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家村消费调查——从农民生活看农村消费变化和趋势

  • word模板
  • 编辑:admin
  • 时间:2022-01-29 08:43
  • 阅读:90

  某村消费调查——从农民生活看农村消费变化和趋势 在我国,目前8亿农民是带动国民经济增长的最大消费群体,扩大农村消费需求是扩大内需最直接、最快速、最有效和成本最低的方法。农民收入的日益提高,消费观念的逐步改善,消费社会化程度的快速提升,以及消费结构的日益优化,为农村消费增长提供了极大的上升空间。本文通过对**省德化县贾家村65户观察户“十一五”期间长期观察积累的数据,分析农村生活消费结构变化和发展趋势,并对扩大农村消费、推动经济增长提几点粗浅的看法。

  贾家村位于**德化县城西南部。处于黄河南岸川水谷地,地势平坦,水资源丰富,占地总面积18平方公里。境内平均海拔2100米,年平均气温7.2℃,年日照时数达2928小时,全年无霜期166天,年平均降水量253毫米,作物生长期220天,森林覆盖率达21%。

  贾家村有汉、藏、回、土4个民族,农户327户(汉族251户、藏族27户、回族58户、土族6户),人口1286人,其中:劳动力535人,文盲或识字很少的61人,小学文化70人,初中文化300人,高中以上104人,农村实用人才78名,获中级职称的1名。全村现有耕地面积1250亩,人均耕地0.9亩,果园面积200亩。农业生产以种植冬小麦为主,兼有少量的农区畜牧业。2010年全村冬小麦种植面积870亩、平均亩产为400公斤,日光节能温棚45座、占地25亩,露天蔬菜100亩。有砖瓦厂、沙料场、预制厂等村办企业;有40户农户从事农家乐旅游服务。

  贾家村设施基础条件较好。连接省会**和**南部地区的省道西久公路穿村而过,为该村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村内村级道路硬化工程完成21公里、硬化率达到100% 。农业水利方面建有节水“U”型渠8.8公里,覆盖全村田间地头。自来水入户率达100%;电网入户100%;有线电视覆盖率达90%;全村有医疗室1所,面积100平方米。村内有五个文化活动室,占地250平方米;村“两委”建有办公楼1栋,面积335平方米,电教设备齐全。

  1、消费额总体上逐年在上升。从2006年的人均3243元提高至2010年的14927元,增长了近5倍。

  2、食品、住、用品是主要的消费项目。5年间平均食品占人均消费额的28%,住房平均占个人消费额的24.5%,用品平均占人均消费额的12.26%,三项占总消费额的64.76%,9项平均占个人总消费的35.24%。

  3、住房消费阶段性拉动了农村消费。在5年间住房平均消费占个人消费的24.5%,而2010年,由于国家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新农村建设等项目,调动了群众建房积极性,年内共有27户观察户建新房,使住房支出达到了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68.2%,极大的拉动了农村消费。

  4、从食品消费看,群众生活水平由逐步由小康走向全面小康。5年来该村观察户平均恩格尔系数在32%左右(剔除2010年住房支出后),按恩格尔系数理论,群众生活水平逐步由小康走向全面康。5年间主食、副食、在外饮食三者在食品消费的平均所占比列为25:70:5,说明群众营养结构发生了变化,逐步向高蛋白、高营养发展。

  5、从用品消费看,群众对耐用品的需求在逐年增高。用品主要指日用品、药品、家用电器、大型家具等。用品的消费额年均递增22.4%,而2010年的增长速度达到58%,主要购买的用品有家具,电视、电冰箱、热水器等家用电器。2006年末和2010年农户拥有家庭耐用品数量基本持平,目前消费主要是更新换代,特别是电器产品,家具更新。

  6、从保险支出看,群众对保障性消费投入的力度逐步加大。人均保险支出由2006年的15元增加至2010年的297元,增长19.8倍,保险险种由以前的人寿、教育、财产等商业保险,扩大到近几年的新型合作医疗,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全面展开,投入保障性消费的力度逐年在加大。

  7、从生活服务支出看,群众医疗支出是主要负担之一。从表一可以算出,5年群众平均用于医疗、住院支出占生活服务支出的83%,占人均总消费支出的5%,说明医疗、住院支出仍然是群众的负担之一,就具体到个体观察户来说,以2009年为例,65户观察户共用于医疗费用总额为160964元,实际发生费用的有36户,户均承担4471元,占户均纯收入的16 %以上。

