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始县文化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 word模板
  • 编辑:admin
  • 时间:2022-01-30 08:37
  • 阅读:140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产业是国际公认的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我县历史悠久,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文化产业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围绕如何发挥文化资源优势,推进文化产业发展这一课题,我们对文化产业发展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情况汇总分析如下:

  近年来,我县文化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和带动力逐年提高,在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文化及相关产业的行业构成看,直接从事文化活动的“文化服务”各行业从业人员,由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和文化艺术服务构成的“核心层”从业人员,由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和其他文化服务构成的“外围层”从业人员增加。

  我县文化产业门类众多,其中文化休闲娱乐服务、文化艺术服务、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生产等行业的就业人数增长最快。对吸纳就业的作用不可低估。

  从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三个层次看,由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和其化文化服务构成的“外围层;由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面服务、电视电影服务和文化艺术服务构成的“核心层”。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从文化产业内部产值结构来看,以往“传统文化产业比重大,现代新兴文化产业发展滞后”的局面得到改善,以文化休闲娱乐、网络文化服务为代表的“外围层”异军突起,成为支撑我县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我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华夏之根。但是我县的文化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整理挖掘和开发利用,叫得响的文化品牌,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化生态尚未形成。现有的文化产品多处于粗放型经营,缺乏文化产品的宣传推广和后续配套经营。大多数文化产品缺乏创意和创新,缺少能够体现我县地域特色和人文风情的文化精品。

  目前,我县已初步形成了以传统文化产业为基础、新兴文化服务业为主导的文化产业结构。以旅游、休闲娱乐、网络、经纪代理、广告会展为主的新兴文化产业,以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为主的传统文化产业。但作为我县文化产业发展优势的文化休闲服务业,仅仅停留在初级层次,处于消费者自娱自乐的水平,技术含量、文化含量较低。如旅游业吃、住、行、游、购、娱六大产业要素还不完备,尚处在“白天看庙,晚上睡觉”阶段。

  文化产业缺乏来自信息、制造、教育、商业等相关行业的支持;文化产业内部行业与省内、国内相关地区同类行业缺乏合作。这样导致我县文化产业的行业内部资源、行业与相关行业的资源以及地区间资源难以有效整合,产业链难以延伸,产业层次难以提高,产业规模难以扩大。

  目前,我县的文化市场和文化消费正处于快速发育的初期,增长较快、总量较低,消费总支出占比较小,结构尚不合理。具体表现为“三快三滞后”:即高档消费发展较快,大众消费相对滞后;城市消费发展较快,农村消费相对滞后;群众消费需求增长较快,多样化、多层次的服务设施和产品的增长相对滞后。

  (一)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提高文化产品附加值。文化品牌是包含深刻文化内涵与特色服务的名牌产品,它既是一种有形的产品,又是一种无形的资产,可以反复转化为物质财富。从欧美跨国公司发展实例中,我们可观察到品牌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的核心作用,由于创立了自有品牌,即使该公司自己不直接从事生产,也能获得丰厚的利益。我县历史悠久,可继承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提高研究能力和设计能力,以产品和服务中的文化价值提升经济价值,以坚守质量第一、保护品牌声誉为宗旨,从而实现运城文化价值链升级。

  (二)培育龙头骨干,做大做强文化企业。文化产业要成为支柱产业,既要有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又要有顶天立地的大企业。建议政府对我市名类文化企业有重点、有阶段、有针对的予以扶持。

  (三)积极引领文化消费,提升文化消费水平。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文化产业发展依赖于文化消费需求。文化消费是文化产业生产和再生产的终极环节,积极培育、引领文化消费有利于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一是可通过宣传教育和引导,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提升人们消费的审美水平和精神境界,培养人们健康高品位的文化消费观念。二是加强文化消费市场的制度建设,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市场化,营造一个公平、公正、透明的体制和政策环境,维护文化消费市场的正常秩序。三是进一步加大对文化消费基础设施的投入,发挥社区的力量,在社区增添公共文化设施,使更多人能够有时间参与文化消费。

