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区位优势 走商贸强市之路

  • word模板
  • 编辑:admin
  • 时间:2022-01-30 08:41
  • 阅读:23

  发挥区位优势 走商贸强市之路——对九江市发展商贸物流业的几点思考 长江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沟通中国内地与沿海地区的桥梁。长江流域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经济互补空间巨大,区位优势和港口优势显著,交通运输发达,资源条件丰富。据资料显示,长江流域城市群综合经济优势强劲,拥有全国1/5的土地、1/3的人口、创造全国近一半的国内生产总值。而九江素有“吴头楚尾”之称,自古以来就是九省通衢,商贾云集的通都大邑,在唐代九江就是是江南一大商港,明清时为中国“三大茶市”、“四大米市”之一。在全国经济发展格局中,九江是东部沿海开发向中西部推进的过渡地带,是京九、长江两大经济开发带的交叉点。从长江流域看,九江是长江段赣、鄂、湘、皖四省结合部,是泛珠三角、长三角和中三角经济圈重叠区,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核心区,拥有广阔的经济腹地,同时,九江又是江西唯一通江达海的外贸港口城市,是联结全省与长江开发带和沿海开放带的“北大门”。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龙头,紧紧围绕“两区互动、强工兴城”工作重点,乘势而上,全力赶超,各项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2011年,财政收入三年翻番目标超额完成,经济总量进一步扩张。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256.4亿元,财政总收入161.8亿元,超额完成市委九届七次全会确定的“财政收入三年翻番”目标。今年以来,欧洲危机此起彼伏,国内外环境更加错综复杂,世界经济复苏的曲折性、艰巨性进一步凸显。国内经济运行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特别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一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8.1%,增速比上季度回落0.8个百分点;4月份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增速继续放缓。在外贸减少、投资不足的大环境下,促进内贸消费成为保增长的重中之重。2012年5月25日,省委、省政府在九江召开了全省深入推进九江沿江开放开发工作会,九江作为江西开放开发的主战场、先头兵的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九江将地缘优势、区位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做大做强商贸物流业,实现九江跨越式发展迎来了历史机遇。

  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市委九届七次全会以来,九江商贸物流业得到长足进步,呈现出“社会需求大、企业发展快、品质要求高”三大发展趋势,商贸物流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时机日益成熟。九江发展商贸物流业有利条件有:

  从国家来看,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物流业调整和发展规划》,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由商务部组织相关部门制定的《商贸物流专项规划》于2012年3月14日正式发布实施,该规划为未来五年我国商贸物流发展指明了方向。2012年7月1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为我国加快流通产业发展明确了主要任务、支持政策和保障措施。与此同时,《“十二五”期间推进生产资料流通现代化的指导意见》《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等与商贸物流相关的政策措施也相继发布实施。一批物流行业标准已立项,纳入商务部内贸行业标准规划。其中,《超市收货标准》《钢材加工配送中心建设管理规范》《钢铁流通企业经营管理分级评定》《医药物流服务规范》《药品批发企业物流能力分级评估指标》等行业标准,已正式发布实施。从我市来看,2011年6月15日市政府就出台了《九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目前,市委、市政府正在加速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化商贸流通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这些政策的出台为九江商贸物流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商品需求日益增大,为商贸物流业发展提供了广阔市场。

  一是商品零售额快速增长。2011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29.74亿元,同比增长18.1%。其中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6.86亿元,增长19.2%;乡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2.88亿元,增长16.7%。限额以上规模企业达到215家,比上年新增46家,实现零售总额100.35亿元,同比增长30.8%。二是消费结构不断优化。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消费性支出也在快速增长,消费结构加快转型升级。“十一五”期间,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由2005年的5810元增加到2010年的10823元,年均增长13.2%,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由2005年的2430元增加到2010年的4131元,年均增长11.2%。三是消费档次不断提高。彩电、冰箱、洗衣机、音响、摩托车、摄像机、计算机、移动电话等也已经历多次升级换代,并成为普通居民的基本生活用品,特别是近年来国家不断完善实施“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汽车摩托车下乡”等刺激消费政策,全市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明显加快,家用轿车、交通通讯、文化娱乐、医疗保健、旅游等成为持续升温的消费热点。