  8、从文化服务支出看,群众教育支出也是主要负担之一。国家实行义务教育阶段的“两免一补”政策后,极大的减轻了群众的负担,但是高中及大学阶段的教育费用仍然是群众的负担之一。从表一可以算出,5年群众平均用于学杂费支出占文化服务支出的81.5 %,占人均消费支出的6.4%,仍以2009年为例,65户观察户共用于教育费用总额为52346元,实际发生费用的有21 户,户均承担2492元,占户均纯收入的9%以上。

  9、从交通通讯支出看,发达的交通和通讯是群众掌握信息的主要渠道。2010年调查数据显示,65户观察拥有国定电话42部,移动观点146部,摩托车65辆,且呈现逐年增加和更新的趋势,5年人均交通通讯支出占人均消费支出的5.1%。

  10 、从旅游支出看,目前发展水平就享受性消费对群众来说可望而不可及。5年群众平均用于旅游支出占个人消费总额的1.96%。十一五期间观察户中只有5户左右的农户在村企业的扶持下到外地参观旅游了一次。

  1、长期稳定解决吃饭问题仍然是农村消费的关键。尽管农村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但食品占消费总额的32%,居各项消费的第一位。目前群众用于吃饭的费用主要靠自己的农业收入和养殖收入,因此农牧业基础地位不能动摇。

  2、住房建设目前是拉动群众消费的牵引器。对农民来说,一生能盖一套漂亮的房子,是他毕生的追求。现阶段是农村建房的高峰期。从数据可以看出,从2006年起,人均住房支出五年间由402元增加至2010年的10324元,近26倍。加之去年贾家村列为我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政府补助建新房,调动了群众建房的积极性,农村建房进入了高峰期。住房支出是群众支出的重要支出之一,并有长期积累,一次消费的特点。就观察户夏景山去年建房花去近11万元,与2009年他家全年总的纯收入13141元相比,是纯收入的8.35倍,也就是说农民盖房不吃不喝需8.35年才能盖好一套120多平米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房子。同时,住房消费是拉动农村消费的主要力量之一。目前农村建房,由于砖木结构的房屋,从备料到建成费工费时,群众愿意建省工省时环保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住房,但其造价较高,每平方米造价在800—1000元,一般农户需投入8-10万元才能建成一套经济实用的住房,加之购置家具等生活用品,其在建材、家具方面的支出相当可观,无疑是拉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引擎。

  3、群众对耐用品的潜在消费需求很大。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群众购置的家具、家电等耐用品,现在已经老化或处于淘汰的阶段,加之农村住房建设力度加大,耐用品消费将是今后群众消费的主要方向。

  4、以医疗、教育、养老为主的保障性消费是群众今后消费观念转变的保障。“十一五”之前群众最头疼的事就是看病、养老、子女教育问题,所以养儿防老、储蓄防老、储蓄防教育的观念根深蒂固,“十一五”以来,国家出台了新型合作医疗、新型养老,教育改革政策后,群众的保障感在党的好政策的实施中逐步变为现实。例如,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增加,比例居高,从一个侧面说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让农民得到了很多实惠,能看得起病,不再过于担心看病难了。养老金的领取,让农村老人月月有了自己的零花钱了,这些将会改变群众的消费观念。

  5、交通通讯是农村消费的又一增长点。随着交通通讯的发展,群众在发展生产、交流信息等方面对便捷的交通和快速的通讯依赖越来越强,交通通讯在群众的生产生活中就像人离不开空气一样重要,必将成为群众消费的又一增长点,也是群众走向富裕道路的桥梁。

  6、享受型消费是群众重要的消费预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旅游、文化娱乐等为主的消费在农村每年少量出现,目前犹如蚕蛹在破茧,以后将成为群众消费热点之一。

  1、群众整体消费能力不强。尽管农民人均纯收入呈现连续增长的局面,但从农户年均总收入和年均总支出差看,2006至2010年,分别是1884元、3686元、2783元、474元、-10175元,总之“十一五”期间群众在“赤字”消费,赤字户均达1348元,造成赤字的原因就是建房支出的增加,同时也可以说2010年27户建房户户均负债达24495元,这说明群众消费能力总体还是不强。

  2、农村消费安全问题值得关注。由于农村群众消费能力普遍较低实际,廉价商品自然成为了群众的首选,可经营商把廉价与质次联系在一起,造成农村消费市场商品在质量、安全等方面存在诸多安全隐患,特别在食品、建材、家用电器方面存在的问题较多。

