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安队伍职业化建设工作的调研 近年来,**公安分局领导高度重视公安队伍职业化建设工作,召开专项会议研讨职业化建设的工作思路,并对该工作的各项要求进行了严格部署,经过一段时间工作的开展已取得阶段性的成果,现按照省厅统一要求部署对公安队伍职业化建设工作进行调研,调研情况如下:
目前,铁路分局民警主要由警校毕业生、大学毕业生、社会招录人员和其他渠道个别调入人员组成。其中,警校毕业生11人,占14%;社会招录人员5人,占6%;大学毕业生 1人,占1%;其他渠道个别调入 62人,占79%。截止2012年底,全局共有执法民警60名,其中,已取得执法资格的民警60名,占全部执法民警的100%。民警队伍组成的多样化,更加凸显了公安队伍职业化建设的重要性。
孟建柱部长在直属机关“大学习、大讨论”部署动员会上强调:要提高公安队伍的职业化水平,不断推动公安事业的进步与发展。孟部长的讲话高屋建瓴,纲举目张,为公安队伍建设绘就了崭新蓝图。如何站在哲学层面来认识、分析和把握公安队伍职业化建设,对当前和今后公安队伍建设决策措施和治理之道,将起到重要的参谋、咨询和借鉴作用。
职业化就是一种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即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用合适的方式,说合适的话,做合适的事。而公安队伍的职业化建设则是通过公安队伍的自身建设,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领公安群体的精神世界,培养广大民警的意识、责任意识、职业意识,使民警对公安队伍产生崇高的职业认同感、使命感、归属感和自豪感,形成强大的向心力。
加强职业化建设,首先要提高职业化素养。职业化素养主要是指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心态、职业纪律,其内在的要求是职业价值追求,外在的形式是职业整体形象。公安机关是人民的重要工具,是武装性质的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担负着巩固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和社会责任。加强公安职业化建设,提升公安队伍职业化素养,关键是要树立崇高的职业追求,坚定正确的方向,核心是要强化忠诚警魂。为此,必须把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作为公安队伍的永恒追求,永葆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本色,永远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同时,作为一支武装性质的纪律部队,必须全面加强公安队伍的纪律作风建设,树立“人民公安为人民”的良好形象。只有首先具备良好的素质、思想素质,才能为履行法定职责奠定坚实的基础。
加强职业化建设,必须强化职业化行为规范的养成。职业化的语言、职业化的动作是构成职业化行为规范的基本要素。所谓“干什么像什么”,在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职业化行为规范上。公安机关的基本活动是执法活动,公安民警的基本行为是执法行为。加强公安职业化建设,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就是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一方面,要加强执法制度建设,细化各类执法标准,严密执法程序,规范执法环节,将执法要求通过程序规定具体到每一个执法行为和执法动作上来,确保民警在各项执法活动中、各个执法环节上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另一方面,要区分不同执法环境,规范执法语言、执法动作,做到言行文明、举止得当,使执法行为始终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只有让执法行为在规范化的轨道上运行,才能确保公安机关严格、公正、文明执法。
