通航后,**口岸将逐步形成水陆空并举的开放格局,对于提升我市口岸开放水平,发挥大通关对大开放的支持和保障作用,极大地改善**对外开放环境,推动**科学发展、进位赶超将会产生重大影响。
**口岸自设立以来,虽然实现了零的突破,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目前的现有基础和发展水平,口岸现状还不能适应**对外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跟不上全省口岸发展的新形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口岸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对口岸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思维上存在发展误区和利益偏差,管理体制障碍制约了口岸发展。近年来,**进出口外贸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但由于没有设立隶属海关机构,远远不能满足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大部分县市区没有相应的机构履行口岸工作的相关职能,严重影响了口岸工作的健康开展和深入推进。
2、口岸管理政策法规不健全。在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口岸建设的整体规划缺失,造成口岸建设无规可依,发展不平衡;口岸管理部门级别低,缺乏相应的权威,在综合管理、协调服务时明显力不从心,对口岸单位管理协调十分艰难;由于缺乏经费投入机制和强有力的制度性抓手,进一步加大了口岸大通关的管理协调难度,影响口岸整体功能的发挥。
3、口岸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普遍存在先天不足的问题。铁路方面:****铁路口岸作业区虽纳入了全省十二五规划,但至今没有启动选址和规划建设等前期工作;*安建筑陶瓷铁路口岸作业区设计方案还在进一步完善,建设还未启动。公路方面:**烟花鞭炮公路口岸作业区规划和建设还未启动。水运方面:*阳港原*江码头其泊位、装卸能力、仓储、堆场及进出码头的道路均无法满足外贸货物的集疏条件。
4、电子口岸建设尚未起步。电子口岸是加强口岸监管、提高通关运行效率的重要举措。**电子口岸建设尚未起步,难以与省和国家电子口岸联网对接。这方面缺乏投入,很难为外运货物快进快出、高效快捷提供服务。
5、通关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与*湖、**比较,**的通关环境急待优化。主要反映在通关成本偏高,许多企业由于需辗转*湖和**等地报关,加上电子口岸缺失,经常出现报关单回执异常现象,企业不能及时退税,增加了通关成本和资金成本。另外,**口岸工作还没有引起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无论是机构设置、资金投入,还是政策研究,管理协调,宣传等方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口岸建设和发展的外部环境还不宽松,**构建现代口岸开放体系还任重而道远。
2012年**成为全国“中西部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这必将为**口岸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1、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实现“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离不开一个功能强大的口岸。各级各部门应进一步认识口岸在发展经济和建设*西经济中心城市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切实加强对口岸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专人负责口岸工作,特别是口岸所在地(县、市、区)园区要明确一名分管口岸工作的领导,并明确相应的机构履行口岸工作的相关职能。市各新闻媒体加大宣传,总结推广经验做法,营造加快口岸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加强市口岸机构建设,强化归口管理职能,切实发挥其规划、协调、管理和服务的职能作用。
2、创新发展思路,打造服务平台。科学编制《**市口岸发展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加快口岸作业区建设,确保*安铁路口岸作业区建成为**最现代化的铁路口岸作业区和中部地区样板工程,争取今年开工建设**烟花鞭炮公路口岸作业区,与铁路货运新线规划衔接,尽快启动****铁路口岸作业区规划建设方案;在市经济开发区规划出口加工区,为今后申报保税区创造条件;加强电子口岸建设,建立联接口岸执法单位、进出口管理部门、口岸生产单位数据交换和协同作业电子口岸平台,有效提高口岸信息化水平,降低通关成本,提高通关效率。
3、拓展融资渠道,促进基础建设。在加大政府对口岸投入的同时,积极探索建立多元投入机制,引导、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参与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利用外资,促进口岸企业、口岸设施和口岸配套服务业发展。对口岸作业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以政府及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多元化投资的机制,允许其对口岸作业区、铁路和公路货场、信息传输、运输工具等进行多种方式的投资和合作。鼓励口岸运营部门和其他相关企业吸收外资,吸引优秀人才参与经营和管理,提高竞争能力。
4、出台扶持政策,发展口岸经济。出台《**市加强口岸工作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性文件。采取市县统筹的办法筹资,设立**市口岸发展专向资金。健全货源开发激励机制,鼓励国际货代、船代和有关进出口企业向口岸通道的口岸作业区集聚货源,对在本市注册的国际货代、船代、仓储、短拖和报关等口岸企业减免收费部分予以补贴,从而有效调动进出口企业本地报关的积极性。开展集装箱多式联运,降低企业运输成本,对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奖励。建立公路国际集装箱运输红绿色通道,降低或取消运载国际集装箱车辆在我市公路通行的路、桥费。加大对外贸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向外贸企业开展出口信贷、保险、代收出口退税帐户托管、出口信用保险保单融资等业务,引导融资担保机构积极为外贸企业提供融资担保。待**海关成立后,鼓励进出口企业在**本地报关,对在**本地报关清关的货物,除了在利用车皮和运价等优惠外,逐步引导进出口企业向口岸通道上的工业园区内集中,以降低外贸企业的生产、进出口物流成本。
5、完善工作机制,优化服务环境。成立**市推进口岸工作领导小组领导机构,负责协调解决口岸重大问题;建立归口协调服务机制,市口岸管理部门负责地方政府与查验等部门的衔接;完善口岸查验机构,尽快向上争取设立**海关,提升口岸服务功能;制定口岸激励政策,除国家有关优惠外,在征地、拆迁等方面尽量给以地方优惠和财政补贴,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和商家积极参与,坚持谁投资谁受益;加强口岸队伍建设,采取送出去请进来多种形式,尽快培养一批口岸专业人才,努力造就一支作风过硬、业务精通的口岸管理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