  3、群众消费成本较高。农村消费市场流通不畅,导致农村消费品中间环节多、数量少,价格偏高。在距离城镇较远的乡村,由于交通不便,商品在流通环节损耗相当大,流通成本大大增加,导致农民很难买到物美价廉、质量可靠的商品,流通已成为群众消费的重大阻碍。

  4、物价上涨降低了群众消费量。物价决定消费者购买商品的数量,总体上看群众消费支出在增长,其中也有物价上涨的因素,就食品消费而言,农户食物消耗量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如主食粮食的消耗量5年间户均在750公斤,由于价格从2006年1.4元/公斤上涨到2010年的2.2元/公斤,导致消费额从1050元涨至1650元,上涨57%。而副食消费,就羊肉而言,2006年户均消费60千克,2010年户均消费46.9公斤,下降13.1公斤,其关键原因是羊肉价格从2006年的17元/公斤上涨到2010年的36元/公斤,消费额从1020元上升到1688元,增长近66%,从而降低了群众消费量。

  1、加大投入,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省委“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要“坚持投资消费双轮驱动,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对于像我们欠发达地区,目前农村增加投资发展生产,仅仅依靠群众自身经济实力,不可能有大的起色。主要还是要依靠国家投资,才能实现农牧区经济的大发展。

  一是加大对农牧业生产投入。要加快农牧业发展方式,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努力发展具有高原特色,地域特点的现代农牧业,就要加快构建现代农牧业体系,改善农牧业物质装备条件,增强农牧业科技支撑能力,创新农牧业经营体制机制,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才能促进农牧业稳步发展、农牧民持续增收、农牧区和谐繁荣。因此,要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要加强设施农牧业发展的投入;要加强对良种繁育和推广的补贴力度;要加强对农科队伍的培养的投入力度,特别要对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和农牧区实用人才的培养;要加强对农村合作组织组建的投入力度。

  二是加大对特色产业发展的投入。不同地区都有自己的特色产业,就德化县而言,德化是全省旅游综合开发示范区,旅游业已成为了德化发展的支柱性产业,而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是德化旅游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政府就要围绕旅游产业的发展,引导群众经营以服务业为重点旅游产业,在资金方面给予扶持。

  三是加大对劳务经济的投入。调查数据显示,劳务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40%以上,因此要在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劳务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政府要加大投入。

  一是加大对住房建设的补贴。2010年在贾家村住房建设中政府和村集体给27户建房户共补贴84万元,完成总投资262.5万元的建房工程,其中群众投资178.5万元,政府和群众投入资金比是1:2,剔去村集体的补助,比例达到了1:3,这极大地拉动了群众消费,因此,现阶段加大对农村住房建设的投入,一可以撬动群众的资金投入建设和消费,二可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改善群众住房条件,是一件利国利民的民生工程。

  二是加大对保障性消费补贴。加大对新型合作医疗、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政府补贴力度,提高报销比例和额度,将会极大带动群众参与保障性消费的积极性,有利于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从而可以提高群众即期消费,增强群众消费预期,从而刺激生活需求消费。

  3、积极合理引导消费,改善消费环境。一是积极组织适销对路、货真价实、优质耐用的消费品下乡,把农民所需的,所用的送到农民身边,扩大基层消费;二是严格基层质量监管,严格市场流通监控,坚决铲除假冒伪劣产品,让他们真正远离农村市场;三是进一步借助“家电下乡”、“汽车下乡”、“建材下乡”政策实施,搞好宣传,拓展市场,扩大消费,最大化的刺激拉动农村消费,让更多的优质产品占领农村消费市场;四是不断加强农村商贸流通和市场体系建设,借助农村超市、农村放心店,建立形成面向基层的现代化流通体系,切实减少中间环节,降低商品价格,帮助农民买到物美价廉、质量可靠的商品;五是积极加强引导和宣传,加强对公众特别是农村的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农民朋友自觉不合格食品,维护自身利益和健康。

