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的来看,前一段时期,绝大部分单位对包村帮扶工作是比较重视的,一些帮扶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亲临帮扶村调查了解情况,与乡镇领导协商制定帮扶工作计划,并付诸实施。特别是在村址建设方面,一些单位已在选址、筹资、投物等方面想了许多办法,做了一些扎实具体的工作,个别单位已给乡镇拨付了修建村址的部分资金,投入了一些物资。在帮助联系致富项目、组建“双培双带”信用合作组等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使今年的包村帮扶工作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局。但是,就“建村址、办实事、促发展”的基本任务来讲,各单位的包村帮扶工作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差距,且工作进展很不平衡。至目前,单位帮扶修建的 58 个村址,真正动工的还不到 20 个,有些单位还没有把包村帮扶工作提上日程,没有制定出切实有效的帮扶计划,甚至没有去过所包的帮扶村,根本不了解帮扶村的实际情况,也就谈不上为群众办实事、谋发展了;部分单位领导对包村帮扶工作重视不够,缺乏大局意识,工作处于“软弱”状态;有的帮扶单位对科级领导干部结对帮扶认识不到位、布置不认真,与帮扶乡、村配合不力,调查研究不够,制定的帮扶规划脱离实际,缺乏可操作性。所有这些问题归结到一点,还是对包村帮扶工作的认识、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
因此,各帮扶单位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建村址、办实事、促发展”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明确包村帮扶工作的目标任务。
一是积极筹资投物,加快村址建设进度。各帮扶单位要克服一切困难,想尽一切办法,尽快与帮扶村取得联系,主动与乡镇协调制定帮扶方案,通过多种渠道筹资投物,加快帮扶村村址建设进度。对村址建设,原则上要求各帮扶单位要至少投入 1 万元资金;投资确实有困难的单位,要与乡镇协调先动工修建,再通过多种渠道向上争取,确保于 6 月底前全面完成村址建设任务。同时,各帮扶单位还要为村址投物,支援办公设备,还可向省市部门联系,把更新掉的办公桌、椅、柜全部支援到帮扶村,解决村址的配套问题。
二是落实“联创”措施,坚持为帮扶村办好实事。深入开展“联创”活动,是把县、乡、村力量有机统一起来,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有效机制。县直各单位是开展好“联创”活动的重要力量,各帮扶单位要紧紧围绕把村级党组织创建成“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小康建设业绩好、农民群众反映好”的新“五个好”要求,以高度的责任感,坚持为帮扶村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在促进领导班子建设方面,要着力帮助村党支部强化党性意识,理清发展思路,增强脱贫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本领和能力,争当张克勤式的优秀村党支部。在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方面,要组织机关领导干部分期分批驻村开展对农村党员干部的培训教育,使帮扶村党员干部都能全面掌握党的农村政策,学会 1 — 2 门农业实用技术,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同时,要竭力帮助村级组织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机制,推进村级建设;要为村上联系引进项目,帮助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稳定解决温饱进而向小康迈进做贡献。
三是帮助创办经济实体,支持帮扶村经济较快发展。各帮扶单位要充分发挥信息渠道较广、专业技术人员较多的优势,抽调得力干部驻村蹲点,重点围绕“三种三养”的总体思路,帮助贫困党员和群众找准脱贫致富的路子,通过发展特色种植和规模养殖,创办经济实体,增加农民群众的收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当前,要把帮助组建 1 — 2 个“双培双带”信用合作组作为促进帮扶村党员和群众增加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按照在农村组建专业化经济合作组织的要求,积极为有合作意向的党员、村组干部和群众联系种、养殖项目,协调发展启动,组建运行规范、前景广阔的“双培双带”信用合作组,使全县今年新创建的信用合作组达到 100 个以上,以此推动全县“双培双带”工程的深入有效实施。
县直及省市驻通单位包村帮扶工作制度,是当前促进全县农村物质、精神和三个文明较快发展的基本工作制度之一。全面落实好这项制度,不仅有利于较好地解决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难点问题,推动农村各项事业不断迈上新的台阶,而且有利于促进机关干部转变作风,增强为民办事的能力和水平。因此,包村帮扶是一项性、全局性很强的工作。各单位一定要从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较快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和重视包村帮扶工作,要进一步强化措施、靠实责任,狠抓包村帮扶各项制度的落实,确保帮扶工作在近期内有一个大的进展和突破。关于如何抓好包村帮扶工作制度的落实,我提三点要求,供大家参考。