加强职业化建设,关键是要提高职业化技能。作为一项性、政策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如果没有必备的政策、法律知识和实战技能,就很难履行公安工作的职责要求。加强公安职业化建设,必须强化职业资格、职业能力建设。每一种职业都有相应的职业资格,都有相应的准入标准,都有一套对从事该职业的独特要求。这一职业也不例外,必须严格民警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在实行省级公安机关统一考录制度、严把“进口”关的基础上,逐步从学历、专业、任职资格等方面提高职业准入“门槛”。同时,现代职业群体的形成,都要经过专门的培养和训练,教育培训已成为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要从根本上提高公安队伍的职业能力,关键是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新要求,积极构建符合公安工作实际、具有公安职业特色的大教育、大培训工作体系,形成职业教育、专业培训、实战训练、日常练兵紧密衔接、有机结合的教育训练大格局。
**分局通过开展警容风纪月活动、举办法律知识培训班等形式,进一步加强民警职业意识。使广大民警充分认识到牢固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意识,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不忘党和国家的培养之恩,人民的养育之恩。自觉,不良侵蚀,时刻不忘身份,牢固树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宗旨意识。
**分局以“秉公执法、无私奉献”为主题组织开展多项活动提升民警职业道德素养。其中爱民月、民情调查、结对帮扶困难群众、文明示范岗创建等活动成效显著。在活动中注意引导民警用指导自己的行为,使民警更加深刻理解、牢固掌握何为荣、何为耻,并逐步将其转化为行为习惯。同时,密切民警与群众的联系,民警在群众对其美德行为的赞誉中产生道德快慰感和成就感,更加坚定以荣为荣、以耻为耻的道德信念、道德意志,促进道德水平不断提高。此外,分局党委评选出道德模范典型,进行表彰奖励,更为全局民警树立起努力学习的榜样。
近年来,**分局领导高度重视公安队伍职业资格建设工作,从三个方面开展民警职业资格建设工作。一是强化民警业务素质,多次开展,督促民警积极备考公安机关人民各级执法资格考试;二是严格把关民警业务技能水平,每月底对各科所队进行打字录入、网上查询等业务技能的考核一次,考核结果与年终考评挂钩;三是对已经参加过省厅组织的入警培训的新警继续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岗前培训,使新警在上岗前真正具备作为人民应该具备的各项素质,夯实赴哈学习的成果。
人民社会地位的不段缺失是今年来社会热议的问题之一。在许多群众的心中对人民的崇敬和依赖之情早已淡化,人民在群众心中的地位亟待提高。铁路分局多次强调,要求民警对自身形象高度重视,坚持“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工作原则,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真正做到“让犯罪分子惊心,让人民群众放心”。
铁路分局对民警职业技能严格要求,在实行省级公安机关统一考录制度、严把“进口”关的基础上,逐步从学历、专业、任职资格等方面提高职业技能高度。依据新形势、新任务的新要求,积极构建具有铁路公安职业特色的教育训练体系,形成职业教育、专业培训、实战训练、日常练兵紧密衔接、有机结合的教育训练格局。并且对训练成果进行验收,按月对民警业务技能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年终考评挂钩。经过各方努力与配合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现在除个别年龄稍大民警,95%的民警可以达到打字录入速度标准,其他各项业务技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铁路分局党委始终将从优待警、构建和谐警营作为队伍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落实四项从优待警措施,做到了从上、工作上、生活上和精神上给予民警真正的保障。 一是加强法律法规学习。为了使民警掌握更多的法律知识,在执法过程中做到依法执法,并能够运用法律武器更好的维护民警自身的权益,铁路分局多次举办民警法律法规,由法制部门重点讲解与民警切身利益实际相关的法律常识。
二是关注民警日常生活。每逢民警生日,分局按照“两个一”的标准(即一份生日蛋糕、一张生日贺卡),送上祝福套餐,体现大家庭温暖。
三是建立困难民警帮扶制度。政工部门将及时了解贫困民警生活遇到的困难,最大限度帮助解决民警的后顾之忧,特别设立困难民警子女助学金项目,按标准发放助学金。
四是组织民警全面体检、轮休。县局每年组织民警进行一次项目较为齐全、有质量保证的体检,并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和民警疾病预警机制,后勤保障部门根据体检情况定期对民警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分析,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同时按照分期分批,统筹安排的原则,认真落实民警年休假制度,确保民警得到必要的休整。
