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准确掌握企业职工的思想状况,提高工会工作的针对性,某工业科技园工会工委开展了职工热点问题的问卷调查。本次调研对象包括国有企业、三资企业、股份制企业和留学生企业**家,共发放调查问卷1***份,收回有效问卷9**份,有效率为90%,样本具有一定的覆盖面和较强的代表性。
国有企业有4家,占调研企业总数的25%;发放问卷350份,占发放问卷总数的33%;收回有效问卷306份,占有效问卷总数的32.2%。三资企业有5家,占调研企业总数的31%;发放问卷250份,占发放问卷总数的24%;收回有效问卷219份,占有效问卷总数的23.1%。股份制企业有5家,占调研企业总数的31%;发放问卷350份,占发放问卷总数的33%;收回有效问卷337份,占有效问卷总数的35.5%。留学生企业有2家,占调研企业总数的13%;发放问卷100份,占发放问卷总数的10%;收回有效问卷87份,占有效问卷总数的9.2%。
1、40岁以下的青年职工是被调查对象的主力军。年龄在30岁以下的职工占49.6%,31-40岁的职工占29.4%,两部分职工总和占被调查对象的79%;41-50岁的职工占16.7%;51岁以上的职工占4.2%。
2、男职工略多于女职工。在已经填写性别的被调查对象中,男职工占51.8%;女职工占48.2%;有7位职工没有填写自己的性别情况。
3、技术和管理人员(即“白领”)是被调查对象的主体。在已经填写职工身份的被调查对象中,技术人员占36.9%,管理人员占38%,两部分职工人数几乎达到了被调查对象的75%;一般工人占25.1%,有22人没有填写自己的职工身份。
4、超过半数以上的职工是中员和共青团员,园区职工队伍总体素质比较高。在已经填写了面貌的被调查对象中,中员占27.1%,共青团员占30%,两部分职工人数占到了被调查对象的57.1%;党派占0.9%;无党派人士占42%;20位职工没有填写自己的面貌。
5、以大专、本科学历为主,职工文化层次比较高。在已经填写文化程度的被调查对象中,具备初中文化水平的职工占1.4%;具备高中(职高、中专)文化水平的职工占19.3%,具备大专和本科文化水平的职工占68.1%,具备研究生及以上文化水平的职工为106人,占被调查对象总数的11.2%。后两部分职工人数占被调查对象的79.3%,反映了园区职工文化水平高、综合素质好的特点。
本次调研问卷主要涉及了园区企业职工的基本取向等、职工队伍稳定状况、企业分配机制、职工积极性的发挥情况、首都职工素质教育工程、工会作用的发挥及今后工作着力点的建议等七大类共计27小题。
从问卷反映情况来看,超过一半的园区企业职工对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所做的涉及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各项工作给予了肯定(达到了53.6%),而在全市调查中这一比例为51.1%;在“近年来政府推进力度最大的工作”中,近五分之一(占19.3%)的职工认为是“优化社会环境”,对市委市政府及区委区政府创建一个尊重特点、鼓励创新、信任理解、有利于职工全面发展的良好氛围和宽松环境方面的努力表示认可;职工对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持积极的、肯定的态度,认为通过园区企业各级党组织的共同努力,“保先”活动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上述情况说明,园区广大职工对市、区政府的行为给予高度关注,对其重大举措的认同度比较高。
在涉及职工群众切身利益、最需要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加以完善的各项工作中,近四分之一的企业职工认为是“改善居民住房条件”,居首位(占被调查对象的24.7%),而全市调查中这一比例为: 12.45%)。职工之所以对住房问题反映较一般城市居民更为强烈,主要原因在于青年职工、外地职工是园区企业的主力军,其中不乏既要立业又要成家的人。他们的收入虽然比一般企业职工要高一些,但在北京这样一个消费较高的城市,过高的房价对他们来讲仍然是一个巨大的负担;住得太远工作又不方便,外地人的境遇就更差一些。因此,他们希望政府在改善住房条件方面加大工作力度。随后依次是:“优化社会环境”、“调整工资收入及分配”、“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建立健全医疗保险”、“推进就业和再就业”、“推动企业改革”、“进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建设精神文明”以及“抓好安全生产”。此外,职工对于再就业非常重视,在问及“对特困及困难群体帮扶救助方面政府最需要做好的工作”时,有近百分之七十(占67.7%)的职工认为扩大再就业渠道,居首位。随后依次为:“在医疗保险上给予特殊优惠”、“加大低保户救助力度”、“扩大救助范围”、“加大送温暖活动力度”与“其他”。
大部分职工认为我市职工队伍比较稳定。在“对当前我市职工队伍稳定情况”的评价中,选择“一般”、“比较稳定”与“很稳定”三部分职工人数占全体被调查对象的64.1%,略低于全市调查中65.6%的比例)。这除了说明园区企业职工的流动性比全市企业职工的流动性更强一些以外,还反映了北京近年来的经济结构调整和深化国企改革步伐比较稳妥、各级工会在动员职工参与改革、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和职工队伍稳定等方面工作到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问及“对职工队伍稳定造成影响的最主要因素”时,超过百分之六十(占63.1%)的职工认为“工资收入”是对职工队伍稳定造成影响的最主要因素,居首位,这一比例高于全市调查中56.3%的同类比例。工资收入是职工的基本经济来源,是关乎职工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工资收入”成为这一问题的首选,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还有不少企业存在着收入分配机制不合理、劳动用工不规范等问题,需要各级工会组织通过工资集体协商等方式使职工的收入水平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保持同步,并从维护好职工工资收入、生命安全等方面的基本权益出发,加大维权工作力度,增强各级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维护一直稳定的职工队伍。其他选项依次为:“就业岗位”、“住房条件”、“社会地位的变化”、“”、“医疗保障”、“权利”。
