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全市财政会议内容十分重要,刚才×××就全市财税工作作了部署,×××同志传达了全省财政工作会议精神和我市的贯彻意见,我都赞成。下面我再强调几点:
今年以来,面对宏观经济环境的不利影响,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和省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积极采取措施,克服困难,落实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确保经济有效增长。前7个月全市经济发展基本平稳,累计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32.69亿元,同比增长9.5%;工业总产值完成631.55亿元,同比增长12.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8.1亿元,同比增长10%,外贸出口6.13亿元,增长9.8%,实际利用外资3.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30.01亿元,同比下降4.6%,与上半年投资下降8.8%相比,略有好转。1至8月份,全市财政收入完成64.26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60.97%,同口径比上年同期增长10.95%。全市财政支出亿元,完成预算%,同比增长%。应该说,上述收支任务的完成是来之不易的,面对今年的严峻的经济和财政形势,全市上下、各级政府和财税部门努力克服宏观经济环境的不利影响,积极组织财政收入,严格控制财政支出,做了大量的工作,保证了全市财政收支正常运行。市政府对前八个月的财税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对财税战线广大职工表示衷心慰问。
今年还剩下四个月时间,完成年初确定的经济增长12%、财政收入增长13%的目标任务十分艰巨,但是不管困难有多大,我们没有退路,必须确保完成。各级政府和财税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完成全年财政收支任务的重要意义:一是完成全年财政收支任务是确保全市经济增长12%的需要,也是我市对全省完成任务应做的贡献;二是加快城市基础设施的需要,今年是三年面貌大变的决战年,财政预算资金的落实要靠完成收入任务来保证;三是保持社会稳定的需要,完成财政收入任务政府才能有必要的财力用于解决职工下岗和再就业等资金需要,为改革和经济发展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所以年初确定的财政收入增长13%的目标,国税、地税、财政部门都要确保完成。
这次财政工作主要精神就是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财政职能,进一步改进和加强财政管理。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要认真研究这些问题,要把主要精力放到研究和把握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关系全局、带有战略性的大事上来,财政资金的运用范围要体现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逐步退出应由市场配置资源的经营性和竞争性领域,转到满足公共需要方面的保障能力上来。为此,中央财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取消财政周转金、国债中介机构的清理和一些支出项目等。这次全省财政工作会上也相应出台了一些措施。对此,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要从大局出发,统一认识,按照国家和省里的统一部署和要求,认真搞好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要通过不懈的努力,进一步促进财政工作职能的转变。这里,我强调一下:
关于清理财政周转金和有偿使用专项资金问题。这是中央考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整顿金融秩序、防范金融风险,转变财政职能的需要。市场经济要求政府只做自己职能范围内的事情,不能再作为经济发展的主体。财政对经济的调控主要是通过定政策,立规矩,建机制和改进公共服务等手段,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来实现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在市场经济的国家,一般由政府通过制定政策或投资设立专门的担保机构来改善信贷条件,获得银行资金。我市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都要认真贯彻全国、全省财政工作会议精神,做好清理周转金和有偿使用专项资金工作,对应该回收的周转金要按规定认真回收;对应该归还上级的财政资金,要认真清理归还;对符合文件规定属于呆帐范围的资金,要按规定核实后进行核销;对工业、外贸、三产、科技等专项资金今年仍维持现有管理办法,明年将主要转为贴息,继续支持工业、外贸、第三产业和高科技发展。
关于预算外资金管理和落实“收支两条线”规定的问题。各区县、各部门都要认真贯彻中央、省市政府的有关规定,服从大局,列入范围的预算外资金和收费项目必须纳入财政专户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对公检法和工商管理部门的收入过渡户,要创造条件逐步取消。财政部门也要做好服务工作,该拨的资金要及时拨付到位,保证工作正常运转。
关于政府采购问题。这是加强财政支出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行之有效的办法,它不仅有利于促进财政职能的转换,规范财政支出行为,降低支出成本,更重要地是有利于促进廉政建设、符合市场经济对公共财政支出管理的要求。我省泰州等地已进行了有益尝试,财政部门要搞好调查研究,为下一步开展这项工作做好准备。
关于财政平衡问题。省财政工作会议明确,各市县要确保当年财政收支平衡,老赤字消化后不允许再出现新的赤字。今年各区县要厉行节约,增收节支,确保财政收支平衡。如果出现赤字,市政府年终将不给予补助。