  经过商业体制改革,我市商贸流通业发展迅速,大型企业、民营企业规模快速增长,为九江商贸物流发展提供强大的企业支撑。九江烟草、中石化九江分公司、联盛商业等三家企业销售额超10亿元,另有销售额在1亿元以上10亿元以下的企业11家,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企业15家。全市5000万元以上商品市场39个,实现成交额近200亿元,年纳税3.6亿元。其中南方粮食交易市场、华东装饰材料市场年交易额分别达46亿元和18亿元。随着沃尔玛、农工商、人人乐、肯德基、麦当劳等国外和省内外大型知名流通服务企业的登陆浔城,带来了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技能,有效推动了我市流通现代化建设。

  完善的商品销售网络为商贸物流快速发展,提供快速流通渠道,加速商贸物流业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快,我市城乡市场体系建设步伐也明显加快,全市已初步构建了以百货商店、超市、便利店、专业店等多种业态和各类商品交易市场为支撑的城市商品流通体系,基本形成了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承办企业为龙头、乡镇级农家店为骨干、村级农家店为基础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一是商品市场建设速度加快。全市在建商品市场25个,总占地6045亩,投资总额242.6亿元,建成后将新增营业面积约564万㎡,带动就业6.5万人,预计实现销售收入872.5亿元,新增税收14.2亿元。其中城区在建商品市场8个,总占地3664亩,投资总额156.3亿元,建成后将新增营业面积357万㎡,带动就业3.1万人,预计实现销售收入732亿元,新增税收6.1亿元。主要市场有:九江现代综合大市场、香港宏大五金市场、喜徕乐国际商贸中心、义乌国际商贸物流中心、21世纪家居中心、红星美凯龙国际家居生活广场、中天钢材市场、九江国际汽车城等。全市规划拟建或在谈商品市场17个。二是商贸仓储物流园快速发展。全市已建商贸仓储物流园5个,占地1549亩,建筑面积76万㎡,从业人数7936人,营业额达76亿元,年纳税9210万元;其中城区商贸仓储物流园2个,占地924亩,建筑面积61.5万㎡,从业人数6010人,营业额达68.6亿元,年纳税8010万元。“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龙头企业自建配送中心19个,仓储面积8.7万㎡。全市在建商贸仓储物流园11个,占地2832亩,建筑面积107.6万㎡,从业人数23230人,营业额达207.8亿元,年纳税10.6亿元;其中城区商贸仓储物流园1个,占地187亩,建筑面积21.5万㎡,从业人数10000人,营业额达100亿元,年纳税3.2亿元。全市规划拟建或在谈商贸仓储物流园区6个。三是商业网点日益健全。全市3000㎡以上的已营业大型商业零售网点37个,业态以超市、百货店、购物中心、专业店为主,总经营面积达24.6万㎡,从业人数5329人,营业额18.2亿元,年纳税7700万元;其中城区有3000㎡以上的大型商业零售网点17个,经营面积达15.8万㎡,从业人数2669人,营业额11.5亿元,年纳税4900万元。全市在建大型商业零售网点9个,建成后将新增经营面积17.9万㎡,从业人数4010人,营业额13.1亿元,年纳税6324万元;其中城区在建大型商业零售网点3个,建成后将新增经营面积16.3万㎡,从业人数5000人,营业额7亿元,年纳税4500万元。全市规划拟建或在谈大型商业零售网点2个。四是商贸流通形式不断丰富。通过行政规划、项目开发、自然集聚等方式,全市共形成了29条特色商业街,总长度22475米,总经营面积达64.9万㎡。城市综合体开始兴起,中航城、金大地财富广场、21世纪家居中心、信华修江新天地等相继开工建设,正在形成集办公、商务、购物、生活和休闲于一身的现代化“城中城”。

