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尽快推进我县《双峰春秋》巨著列入文化强县及融入湖湘文化系列工程的调查与思考 原双峰县政协委员 朱剑宇 娄底市党代表、双峰县政协委员:蔡如柏 二0一三年八月十日 党的明确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扬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我们双峰县委、政府为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实现中国梦、强县梦作出了一系列的重大决策。特别文化建设方面,率先提出文化强县、科教兴县的战略决策,全面推进“六个一”工程,这是盛事喜事,是老百姓的梦寐以求的夙愿,深受广大百姓的赞许,但我们双峰古今巨著《双峰春秋》未列入其中。
双峰历史,源远流长,人文荟萃,人杰地灵,鐘灵毓 秀,山川秀美,乃湖南腹心之地,文化博大精深,双峰的辉煌历史。从古至今可歌可泣,特别是自清以来,湘军突起,叱咤历史风云,赢得“中兴将相,什九湖湘”之美称;而湘军将相大部分是双峰人;“荡冦以救民生,平乱以全中国”的鲜明宗旨,曾国藩本其所学,转移习尚,刻苦自励,屈志求贤,将将“要不外血性为主,廉明为用”;治兵“以忠义之气为主,而辅之以训练之勤”,“诸将一心,万众一气”,终将攻克南京而告完胜,湘军集团完全诠释了霸蛮精神与经世至用之理念:其立德、立功、立言等多为后世效法;建党早期卓越创始人蔡和森、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者蔡畅、中国妇女楷模,鉴湖女侠秋瑾、同盟会第一个女会员唐群英、早期模范妇女向警予、母亲葛健豪,中国八大女杰,双峰就有四位,使之双峰成为全国“女杰之乡”的盛名;中科院和工程院两院院士,双峰占7人,使之成“院士之乡”的美称;再到中国现代著名国画大师王憨山等,双峰文化是炎黄文化、湖湘文化之精髓的重要组织部份,不负虚名,为之赞叹高兴而自豪。
造就这伟大的沃壤,应该是历史,是文化,双峰一代代人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拼博和奋斗,走出双峰,走出湖南,增长见识和才能,积累了财富,在湖南乃至全国历史上都发生了深远的影响意义,同时也产生过许多名篇巨著,是双峰人乃至全国人之心性修养,衣食住行,文事武备,功勋史迹,无所不有,这是双峰人智慧的结晶,湖湘人文精神之沉淀,他为双峰文化谱写了一曲源远流长的历史篇著,成为中国灿烂文化悠久历史中一个缩影或符号,为构建湖湘文化和中华文明大厦做了一定的贡献,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之瑰宝。
撰写《双峰春秋》是诠释双峰文化,记录与缔造者之心路历程,承载之曲折与艰辛,见证中国历史之进程,在建设伟大祖国和实现中国梦、强县梦的征程中是借鉴之源头,依据之根本,双峰厚重的人文,历史悠久,意义深远的文化,丰富多彩的教育,双峰县委与地方等史,出版和发行这部县誌大型文史,以发挥文化工作撰史,存史,资史,育人的功效,推介双峰,宣传双峰和文化强县,科教兴县,服务双峰为实现中国梦,落实党的精神,应该说《双峰春秋》的问世,是可喜可荣的盛事,也是双峰人民多年的愿望。
《双峰春秋》是一部详述双峰历史人文的综合性大型丛书,是炎黄文化的延续。全书共8卷,1300万字,史料文字几乎是1993年出版的双峰第一部《县志》的10倍。自2001年至今,12年来,陈器之教授为主编,李志和、罗绍志、谭家权、朱剑宇、朱福祥等先生们自始至终不计报酬热心参与,编委一班人历经五年,他们在冬季冒着大雪纷飞,寒风刺骨,在夏季顶着高温酷暑,有时晚间披星带月,废寝忘食,行走在乡间小道,深入全县城乡900余个村户,认真调查研究收集全县近几千年来有关文史资料及各姓氏谱牒520册,三年编写,四年组稿、审稿、校稿,三年募捐、销书,现已出版第一卷(概述;姓氏上),第二卷(姓氏下),第三卷(教育)与第四卷(文化);第五卷(艺文上)与第六卷(艺文中)将在今年年底前出版;第七卷(艺文下)与第八卷(人物),正在校稿中,如资金到位,两年内则可全部出齐问世。
从已出版的前四卷反应来看,省内专家学者说:“《双峰春秋》在全省125个县市区的史志中,有三个第一:1,内容丰富;2,出版快;3,造价低;质量较好(有书评)”。一个从北京回双探亲的人对主编说:“现在北京绝大部分双峰籍人都支持写《双峰春秋》,反对派情绪很低。一是‘无意义论’无人再说了,二是‘写作班子差’已被一二三四卷证实是谎言,三是‘党和政府不支持’简直是造谣,四是‘分等级写人物会引起天下大乱’让人笑破肚皮,五是‘出版一二卷就无钱再出书了’又是谣言。下次来北京,我一定接待您三天!”
