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市委基层办、市农办到了回龙镇清湖村、莲塘波西村、金渡西头村、白土镇马安村、金利镇金一村、蚬岗镇蚬一村、禄步镇白土二村、水南镇山寮村、白诸镇高岗围村等地调查农村经济发展的情况,这些村的集体经济发展都比较好,他们的成功经验归纳起来有几个类型:
据调查,目前我市有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主要受两个方面因素的制约:一是受客观方面因素制约,如地理位置偏僻、道路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经济结构单一、缺乏起步资金和村集体预留土地等。二是受主观因素的制约,如观念保守,创新能力不足,缺乏超前发展、跨越发展意识;个别干部缺乏事业心责任感,缺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没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以上一些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以及从中得到的启示,我认为,要加快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主要抓好如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立足本地资源,发展特色农业基地。这几年,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抓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采取了市直单位筹集资金的办法,支持贫困村委会发展经济,收到了较好效果。禄步镇的桐槎、岩口、乐洞、白土二等村先后建立了村办的农业生产基地或企业,甩掉了贫困村的帽子。对未脱贫的村委会,我们要引导其立足本地资源优势,把握时机,大力发展有地方特色的区域性主导产业,形成“一乡一品”式的区域性农业经济板块,发展类似白诸镇的“沙糖桔村”,小湘镇的“冬瓜村”、“八角村”,回龙镇的“养鹅村”,活道镇的“粉葛村”、“养鸡一条坑”,莲塘镇的“白瓜村”,乐城镇的“佛手村”、“果蔗村”等一批特色专业村。
第二,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发展集体经济。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土地资源已越来越显得珍贵,许多镇村在引进项目或开办种养基地上都遇到了土地的限制,尤其是一些没有集体预留土地的村就更加难办。在此方面,有二个办法可以参考,一是参照蚬岗镇、回龙镇的一些村委会的做法,在稳定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并且村小组同意的前提下,对土地作小调整,调出小部分土地(包括山地)用于发展集体经济。(但这一做法一定要经村小组及村民代表开会通过并签名认可,否则会影响农村的稳定)。二是采取返租的办法,由村集体向农民租土地,然后由村委会投资兴办农业种养基地或发包出去给有能力的人办企业。
第三,加大农业“双引进”的力度,促进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我市农业资源丰富,地理位置好,农村富余劳动力充裕,我们要充分发挥优势,大力引进外来的资金、技术、品种、人才,加快我市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优化我市的产业结构,尤其是通过双引进,加快我市农产品创品牌及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
第四,多形式、多渠道兴办二、三产业,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要加快集体经济发展,增强经济实力,仅仅依赖农业发展还不够,还要注意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带动。例如禄步镇白土二村,2001年在市、镇的大力扶持下,通过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投入29万元建起一个占地4亩的肉菜市场,场内建有商铺15间,可摆临时摊档30个,能同时容纳400多人进场交易。该市场以经济肉菜为主,兼营日用品、生产资料和餐饮小食,市场投入使用以来,既方便了本村以至邻村7500多村民的生产、生活,又增加了村委会集体经济收入,现已基本收回了投资。
第五,加强现有项目的管理,确保早出成效。经过近几年我市有很多村已上了一批经济项目,我们一定要明确落实责任,搞好管理,确保这批项目能出效益,早出效益,力求办一个成功一个。我们要坚持长短结合的原则,既要着眼于目前利益,又要立足于长远打算,确保经济发展有后劲。
同志们,虽然我市现有的集体经济薄弱村还有一定的数量,但只要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上下同心,扎实工作,选好路子,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突破口,相信我们工作队员定能取得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