  随着我市“两区互动、强工兴城”和沿江开放开发战略的深入推进,我市在交通领域投入不断加大,交通运输体系日趋完善。在铁路方面,有京九、武九、合九、铜九、昌九城际高速等五条铁路,京九铁路大动脉横贯南北,东西向铁路正在积极争取,工业园区铁路线路正在做前期准备工作。2012年,九江火车站升级改造工程已顺利完工,进一步提升了九江铁路运输能力。在高速公路方面。九江现有福银(昌九)、杭瑞(九景)、合九、武九、大广(武吉)等五条高速公路,九江绕城高速、昌九高速通远试验段已开工建设,九江长江二桥主塔已经封顶,明年底将建成通车。九江辐射范围将延伸至湖北黄冈、武穴等地。在公路方面。公路建设不断加快,公路运输能力不断提高。2011年公路完成客运量1亿人,货运量8431万吨,客运周转量42亿人公里,货物周转量164亿吨公里。今年全市主要公路建设总投资概算约为17.4386亿元,其中:市本级投资12.1732亿元,县(区)投资5.2654亿元。105国道、赤码大道、彭湖大道、都中公路、定龙公路等12条主要道路正在加紧施工。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我市快速公路运输体系。在民航方面。2011年,庐山机场起降航班1480班次,共完成旅客吞吐量85429人次,同比增长4.75%。我市正在大力推进民航事业改革,九江民航处正在筹建,九江机场航线不断优化,在目前开通至北京、上海等4条航线基础将进一步拓展新的航线。在港航方面。近几年来,我市沿江港口建设势头强劲,沿江港口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1.94亿元,建成完工泊位24个、新增货物吞吐能力1663万吨、新增集装箱吞吐能力30万标箱、新增造船能力52万载重吨。沿江港口码头泊位数量增加到目前的250个,其中5000吨级及以上深水泊位30个。目前,九江港口码头规划修编工作即将完成,将为九江港描绘一幅新的发展蓝图。交通运输事业的快速发展为我市商贸物流发展提供了稳固的交通支撑。

  一是地缘优势无可替代。九江地处赣北,与湘、鄂、皖三省接壤,位于八百里鄱阳湖、五千里京九、万里长江交汇处,在全国经济格局中处于承东启西、引南接北、交流中转的位置,水陆空交通便利。九江港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长江流域十大港口之一,是赣、鄂、皖、湘的货物集散地和换装港。100多年前,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指出:“九江将成为江西富省之唯一商埠,中国南北铁路之一中心”。日本协力事业团专家经过实地考察,在最终报告书上指出:九江处在中国的要冲位置,未来的形象是“经济交流中转城市”。二是旅游产业首屈一指。九江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魅力城市、中国十佳宜居城市、中国吸引华商投资之最具潜力城市。九江有中国第一个世界文化景观庐山,世界最大的候鸟保护区吴城,生态条件十分优越的修河、庐山西海,中外著名的云居山、石钟山、东林寺、白鹿洞书院等,大小景观400多处。九江丰富的旅游资源,悠久的历史文化在江西首屈一指。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必定带来大量的人流、物流,为商贸物流业带来巨大的需求潜力。三是自然资源蕴含丰富。我市生态环境良好,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4.9%,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100%,城区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达99.3%,素有“江南鱼仓”之称。矿产资源丰富,共发现9大类101种矿产资源,矿产潜在经济价值近万亿元。丰富的资源为商贸物流快速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随着我市商业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商品需求、服务质量等要求不断提高,商贸物流业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现。

  (一)市场网点布局散乱。各类市场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管理粗放,整体功能差,形式雷同,市场发展存在着“三多三少”现象:即零售市场多,批发市场少;综合市场多,专业市场少;生活消费品市场多,生产资料市场少。整体发展缺乏统一规划,居住区与市场混杂现象严重,影响城市市容,真正意义上的龙头集散市场没有形成,品牌效应不强,市场规模不能满足交易需求,服务功能不完善,信息化程度不高。

  (二)现代物流业发展较为落后。企业自办物流体系成本高、规模小、效率低,尚没有建立社会化的现代物流体系,许多仓库设施落后,设备老化,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还处起步阶段;物流中介服务不发达,还未建成区域性的物流配送体系。现代电子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在商贸流通交易中应用极少,各类商品市场监管技术水平低,整体上仍以传统的粗放管理为主,各类商品的流入流出受到严重的“瓶颈”制约。

  (三)商贸物流业布局不合理。一是受体制因素制约,部分传统商贸物流企业盲目建设、重复建设,而大型现代化营业设施、物流配送设施又相对缺乏,商业网点结构矛盾突出,其发展几乎是“放任自流”。二是商贸物流布局不合理,没有形成几个实力较强、规模较大的物流规模企业。三是物流产业政策、资源整合、融资、税收、土地、用电、用水等问题的解决,分散在多个部门,没有一个部门对之进行强有力的整体统领和协调。制约了九江市商贸物流业的发展。

