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规范农贸市场的几点思考 孙永荣 最近一段时间,我从红旗大道中队调到杨公路中队上班。杨公路中队是今年七月份原杨公路中队和濂溪路中队合并而成的,是大队人数最多、所辖路段最多的一个中队。通过这一段时间一线的切身体验,让我感觉就是一个“难”字,除了人员的管理问题,群众的工作难做的问题,百姓的生计和缺乏对政府的理解、支持、配合及不满等问题,以及执法人员自身的素质和执法难的问题外,这些都是人的因素;更重要还是物的因素存在问题,那就是农贸市场规范统一的问题。
杨公路中队所辖的工贸城农贸市场是我县的主要的,也是最大的一个农贸市场。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不断普及,农副业生产也在快速发展,农产品在不断增多,农产品交易也在增多。自产自销的、贩卖的,导致大量养殖种植专业户和贩卖者大批涌入农贸市场交易,可原本的集贸市场有限,容量不够。因此,就出现了违章摆摊设点经营的现象,特别是工贸城的西北大道,是条主街道,每天早上从西北大道与杨公路的交叉路口一直到丽华酒店大门口,街道中心长龙似得摆满了菜农摊贩等,造成了严重交通堵塞,影响市容和环境卫生,以致杨公路中队的执法员和协管员每天要六点半提前上班,去疏散驱赶,环卫工人也得每天六点半去打扫因摆摊设点丢下的菜叶等垃圾,一直要到上午八点左右才能全部疏散完毕和清理垃圾,恢复西北大道的畅通和清洁,这大大增加了杨公路中队和环卫工人的工作量。这些问题在其他几个菜市场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
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源,我分析主要是这几个方面:一是我县人口太多,特别是县城居民太多。近几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过剩,务农的人员不断减少,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往县城经商、务工,不少富裕农民在县城买房或租房,特别是很多农村的学生考入或转学到县城条件较好的学校,父母为了照顾好子女读书,很多家长和学生在县城租房等等,造成县城人口剧增,导致消费增高,商品和产品供应不求,以致物价不断上涨,越来越多的人去从事农产品生产经营,就出现了市场超负荷现象。第二,这么多年来我县的农贸市场的数量和规模一直没有增加和扩大,还是原有的几个老市场,满足不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第三,城市管理的机制和体制还不够完善和健全,部分市民和百姓的法制观念还比较淡薄,小农意识还在相当大的程度存在。
我个人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除了要加大城市管理监察力度外,更重要的是要进一步规范统一农贸市场。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首先,要扩大和新建农贸市场,以解决农产品不断增多和市场的需求问题。如老菜市场过小,摊点把通往妇保院的出入通道变小,影响人员车辆的进出,特别是影响救护车辆的进出,耽误病人的抢救时间。工贸城农贸市场也过小,现有的摊位远远不够市民和农民的需求。龙脑菜市场根本就没有规范的市场,摊位就摆在公路的两边,影响交通,应该新建一个农贸市场。小商品市场也达到了饱和状态,市场的红旗村路口早上也造成交通堵塞等等。第二,规范市场管理,分类统一。把肉类、家禽类、蔬菜类、水果类等区分开来,定点定位,集中统一,规范管理,按规定收费;对农民自产自销的应给予免费,尽量提供方便,农民种点蔬菜除了自己吃的,把过多的农产品拿到市场去卖,实属不易。第三、要加大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通过不同的媒体宣传有关城市管理的行政法规制度。让广大老百姓知法、懂法、守法,消除执法人员与群众之间的误会,增强市民的城市管理责任意识,促使市民和百姓自觉维护城市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