职工大都非常关心企业的前途和命运。他们认为,工资分配(占30.3%)、政策透明度、就业岗位(占13.5%)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最重要的三大问题,上述前后两个比例与全市调查中相应的比例31.58%、13.38%比较接近。但由于大部分就职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企业职工比全市工人更关注政策的透明度(前者占24.5%、后者占16.93%)。职工性别、身份不影响这三者的排序,所占比例大致相近。职工所在企业的类型对这三者的排序及比重影响较大。其他各项排序依次是:“企业发展规划”、“职工权利”、“职工分流安置方案”、“社会保险”、“协议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
有超过四成(占42.7%)的职工对企业的改革方案或重大决策不清楚,说明企业对改革或重大决策等问题的解释工作做得还不够,或者根本没有充分听取职工对企业重大问题的意见和建议,职工的权利得不到充分重视和维护,从长远上看对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对所在企业如果已经或正在进行或即将进行改制,近三分之一职工认为最需要有关部门重视的两大问题是“改制企业职工的切身利益是否得到有效保障”、“有关法规、政策是否完善,是否有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分别占31.4%、20.4%,与全市调查中职工关注的两大问题排序相一致,但与后者所占的39.2%、16.9%略有不同。园区企业职工关注的其他问题依次是:、“领导和企业经营者对职工在改革中的主体地位认识是否到位”、“改制过程中是否有行为,是否公开透明”、“经营者素质与企业发展要求是否相适应”、“国企改革工作机制是否完善,国有资产是否流失”及“”。
职工对分配机制的意见比较集中,认为它不合理、没有很好地体现出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原则。超过一半以上(占55.6%)的职工对当前企业分配机制满意程度感到一般,比全市职工调查中44.37%的同一比例高出十一个百分点。无论是职工性别、企业性质还是职工身份都没改变其首选位置。选择“不太满意”和“很不满意”的职工占24.5%,选择“比较满意”和“满意”的职工占19.9%,而全市职工调查的两个比例分别是28.45%、27.18%。从总体上看,与全市职工相比,园区企业职工更不满意现行的企业分配机制。
近四分之三(占73.6%)职工认为自己在工作岗位上“基本发挥”或“充分发挥”了积极性,与全市调查中72.31%的比例相差无几,这说明园区企业大部分职工的积极性还是得到了发挥。
超过四成(占45.7%)的职工认为收入低是影响职工积极性发挥的主要原因,接近于全市调查中47.76%的比例。其他的原因依次“企业缺乏发展前景”、“没有个人前途”、“”、“工作环境不好”、“领导工作能力差”。
在“对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五项社会保险”的排序中,超过四成半(占45.6%)的职工把医疗作为第一选项,说明医疗费用高同样是园区企业职工最关注的问题。随后依次是:“养老”、“失业”、“工伤”、“生育”。
超过四成半(占45.1%)的职工在“对家庭生活水平是否提高情况的评价”时选择了“没有变化”,企业性质、职工身份没有改变其首选位置。“有所提高”和“提高很多”的有37.4%,“生活水平有所下降”和“下降很多”的有17.5% 。
在问及“对造成您生活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时,六成多(占63.1%)的职工选择了“物价上涨水平超过工资收入上涨水平”为主。随后依次是:“企业效益不好,工资收入下降”、“子女就学开支加大”、“因病致困”、“”和“投资失利”。
收入状况因职工性别、职工所在企业性质、职工身份不同变化较大,但从总体上看,超过四分之一(占26.3%)的职工收入在2301元—3000元之间,一成半(占16.9%)是1501元—2000元之间;三个一成多一点(各占13%、10.8%和10.8%)的职工分别在1001元—1500元之间、3001元—4000元之间、2001元—2300元之间;4001元—5000元之间、5000元以上的高收入以及1000元以下低收入职工都不到一成。
职工对园区各级工会组织的工作给予相当程度的认可,工会在职工心目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在“对遇到生活困难求助对象的选择”时,有近五分之一(占17.7%)的职工选择工会,比例仅次于“求助朋友和同乡”。“对在工作中权益受到侵害或与企业发生了劳动纠纷,首先找的帮助对象”的排序中,找“企业工会”和“上级工会组织”的比例达到了21.5%,仅次于律师。这些反映出:通过园区各级工会组织扎实工作,职工正在从过去的冷漠、不关心转变为关心和信任工会,再次证明了工会工作同样可以通过“有为”实现“有位”(在职工心目中有地位)。
随着对工会职能及其重要性认识的加深,职工也非常关心工作的着力点,对工会的要求开始变得更多更严起来。在“对工会应提高完善的维权能力”的排序中,超过三成半(占36.4%)的职工将“依法维权能力”排在第一位,随后是“密切联系职工群众的能力”、“源头参与政策制定的能力”、“对新情况新问题的适应能力”。在“对工会应加强完善的维权工作”的排序中,“以职代会和厂务公开为重点的管理制度”(占30.7%)和“深化平等协商和签订集体合同”(占19.2%)达到了被调查对象的一半;“对在特困及困难群体帮扶救助方面工会最需要做好的工作”:近六成(占57.4%)的职工选择“加强对有劳动能力的特困及困难群体的培训,帮助他们再就业”,还有近两成(占16.5%)的职工选择了“加大调研力度,向政府反馈有关情况”。这些说明了大家对各级工会组织作为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地位的认同,希望工会组织进一步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监督督促企业落实职工应该享有的各项权利;也说明了园区各级工会组织的工作、能力与职工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要真正实现“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等使命还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