  (四)城区缺乏大型商业基础设施。现有大型商场、超市和大型连锁企业数量少,且规模不大、档次不高、布局失衡。目前中心城区仅联盛广场、太平洋购物广场、南湖国际等商业设施经营面积稍大,但也仅有2-4万㎡不等,与沿江和省内兄弟地市存在较大差距。

  (五)公共物流和仓储设施少。现代化、信息化、专业化的公共物流,尤其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匮乏。随着城镇化进城的加快,城区一些老的仓库逐步拆除,新建仓储明显不足,受物流和仓储两方面因素制约,导致商品物流配送成本高,流通组织不畅,效率低下,一些大型家电、百货的一级物流配送中心难以在我市落户。

  (六)物流园区建设规范性较差、相关服务功能偏低。物流园区的建设缺乏统一的规划与管理。有些县(市、区)物流园区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匹配,综合性的园区建设较多,具有行业和地方特色的专业化园区相对较少,园区的服务功能低,定位不明确。在规划建设物流园区时,不顾经济发展现状、产业物流规模,不考虑与当地产业集群和产业特色的结合,为建园区而建园区,简单的认为贸易市场就是物流综合园区,盲目跟风建设,结果是一方面物流企业的发展需要相适应的土地不能满足,另一方面由于设计规划的不尽合理,造成园区土地的浪费。如何防止重复建设和土地资源浪费,合理规划、整合物流园区的建设,不断完善物流园区功能,是当前面临的实际问题。

  (七)商贸物流技术含量不高,现代化、信息化程度低。目前,我市商贸物流企业还处于电话联系业务的水平,电子商务发展水平较低,电子销售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网上交易系统建设缓慢,市场信息闭塞,跨地区间的相关商贸物流企业网络连接在许多企业才刚刚起步,与全国大货场的直接联系较少。物流企业装卸技术落后,速度慢,缺乏大型现代化商贸物流装卸中心。

  要加快推进现代商贸物流业的发展,繁荣九江商贸产业,关键要立足我市区位优势,着力从做大、做强、做优、做全、做活上下功夫。

  “做大”不是做成大而全、小而全的发展格局,而是要针对当前我市商贸物流业发展散、小、乱的现状,提升优势和档次,推进产业集约、集群发展,形成规模效应。

  一是要培育龙头企业,形成产业支撑。立足九江现有联盛、派拉蒙等优势企业和新雪域、新京九、香港宏大等专业市场,强化政府引导,出台扶持企业发展政策措施,解决企业在用地难、用电贵等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建立健全商贸物流产业发展机制,引导企业既兴建现代专业市场,又积极投身商贸物流业发展,促进企业由开发建设向开发建设与发展产业并重转变,使企业成为建设市场、开拓市场、经营市场、繁荣市场的主体,通过企业+市场+产业的发展模式,改变九江当前市场经营主体缺失、商贸物流业发展分散的落后面貌。

  二是要引进战略投资者,吸引产业集聚。要充分利用九江沿江(长江)、沿湖(鄱阳湖)、沿山(庐山)优势,坚持项目带动,按照现代商贸物流业发展规划和现代城市发展规划的要求,建立健全项目带动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开发好高质量的项目、核心项目、前瞻性项目和大项目,通过扩大开放、招商引资联动发展,吸引更多的战略投资者到九江发展商贸物流业。要支持和鼓励骨干流通企业通过自由连锁、挂大靠优等形式扩大投资,加快改造升级步伐,加强与第三方物流合作,并通过政策引导、市场整合,促进传统大型物流企业实现强强联合,培育一批现代物流企业集团。

  三是要发展现代物流园区,推进集群发展。要依托九江港口码头建设、发达的水陆空立体交通运输体系和九江地处京九铁路、长江水运中心地带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具有集装箱堆场、货物装卸搬运、货物配送、货物中转与仓储、多式联运、国内外货运代理、物流信息管理与咨询、物流方案系统设计等功能的港口物流园区。要进一步加快保税港区建设,实施港港联盟发展战略。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将建设物流基础设施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城市综合规划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社会闲散资源,通过联合兼并、融资租赁以及资产置换等方式和税收、土地利用等鼓励政策,吸引社会资源投入,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进程。要根据商贸物流业发展需要,按照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要求和“建设一个园区、繁荣一个市场、发展一个产业”的思路,规划设立一批现代物流园区,建立园区发展机制和政策,通过市场运作加强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充分园区集聚和带动作用,吸纳同类型的物流企业和商贸经营者入驻,推进商贸物流集群发展。