我局近年来招录新警明显不足,而现有的警力不断呈现老年化,招录的新警只能算是补充空缺,根本算不上是增加警力。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外来人口不断增多,火车站附近治安越来越复杂严峻,各种影响站内秩序的苗头不断出现,民警的增长跟不上治安形势发展的步伐,警力不足问题日益突显。
随着形势的发展,各种群体性事件、治安、刑事案件增多,各种非警务活动,也都落实到基层公安工作中来,而且现在的执法要求越来越严,标准越来越高,导致民警超负荷工作,大多数民警都感到工作任务繁重、身心疲惫。今年的民警体检结果表明,基层民警不同程度患有心脏病、肠胃病、高血压、颈椎病等常见病和多发病。
一部分民警认为这份职业在经济社会中没有多少优越感了,如执法环境日趋复杂,付出多、待遇低、晋升难、约束严,这些都导致其责任心、宗旨意识和敬业精神弱化,工作态度懈怠,没有工作。有的不思进取,没有成就感,工作“悠着干”;有的担心执法中出现偏差带来麻烦,工作得过且过,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消极怠工。
一方面立足岗位职责和实战需要,建立分专业、按职衔、分级分类的民警岗位能力标准、训练内容和考核体系,增强培训工作的实用性和实效性,逐步实现基础理论培训向实战技能和思维能力培养的方向转变。另一方面要注重理论知识与业务实践的结合,从实战出发,突出实战技能培训,主推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情景模拟、对抗演练等新型教学模式,把盘查、缉捕、应用射击、群体性事件处置、战术配合等作为一线民警的必训内容和主攻方向,切实提高民警实战能力。通过筛选针对性强的案例,模拟案(事)件现场,把理论教学搬到训练场,用实战案例检验训练效果。再一方面,要进一步强化业务牵头部门的主干作用,发挥其自身优势,通过实施“跟班学习”等方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适当降低培训的集中度。最后要积极发挥公安网络信息资源,建设内容详实丰富、形式互动便捷的公安民警教育训练网络平台,广泛开发在线学习、在线讲座、网上训练等现代化教育训练途径,为民警自学自练和岗位练兵提供平台,提高训练管理质量,提升教育训练管理规范化、现代化水平。
结合目前公安工作状况及强度、队伍实际等情况综合制定切实可行的岗位目标,建立覆盖全警、导向明确、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绩效考评机制,并充分运用考核结果,把考核结果与民警的立功受奖、晋职、晋级和工资福利等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和调动民警立足本职岗位、扎根基层,提事业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要狠抓各项监督机制落实,狠抓违法违纪问题的处理,畅通出口。处理违法违纪问题要公平、公正、公开,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真正做到以制度管事,以制度管人,提高制度的公信力。
要发扬个性,少中庸,多激励。当今是一个充满,奋发向上的年代,我们的工作在按部就班,循序渐进的同时更应该充满创造性和创新性。要以伯乐识马的眼光,充分发挥好人的个性,随时发现民警身上的闪光点,鼓励他们多实践多创新,大胆开展工作,不要畏首畏尾。对勇于创新和大胆工作的民警要及时予以点评和鼓励,激发其工作主动性,使之有朝气、有干劲、有成就。
一是继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切实提高民警职级待遇。积极争取有关部门支持,及时制定民警职务序列比例设置、职务转换等配套制度,积极开展民警职务序列套改工作,切实解决基层一线民警职级偏低问题。二是要积极协调争取上级党委、政府支持,根据公安机关实际,分层次设立警种超时工作补贴,落实民警法定工作日之外的加班补助。三是着手建立警龄褒扬制度。对从警满一定年限的民警,以一定的形式组织开展纪念活动,颁发相应的荣誉勋章。为即将退休的民警制作一本个人从警生涯纪念册。同时,建立廉政基金,退休时对廉洁从警的民警发放一定数额的奖金,从而增强民警职业荣誉感、责任感、使命感和归属感。四是加强和谐警营建设力度,经常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娱乐活动,加强民警之间的互动,如每年举办的篮球赛、歌咏比赛,适时地邀请民警的家属参与其中,各基层单位每年都举办 “民警家属畅谈会”,让家属了解、理解、支持这支队伍,为全身心维护全社会的稳定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