可以说,《双峰春秋》在挖掘双峰历史人文、抢救文化遗产等方面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当今, 全球化时代已经到来, 全球化的现象正在逼近我们, 各民族的文化如何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如何抵御世界文化的趋同倾向等问题, 已经摆在我们面前。要保持, 要抵御, 就要竞争。竞争需要实力, 需要不断强化自己。而强化首先就得知己知彼,至少要摸清自己的家底,才谈得上去继承和发展。
经调查《双峰春秋》这部大型综合性历史丛书,在编撰出版过程中,的确也存在不少困难。最突出的是经费问题,12年中,调查费、出版社审稿费、排版印刷费、运书费、县内外招待费、旅差费等等费用不少,调查任务大,光摸清县内各姓氏来龙去脉,征集、复印各种历史文献资料和上百种姓氏新老族谱,就费了不少功夫与资金。按无单位承担经济责任的团体出书的各种开支,常规是每100万字不能少于30万元计,《双峰春秋》全部所需资金390万元。然《双峰春秋》编辑部乃白手起家,全靠以主编名义高息分批借贷而来,如到2017年此书全部销售后还贷,仅利息累计就是149。76万元。而目前收入,大约售书得59万余元,政府和各部门赞助24万元,个人赞助19万元(主要是该付编委的稿酬与劳务费用未付而算赞助),所以缺口很大。除了积极售书,继续寻求赞助政府支持,别无他法。
党的明确指出:要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继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双峰而言,《双峰春秋》是双峰人民的优秀传统文化,双峰的文化精髓,面对《双峰春秋》目前的困境,我想提出以下几点粗浅看法和建议。
一、为弘扬双峰优秀传统文化,建议县委、政府将《双峰春秋》列入我县文化强县的重点工程之一。因现任的编委年龄大部分都是七十岁以上的高龄老同志,加之在12年的撰写过程中,他们劳累过度,为避免中途出现问题。政府应加大投入,尽快促使《双峰春秋》全书出版问世,与读者见面。
二、我们的文化建设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双峰春秋》是我们双峰自己的历史,自己的优秀文化,我们弘扬自己的先进文化是理所当然,在此我建议县委、政府加大对双峰境内的文化网络投资,将《双峰春秋》免费投入到全县各文化网点及广大农村书屋。惠及双峰广大老百姓,从而也加大了《双峰春秋》的销售量,这样真正体现了时代的主旋律。
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凝聚社会共识,教育人民,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下,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倡导富强、、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双峰春秋》是双峰那些年代的辉煌历史,是双峰过去的优秀文化,无数先烈的英雄事迹,营造一个良好环境,大造声势,让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将起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积极的教育作用。建议宣传和文化部门要加大网络、电视等媒体的宣传力度,从而使《双峰春秋》深入人心。
四、耕读天下,富厚日新,为推进双峰文化进入全省先进行列,弘扬双峰精神,我建议县委政府及宣传、文化有关部门要尽快推荐《双峰春秋》到市、省有关部门融入湖湘文化系列工程。这样加大双峰影响力,从而起到宣传双峰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