  九江有地位四省接边地区的区位优势,有长江、鄱阳湖、庐山等自然资源优势,有京九铁路大动脉、九江长江大桥一桥、二桥、城际铁路、高速路网等完善交通基础设施。但是,周边地区快速发展的不断挤压和冲击。要把九江打造成为商贸物流的样板区,不仅需要从规模上做大,而且需要从实力上做强。

  一是要健全现代市场体系。以京九批发市场搬迁改造为引领,整合和改造提升现有商贸物流专业批发市场、仓储设施,加快发展专业市场体系,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全省深入推进九江沿江开放开发为契机,以八里湖新区建设和旧城区改造为载体,全力抓好新京九批发市场、香港宏大五金商贸城、新九鼎现代综合大市场、新21世纪家具城等重点商贸项目建设,招商引进战略投资者到九江设立大型超市、购物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商品采购中心,扩大商贸物流产业发展规模。同时,借鉴国际经验,在我市建立通过全行业管理授权的物流中介组织,形成完整的物流行业自律管理系统,发挥行业协会在企业经营、市场监管、行业自律等方面的组织协调作用。

  二是要推进商贸物流一体化建设。以“两区互动、强工兴城”战略为支撑,结合沿江产业布局和园区企业特点,在发展一批物流企业的基础上,引导企业物流实体加快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建立专业物流公司,大力发展代理制、配送中心、直达供货、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企业,培育多式联运、货运中转站、散货集中配送、快递、零担快运等新型物流业态,走批发交易与生产加工、物流配送相结合的路子,使企业扩大与上下游企业及其他物流企业合作,促进现代物流产业链的完整发展,实现生产、交易、仓储配送一体化。

  三是要着力改变商贸物流流通方式。积极推广南方粮食市场电子交易平台探索电子贸易,发展电子商务,实现无店铺销售。大力发展农工商结合、商贸融合、商商联合的跨地区、跨部门的大型企业集团和综合商社,发展商品总代理、总经销和联营、联销等国际通用的营销方式。以优惠政策吸引升级一级销售代理落户九江,开拓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积极探索自主交易与综合服务相结合的符合九江实际的新路子,打造赣北商贸物流区域中心。

  当前,九江商贸物流业虽然兴建一些市场、形成一定规模,但这种发展还处于低水平、低层次的阶段,规划布局滞后,小而全、大而全的重复建设较多,产业关联度不高等,把商贸物流做优既改变当前落后状况的现实需要,也是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客观需要。

  一是要坚持规划先行引领商贸物流。要根据九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需要,按照“城内大商场、城郊大市场、城乡大流通”总体目标,积极推进九江商网规划编制工作,坚持统筹规划、适度超前的原则,与城市总体规划相结合,与城市人口及产业分布、消费需求、道路交通相协调、与城市八里湖新区建设相适应,充分考虑当地和市外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可能,合理确定城市商业网点的数量、规模、档次和业态,制定出结构合理、特色突出、层次清晰、功能完善的城市商业网点体系。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与无序竞争,促进城市经济协调发展。

  二是要发展第三方物流壮大商贸物流。立足市场需求和市场运作,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物流资源,改变传统运输、仓储、装卸、配送各个环节分割运作的观念,促进现有运输、仓储、外贸、邮政、批发企业的服务延伸和功能整合,推动有条件的运输、仓储和代理等企业向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逐步培育一批服务水平高、竞争力强的现代专业物流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改变经营管理理念,打破以往物流企业“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运作模式,将一部分物流活动从生产和营销过程中分离出来,交给特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进行,从而提高流通效率,促进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

  三是要运用现代科技提升商贸物流。从战略高度重视我市物流技术及物流管理技术的发展,切实提供物流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以及物流管理技术形成生产力等必要的政策支持。要大力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商业,加快物流信息系统和运输系统建设,增强仓储、配送、流通加工、信息服务等多项功能,提高商贸物流业信息化水平。鼓励企业引入现代物流理念,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与管理手段,帮助企业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连通,利用互联网技术,推进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鼓励商贸流通企业和工业企业积极发展网上商店、网上交易,利用物流商品信息网络实现电子商务和网络交易,走以信息化带动物流基地发展的道路,逐步建设成为现代化、多功能的服务业中心,形成点面结合、纵横交错、各种行业相互交融的网络型经济发展格局。