  4、建立良好的农村消费信贷支持。要发展潜在的消费信贷市场,引入更多更好的适合农村实际需要的信贷品种,要改善支付、征信等农村消费环境,积极发展农村住房、汽车和教育消费品种。要特别注意研究制定符合农村消费需求特点的消费信贷政策,银行也要将农村市场和已经发展成熟的市场区别开来,对信贷产品的结构、还款期限以及担保条件等设计都要因地制宜。建立健全农村居民个人信用制度体系。在保证金融机构资金安全的同时,在农村建立诚信社会,在农村居民个人信用制度体系建设中,要宣传倡导按期履约和诚实守信的风气,让守信的人得到奖励、失信的人受到惩罚。可以在农村为群众建立信用档案、个人信用评估和查询系统,这样既有利于减少信贷风险,引导金融机构对农村居民实施信贷消费,使农村、农户得到实惠,地方经济从中收益。

  5、更新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引导农民树立正确消费观念。农民的小农意识强,传统的保守消费观妨碍了他们的消费。保守的消费观和非科学的消费对消费的恶性循环发展起了催化剂的作用。要帮助广大农村居民从思想上接受科学消费、可持续消费的观念,引导农民去追求健康、科学的消费方式,摈弃那些非科学的、愚昧的消费行为,因此,通过加强农民消费教育,鼓励合理消费是转变消费观、走出消费误区的根本。有关部门可以在每逢农村的赶集日向农民群众派发一些消费教育宣传单,通过广播电视对他们进行科学消费教育。科学消费教育不是教他们只是吃、穿、用,而是介绍科学的消费知识和经验,帮助农民确定合理的消费期望,培养其把握消费的意识及合理进行消费决策的能力,以减少消费的随意性和盲目模仿性。引导农民摒除封建迷信、铺张消费等不良消费习惯,为广大农村营造一个“乡风文明”的消费环境。

  

全部评论(0)
·
推荐阅读
  • 2019年度市商务局一级调研员述职述廉报告
  • 2019年度市商务局一级调研员述职述廉报告
  •   2019年,在局党组和上级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指导下,认真按照年度既定的工作目标,积极协助局分管领导推动工作贯彻落实,较好地完成了局党组和局领导交予的工作任务,努力做到思想上积极进取、工作上求真务实、生活上从严要求,较好地完成了党委和上级有关部门赋予的各项工作任务。按照市委组织部和市纪委关于市管干部述职述德述廉的要求,现将各项情况报告如下:  作为刚调整使用的市管干部,必须在思想观念、领导方式、道德修养等方面切实做到率先垂范。一年来
  • word模板
  • 编辑:admin
  • 时间:2022-03-15 08:57
  • 阅读:50
  • 2019年县委办公室主任述职述廉报告
  • 2019年县委办公室主任述职述廉报告
  •   坚持把学习作为一种境界、一种责任、一种习惯,不断锤炼党性修养、努力增强驾驭工作的能力。一年来,我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持把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贯穿于主题教育全过程,坚持学原文、读原著、悟原理,深入学习了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及习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习总到黑龙江及我市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省市县委全会精神,使得党性修养进一步提升,理想信念进一步坚定,宗旨意识进一步树
  • word模板
  • 编辑:admin
  • 时间:2022-03-15 08:57
  • 阅读:157
  • 农发办支部2019年履行基层党建工作责任专项述职报告
  • 农发办支部2019年履行基层党建工作责任专项述职报告
  •   我于2019年1月30日在市农发办第二党支部的换届选举中再次当选为大同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第二党支部的支部。这既是组织和同志们对我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我今后工作的激励。在市农发办党组和党总支的领导下,在支部全体党员的支持下,我团结和带领第二党支部的党员们认真学习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十九大的精神,把支部工作与业务各科室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引导和激发支部全体党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有效地促进了各科室的各项工作。现向领
  • word模板
  • 编辑:admin
  • 时间:2022-03-15 08:57
  • 阅读:186
  • 2019年度烟草公司科室干部述职报告
  • 2019年度烟草公司科室干部述职报告
  •   “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切实提高思想认识。  (二)求真务实,抓好重点工作推进。一是合同招标科学推进。严格按照规定流程手续,组织开展卫生保健用品招标工作,最终以竞价评比方式确定供应经销商;对接和彬宇劳务公司,就食堂业务外包事宜积极开展商务谈判并达成共识,全面完善2019年度合同签订内容。二是烟叶收购顺利达标。投身一线、积极作为,努力抓好烟叶收购工作,组织XX站全点职工在条件
  • word模板
  • 编辑:admin
  • 时间:2022-03-15 08:56
  • 阅读:23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4-2024 创考资源网 | 黔ICP备09005085号-2 贵公网安备 52262802000963号
联系客服
技术咨询 售前小李 客服小鸿 联系客服
13158356292
手机版

扫一扫进手机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