关于规范市区收入级次问题。市区收入级次混乱,以奖励和优惠政策吸引税源,必然造成财政收入流失,影响了全市的整体利益,最终也影响到区级经济的健康发展。市政府规范市区两级财政收入级次的目的主要是:充分支持区级经济发展,规范企业、单位纳税行为和政府奖励办法,严格财政级次管理,合理平衡市区财力。规范市区两级财政收入级次工作,要注重处理好纳税单位、区级财政和市级财政三者的关系,通过综合平衡,加强管理,规范行为,更加调动区一级的积极性,使区级的工作重点导向到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全市税源上来。在具体工作上,要注重把握好工商注册登记和纳税登记两个环节,从源头抓起。各区县以及工商、税务、财政、审计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工作。工商部门要严格按规定做好企业的注册登记工作;税务部门要严格市政府文件精神和财政部门确定的级次范围,做好纳税登记和税款入库工作;审计部门要切实加强检查、监督工作。
由于1至7月份国内生产总值未达到目标要求,要实现全年经济增长12%目标,任务相当艰巨。各级财政部门要自觉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发展的大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出台的一系列启动经济增长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大财政对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力度,通过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尽最大可能增加对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改造的投资,积极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启动经济增长。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3号文件精神,加快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在认真分析当前经济和财政形势的基础上,国家采取了运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对经济进行反周期调节。由中央财政决定转贷500亿元特种国债给地方政府,定向用于增加对水利、交通、邮电、城市公用设施、城乡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全省上报了32亿元,其中我市确定的第一批项目2.6亿元,用于我市城市公用设施和交通建设,财政、建委等部门要认真管好、用好这笔资金,实行目标管理、责任考核,落实还款资金来源。为进一步加快我市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经济增长,财政、计委、建委还要抓住机遇,做好进一步向中央积极争取资金的工作。计委和建委等部门还要排出一批建设项目,包括第二个三年的项目,作为项目库为争取资金创造条件。
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要集中有限资金,突出重点,有计划、有目标地办一些大事情,既要为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办实事、见实效,又要支持经济发展、加快培植财源的步伐,为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提高经济综合实力创造良好的条件。
今年全市财政支出的压力一直很大,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要高度重视这个问题,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好全国全省增收节支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坚持突出重点,有保有压。在保证重点支出,特别是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和再就业经费及时足额到位的同时,确保工资的按时发放。要认真贯彻市政府精神,压缩一般性支出,严格执行“八不准”,购置汽车、出国费用、会议费用、节庆活动等严格控制,消费的钱要从紧,不该办的不办,不该花的不花,能缓的缓一缓。
抓好财政工作是搞好经济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央和省把加强财税工作,严格财经秩序,缓解财政困难,摆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市委、市政府对财政工作也十分重视。希望各区县政府要继续把财政工作摆到突出位置,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来抓。一是要经常了解财政工作情况,研究解决财政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更加重视组织收入工作,协调好财政部门与有关部门的关系。要十分重视财政平衡工作。当前部分区县实现财政平衡任务仍十分艰巨。为此,各区县政府要提高认识,采取措施,确保今年财政收支平衡。二是要广泛开展调查研究,高度重视目前财政工作中出现的突出问题,不断完善和深化财政改革,帮助财政部门转变职能,强化管理。三是要支持财税部门依法理财,强化预算管理,切实维护财税法律法规的严肃性。四是切实帮助财税部门解决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困难,积极支持财政改革,为做好财税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各级财税部门也要紧紧依靠党政领导,主动汇报工作情况,为促进经济发展多出主意,当好参谋和助手。
财税部门要带头贯彻各项财政、税收法规,切实维护财经纪律,认真执行中央关于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围绕促进公正执法、依法办事,抓好行风和廉政建设。要建立和完善一套自我约束和相互监督的机制,要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违纪行为,努力塑造财税干部队伍公正执法、廉洁自律、勤政高效的新形象。
同志们,当前财政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对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全局性意义。希望全市各级财税部门的广大干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同心同德,扎实工作,全面完成今年的各项任务,为确保今年全市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