  四是要以人才战略为支撑营造良好企业环境。在当前商贸流通行业专业人才匮乏的情况下,除了企业滋生要制定和实施商贸物流人才战略规划外,政府要更多地为商贸物流企业搭建引介、培训人才的平台。要充分利用九江学院、九江职大等高校平台,鼓励高校兴办商贸物流专业,积极培养高素质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要进一步完善用工制度,规范用工手续,营造良好的企业发展环境。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发展商贸物流业,既要推进向专业化、信息化、规模化转变,也要从战略发展的高度,跳出就商贸而发展商贸的格局,注重谋求全面的发展。所谓“做全”,就是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思路,在兴建各类专业化市场的同时,突破常规模式,扩展发展领域,加快产业配套,从而提升发展的整体优势、竞争优势。

  一是要从内涵上进行提升。要发挥九江的区位优势,加大在政策、资金、环境、服务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充分打好“庐山、长江、鄱阳湖、共青城、庐山西海”五张牌,大力培育一批起点高、规模大、专业化程度强,辐射面广的市场品牌,逐步扩大我市作为商贸中心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要以全省深入推进九江沿江开放开发为契机,支持各类商贸流通企业大力开拓埠外市场,以资产为纽带,组建跨地区、跨县(市)的连锁经营企业,提高市场开拓水平和竞争能力。同时加快推进流通企业信息化、商务标准化、管理现代化,充分发挥企业龙头作用,整合社会资源,利用九江现有的商贸、交通、邮政等企业的仓储、运输、营销网络,建立现代商贸物流体系,推进九江物流产业化、现代化。

  二是要从外延上进行延伸。在市场兴建上,要根据我市沿江产业布局和“两区互动、强工兴城”战略发展的需要,按照市场运作、多元化投资的方式,抓好专业市场布局和市场功能分区,逐步形成门类众多、专业化程度高的现代专业市场体系;在发展领域上,要引导商贸物流企业向现代工业、现代农业、旅游、租赁等多种行业拓展,加速连锁经营由传统零售商业向餐饮、医药、美容美发、、修理、健身、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服务业发展;在商贸服务内容上,引导由商品消费向商品服务并重转移,推进商贸服务方式转变和提升。

  三是要从产业配套上进行完善。以物流园区配套设施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商贸物流配套产业,积极从产业配套上进行完成。鼓励和引导住房、汽车、通信产品消费以及教育、体育、文化、旅游等新的消费热点,积极发展金融、保险、电子、商务、中介、广告等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住宿、保健、家政等新兴服务业,推进商贸物流繁荣发展。

  实践证明,环境活则商贸活。九江作为全省开放开发的前沿阵地、商贸物流发展的重要平台。在大开放的发展格局中,只有把机制搞活、环境做优、管理做好,才能增强对商贸物流业发展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流、物流、资金流大进大出和商贸物流业大发展、大繁荣的生动局面。

  一是要放活政策,优化环境。以《九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为指导,根据我市发展阶段实际,加快物流法规建设,市委、市政府要加快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化商贸物流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及具体配套政策措施。尽快清理和废除与现代物流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法规,制定出台物流领域各环节的新法规,为我市现代物流发展提供法制保障。同时,简化、规范企业的前置性审批,提高行政效率,维护市场公平竞争,按照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能等原则,论证、处理多种运输方式间的协调性,规范发展运输服务代理,制定科学综合运输发展政策。要围绕构筑商贸中心,研究制定一些有助于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的优惠政策,在财政、工商登记、税收征管、用电、用水、用地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政策倾斜。尤其是在安排商贸物流用地上,在商业网点规划中要充分预留商贸物流用地,在水电费上,尽早实现商业与工业同水电价。扶持符合发展规划要求并对全市商贸流通业具有重要示范带动作用的重点商贸项目,支持商贸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激励商贸流通企业管理创新和规模扩张。要全面整顿道路收费站点,加快取消二级公路收费站步伐,优化城市配送车辆的交通管理,加强物流收费管理,营造现代商贸物流发展环境,