  (四)深挖文化资源,拓展文化发展空间。针对我县文化产业外围层、相关层结构占比有所下滑的状况,要进一步拓展外围层、相关层的发展空间。根据我市文化资源分布的实际,整合各种文化资源,将文化资源与经济相融合,充分挖掘、收集整理和开发利用现有各类文化资源所蕴含的科学文化内涵,以文化为魂、以各行业文化产业为载体,促进文化与各行业文化产业的联姻,为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新鲜元素。深度挖掘关公文化内涵,不断提高关公文化知名度和影响力。深层次挖掘盐文化,形成融历史文化、地质文化、休闲文化和工业旅游为一体的盐文化旅游圈,打造特色餐饮服务、旅游服务、会展服务等多种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五)加快文化要素市场建设,延伸文化产业链。近年来,我县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开发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文化产品,但是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文化产业链条。延伸文化产业链条,必须加快文化要素市场建设。文化要素市场的完整性可以更好地发挥产业的规模效应。在完整的文化要素市场中,文化创意人才可以自由选择最有回报的职业,而不必担心自身从事“很窄”的工作而面临失业的危险。同时,降低办文化企业的门槛,进一步开放市场,允许更多的资本、更多的投资者进入文化产业。落实国家关于非公有资本、外资进入文化产业的有关规定,针对文化产业不同类别,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

  (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产业内生动力。2009年国务院通过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将文化产业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方式从粗放转向集约。我们要借东风、抓机遇,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增强文化产业发展活力。积极推进文化产业园区和特色基地建设,发挥文化产业的规模效益。加强文化市场管理,提升文化市场经营规模和档次。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不断增强文化产业内生动力,推动我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全部评论(0)
·
推荐阅读
  • 2019年度市商务局一级调研员述职述廉报告
  • 2019年度市商务局一级调研员述职述廉报告
  •   2019年,在局党组和上级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指导下,认真按照年度既定的工作目标,积极协助局分管领导推动工作贯彻落实,较好地完成了局党组和局领导交予的工作任务,努力做到思想上积极进取、工作上求真务实、生活上从严要求,较好地完成了党委和上级有关部门赋予的各项工作任务。按照市委组织部和市纪委关于市管干部述职述德述廉的要求,现将各项情况报告如下:  作为刚调整使用的市管干部,必须在思想观念、领导方式、道德修养等方面切实做到率先垂范。一年来
  • word模板
  • 编辑:admin
  • 时间:2022-03-15 08:57
  • 阅读:50
  • 2019年县委办公室主任述职述廉报告
  • 2019年县委办公室主任述职述廉报告
  •   坚持把学习作为一种境界、一种责任、一种习惯,不断锤炼党性修养、努力增强驾驭工作的能力。一年来,我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持把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贯穿于主题教育全过程,坚持学原文、读原著、悟原理,深入学习了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及习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习总到黑龙江及我市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省市县委全会精神,使得党性修养进一步提升,理想信念进一步坚定,宗旨意识进一步树
  • word模板
  • 编辑:admin
  • 时间:2022-03-15 08:57
  • 阅读:156
  • 农发办支部2019年履行基层党建工作责任专项述职报告
  • 农发办支部2019年履行基层党建工作责任专项述职报告
  •   我于2019年1月30日在市农发办第二党支部的换届选举中再次当选为大同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第二党支部的支部。这既是组织和同志们对我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我今后工作的激励。在市农发办党组和党总支的领导下,在支部全体党员的支持下,我团结和带领第二党支部的党员们认真学习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十九大的精神,把支部工作与业务各科室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引导和激发支部全体党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有效地促进了各科室的各项工作。现向领
  • word模板
  • 编辑:admin
  • 时间:2022-03-15 08:57
  • 阅读:186
  • 2019年度烟草公司科室干部述职报告
  • 2019年度烟草公司科室干部述职报告
  •   “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切实提高思想认识。  (二)求真务实,抓好重点工作推进。一是合同招标科学推进。严格按照规定流程手续,组织开展卫生保健用品招标工作,最终以竞价评比方式确定供应经销商;对接和彬宇劳务公司,就食堂业务外包事宜积极开展商务谈判并达成共识,全面完善2019年度合同签订内容。二是烟叶收购顺利达标。投身一线、积极作为,努力抓好烟叶收购工作,组织XX站全点职工在条件
  • word模板
  • 编辑:admin
  • 时间:2022-03-15 08:56
  • 阅读:228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4-2024 创考资源网 | 黔ICP备09005085号-2 贵公网安备 52262802000963号
联系客服
技术咨询 售前小李 客服小鸿 联系客服
13158356292
手机版

扫一扫进手机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