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为何留不住年青干部 关于乡镇干部紧缺的调研报告 徐胜文 乡镇干部紧缺,这在很多地方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特别是落后地区。导致乡镇干部紧缺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我是一位在乡镇工作10多年的基层干部,以本人拙见,认为以下几种原因较为普遍。
一是工作压力大。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乡镇干部的工作压力是各级机关无法比拟的,如:水上交通、陆上交通、森林防火、农村消防等安全生产工作责任都以属地管理为前提,将责任下移到了乡镇,但乡镇一没有执法权,二没有直接管理权。比如,农用车、自用船载客或超载问题,乡镇干部只能教育、劝阻,但无权强制性扣留车辆、船只及证件。但上级在这些领域上又是不断地下发文件,要求乡镇抓好这方面的安全生产工作。一旦翻车、沉船就要将乡镇党委、政府领导作为第一责任人进行追究。轻则行政处分,重则开除公职,并有牢狱之灾。而且乡镇干部还面临着工作面广,工作量大,很多工作还都是一票否决的问题。所以,乡镇干部,特别是分管领导、安监站工作员、驻包村干部都是在提心吊胆地开展工作。
二是工作和生活环境艰苦。由于我们是西部欠发达地区,大部分的通村公路都是到村不到寨,甚至于通路不通车。下村开展工作,在交通方面基本靠走。很多乡镇离县城都很远,进城送材料或办理其他业务,当天不能往返。各乡镇工作条件相对都很差,几个干部挤在一间小小的办公室里办公,材料堆得象座小山。现在很多工作都要求电子化办公,但由于乡镇经济困难,电脑很难一时间普及到全体干部手中,由此工作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干部住宿条件也不乐观,不是住在大集体时建的老房子里,就是几个干部合伙租住民房。大部分乡镇的集镇所在地,小的只有一个村,大的也只不过是两三个村,经济不发达,使很多生活用品很难在当地买到。由于部分夫妻两地分居,一个家庭两处或多处开支生活,也给家庭经济造成了一定负担。
三是家庭生活不稳定。很多乡镇干部都是“裸官”。因为城市的生活和教学条件相对比乡镇要优越,所以,大部分干部家属及其子女都是留在城市生活,干部只身一人在乡镇工作,平时只能趁因公出差或到县城参加会议的机会,才能回家看望一下。在开放的今天,很多家庭因此而破裂或面临破裂。为了维护家庭的稳定,很多干部都想方设法调进城或申请到离城市较近的乡镇工作。
四是前途渺茫。局机关年青干部少,中层干部更少,而且起点高,容易获得提拔的机会。而乡镇年青的中层以下干部人数较多,提拔机会相对局机关就少得多。而且很多乡镇领导都是从县委、政府、、政协等四大办和各局机关空降下来的中层干部,而在乡镇兢兢业业地奉献了十多年的优秀干部,由于没有得到提拔而申请调动。有的因此而变成了“千年鱼”,大大地降低了工作热情度。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干部在乡镇奉献的信心,让乡镇干部感到失望。
五是各级各部门需要人才。由于四大办、各局机关,都是领导或与领导同等级别的同志居多,年青肯做事的干部相对较少,很多单位都往乡镇物色人才。乡镇刚招进来的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能力强点的,都被各机关调走或借调去帮忙。虽然县委曾经出台文件清退借调人员,但借了又借,让很多人一直借在各局机关工作很多年。这也就造成了乡镇缺乏干部,或有编有名无人。
六是缺乏奉献精神。现在的干部,维权意识逐步提高,他们都严格地按8小时上下班。部分乡镇干部和客运公司买了月票,下班就回城,在心理上都要求自己与城里人一样,享受同等待遇。愿意经常下村与人民群众同吃同住、讲奉献的干部越来越少,已经没有老一辈牺牲自我、为人民服务的那种精神了。
一是减少乡镇干部工作压力。改善工作机制,减少乡镇干部身上的责任。比如在高速公路、由上一级审批的企业等乡镇无权审批和直接管理的单位,或由上一级行政机关执法的领域,无论发生什么样的安全事故,都应以执法、审批和直接管理权限为前提来追究责任。不能一味地按属地管理来追究乡镇的责任。从而减轻或免于对乡镇干部的处罚,消除乡镇干部心理负担。
二是关心干部的工作和生活。乡镇领导干部应少用公务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派公务车接送干部到较远的村寨开展工作,让干部感觉到自己受到尊重,得到领导重视。乡镇领导应通过加强与周边乡镇的交流、在节假日组织干部进城购物、举办各种文化活动、改善干部生活居住条件等方式关心干部生活。通过招商引资,把一些企业引进乡镇来发展,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机会,留住一部分未婚女青年,给乡镇的单身男干部增加寻找伴侣的机会。通过关心干部工作和生活,让干部爱上乡镇,扎根乡镇。
三是解决干部两地分居的困难。针对两地分居的干部应想尽一切办法解决家庭团聚的问题。不管是调入或调出,单位都应及早地办理,让我们的乡镇干部在工作上和生活上无后顾之忧。
四是给乡镇干部创造升迁的机会,让他们看到希望。乡镇党委应抓住每一次推荐干部的机会,把乡镇的优秀干部推上领导岗位。上一级党委也应该更进一步地做好乡镇干部的培养,在选人用人上更多地给予乡镇干部机会。另外,应恢复原来非领导岗位的奖励政策,让在乡镇工作达到一定年限的干部,考核优秀的,给予提高身份待遇,比如从一般干部提为副主任科员或主任科员。让乡镇的同志看到希望,才能更好地调动工作积极性,也才能留住乡镇干部。
五是上一级党委、政府应严格执行干部调动工作制度。乡镇既是年青干部成长的基地,也是人才流失最严重的地方。建议上一级党委、政府严格执行文件精神,在乡镇服务年限未满,乡镇中层以下干部少于一定比例时,不批准往各单位调动,更不能以借调的方式减少乡镇干部人数,从而削弱乡镇力量。
六是加强爱国主义、奉献精神等方面的教育。现在的干部由于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减少了奉献精神。个别同志将工作当着是一种普通的社会劳动,所以在工作岗位上不愿意多奉献一分钟。这要求我们乡镇党委、政府更进一步地加强爱国主义精神、奉献精神、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提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干部感觉到在乡镇工作是正确的、光荣的、快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