  二是要扩大开放、增强活力。实施“引进来、走出去”的发展战略,积极融入泛珠三角、长三角和中三角经济圈,充分利用我市优越的区位优势和便捷的交通网络,着力招商引资、资本对接,坚持引资与引智并重、扩大外资与激活内资并举,引进一批市场潜力大、科技含量高、投资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商贸流通业项目,通过引进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带动商贸流通业扩大投资和管理体制、企业机制及服务品种的创新,实现商贸流通业整体素质的提升。

  三是要创新管理,提升水平。坚持政府管理服务化。政府管理商贸流通业的主要方式从行政式管理转为服务型管理,主要从事规划指导、政策引导、依法管理,减少直接行政干预。现代物流管理涉及众多部门,物流运作横跨不同的行业、区域乃至境外,应尽快建立健全政府部门间综合协调机制,建立完善以商管办为主,各部门协调配合的商贸物流管理体制,协调商贸物流发展中的相关政策措施。从长远看,应设立独立机构专事全市物流管理,构建全市统一、高效的现代物流发展体系。坚持行业协会自律化。建立行业协会,赋予行业协会制订行业规范、开展信息交流、协调市场价格和市场推介促销等职能,充分发挥行业协会联系政府与企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形成商贸流通业完善的监督和服务体系。加快培育生产要素市场,促进劳动力、资金、技术、人才合理流动,为繁荣市域经济吸纳更多的有效资源。

  

全部评论(0)
·
推荐阅读
  • 2019年度市商务局一级调研员述职述廉报告
  • 2019年度市商务局一级调研员述职述廉报告
  •   2019年,在局党组和上级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指导下,认真按照年度既定的工作目标,积极协助局分管领导推动工作贯彻落实,较好地完成了局党组和局领导交予的工作任务,努力做到思想上积极进取、工作上求真务实、生活上从严要求,较好地完成了党委和上级有关部门赋予的各项工作任务。按照市委组织部和市纪委关于市管干部述职述德述廉的要求,现将各项情况报告如下:  作为刚调整使用的市管干部,必须在思想观念、领导方式、道德修养等方面切实做到率先垂范。一年来
  • word模板
  • 编辑:admin
  • 时间:2022-03-15 08:57
  • 阅读:50
  • 2019年县委办公室主任述职述廉报告
  • 2019年县委办公室主任述职述廉报告
  •   坚持把学习作为一种境界、一种责任、一种习惯,不断锤炼党性修养、努力增强驾驭工作的能力。一年来,我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持把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贯穿于主题教育全过程,坚持学原文、读原著、悟原理,深入学习了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及习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习总到黑龙江及我市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省市县委全会精神,使得党性修养进一步提升,理想信念进一步坚定,宗旨意识进一步树
  • word模板
  • 编辑:admin
  • 时间:2022-03-15 08:57
  • 阅读:158
  • 农发办支部2019年履行基层党建工作责任专项述职报告
  • 农发办支部2019年履行基层党建工作责任专项述职报告
  •   我于2019年1月30日在市农发办第二党支部的换届选举中再次当选为大同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第二党支部的支部。这既是组织和同志们对我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我今后工作的激励。在市农发办党组和党总支的领导下,在支部全体党员的支持下,我团结和带领第二党支部的党员们认真学习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十九大的精神,把支部工作与业务各科室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引导和激发支部全体党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有效地促进了各科室的各项工作。现向领
  • word模板
  • 编辑:admin
  • 时间:2022-03-15 08:57
  • 阅读:186
  • 2019年度烟草公司科室干部述职报告
  • 2019年度烟草公司科室干部述职报告
  •   “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切实提高思想认识。  (二)求真务实,抓好重点工作推进。一是合同招标科学推进。严格按照规定流程手续,组织开展卫生保健用品招标工作,最终以竞价评比方式确定供应经销商;对接和彬宇劳务公司,就食堂业务外包事宜积极开展商务谈判并达成共识,全面完善2019年度合同签订内容。二是烟叶收购顺利达标。投身一线、积极作为,努力抓好烟叶收购工作,组织XX站全点职工在条件
  • word模板
  • 编辑:admin
  • 时间:2022-03-15 08:56
  • 阅读:23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4-2024 创考资源网 | 黔ICP备09005085号-2 贵公网安备 52262802000963号
联系客服
技术咨询 售前小李 客服小鸿 联系客服
13158356292
手机版

扫一扫进手机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