一是认真调查研究,掌握基层现状。要从根本上搞好包村帮扶工作,使帮扶措施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前提是必须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深入了解掌握村上的实际情况,对村级班子强不强、群众生活好不好、适合发展什么产业和项目等问题,都需要帮扶部门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才能研究出切合实际的帮扶计划,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帮扶措施,从而有效组织实施,发挥帮扶工作应有的作用。相反,如果不调查、不了解基层现状,就会使帮扶工作流于形式,甚至会使帮扶成了“帮倒忙”,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作为帮扶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首先要深入帮扶村开展调查研究,详细掌握基层现状,尤其是还没有到过帮扶村、与乡镇领导没有协商村址修建计划的单位领导,要尽快深入到帮扶村,调查了解村级活动阵地现状,想方设法为村址建设选好地址,筹集建设资金,保证近几天内全部动工修建。同时,要结合村上的实际情况,立足资源优势发挥,同步搞好办实事、促发展的工作。
二是狠抓薄弱环节,解决关键问题。在包村帮扶工作中,各单位要善于抓住根本,抓弱点、抓难点,着重在解决关键问题上下功夫、求突破。要讲究包村帮扶工作方法,注重帮扶实效。就“建村址”而言,重点是给帮扶村以资金、物资等硬件支持,实现村级组织有标准化办公场所的目标,打造村级、经济、文化中心和村党支部带领贫困党员和群众脱贫致富、带领致富能人不断进步的议事阵地。就“办实事”而言,一方面,要求帮扶单位必须整合开发帮扶资源,在力所能及地投入启动发展资金的基础上,重点是给帮扶村以市场开拓、招商引资、理清思路、科技引进和技能培训等方面的软件支持,既要直接服务于受帮扶的对象,又要最终服务于帮扶对象的自我发展能力,不断提高包村帮扶工作的层次和水平。另一方面,要抓好改变生产、生活条件的帮扶,帮助村上解决好通路、通水、通电等基础设施问题,因材制宜、因组制宜、因户制宜地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帮扶措施。就“促发展”而言。重点要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项目开发等方面的帮扶,根据各地实际和市场行情况把项目规划到村、落实到户。同时,要以强化指导服务为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全面落实各项措施,用新理念、新思路推动“促发展”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教育方面的帮扶力度,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加强职业教育,培养“土专家”、“田秀才”等适用型农村技术人才,提高贫困群众科学管理、科学生产的水平;要以组建“双培双带”信用合作组为主要手段,积极创办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为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提供保障。
三是全力发挥部门优势,力求突出帮扶特色。各帮扶单位在建好村址的同时,要根据自身行业特点和优势,不拘形式,综合帮扶。与外界联系广泛的计划、财政、经贸等部门,要在招商引资、争取各方面的人、财、物支持方面发挥优势;工交系统各帮扶单位要在扩散产品、提供信息和技术、指导农副产品加工等方面提供帮扶;农业部门要在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培训农业人才、推销农副产品上显身手;扶贫开发、水利水保部门要着重在整村推进、人畜饮水、小流域综合治理、梯田化建设等方面为村级党组织提供帮助;宣教口单位要在向外界推介帮扶村的资源、传播社会主义文化、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作用;卫生系统各单位要从解决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入手,多搞卫生下基层活动,帮助农村搞好医疗卫生组织建设;金融系统各单位要深入调查了解帮扶村优势产业发展的现状,在信贷政策范围内,尽可能地加大对群众发展生产的扶持;政法系统各单位要在村级管理方面多宣传、多服务,积极推进依法治村的进程。
一是扎实有效地开展好结对帮对活动。各帮扶单位要按照开展“三帮两建”活动的要求,认真负责地落实本单位科级领导干部“一对三”结对帮带一名贫困党员、一名贫困群众、一名致富能人责任制,签订结对帮扶责任书,经常性地组织干部走访结对帮扶户,根据实际情况为帮扶户办一些好事实事。今后,县委要把包村帮扶绩效与干部的培养使用结合起来,对在帮扶工作中认真负责,表现突出的干部,要及时通报表扬,符合提拔条件的,优先提拔使用。
二是要继续完善帮扶工作检查、督促、考核制度。各帮扶单位要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和部署,对包村帮扶工作再规划、再部署、再落实,定期督查、及时总结,按时报告进展情况;要落实帮扶单位主要领导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负全责、经常抓的工作责任制,单位领导班子要定期研究包村帮扶工作,根据各阶段工作重点不断改进和强化帮扶工作措施。县委组织部要随时督查并通报各单位包村帮扶工作的进展情况,并结合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双培双带”工程半年和年终两次考核,对各单位包村帮扶工作进行全面地检查和考核,要把帮扶工作纳入县直单位年度目标责任制,年终兑现奖罚措施,对年内完不成帮扶工作任务的,对单位评优资格实行一票否决。
同志们,今年的包村帮扶工作任务很重,需要我们付出极大的努力,但不管任务多么艰巨,面临多少困难,我们的决心都不能动摇。会后,我们要按照这次会议的要求,坚持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以建村址、办实事、促发展为根本任务,毫不动摇地、扎扎实实地开展好包村帮扶工作,为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出实力、鼓实劲、创实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