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会议,既是一次总结表彰、树立信心,力争新年起好步、开好局的动员大会,又是一次分析形势、鼓劲加压,投身争先抢位、争光添彩的誓师大会。开好这次会议,既事关当前,又事关长远,意义十分重要。首先,我代表市委、市、市政府、市政协,向受到大会表彰的先进集体,表示热烈的祝贺!
关于今年的工作,刚才高市长已经作了部署和安排,讲得很到位,我完全赞同。大的方面,就是两条,一是加快发展不动摇,二是积极构建和谐社会。总体思路,就是以“两争”为主抓手,落实“三创”、“四实”要求,全力促进经济社会既快又好发展。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2004年,全市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克难奋进,顽强拼搏,开拓创新,经济发展环境和综合竞争实力得到明显提升,为我们新一轮加快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一是综合实力快速提升,为加快发展构筑了较高平台。按照2004年的实绩,溧阳在全国百强县的排名,有望实现再次攀升,初步估算在第55位左右。二是规模经济迅速崛起,为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亿元以上企业近40家,比2003年翻了近一番,占据全市销售收入及国税收入近半壁江山,今年有望突破50家。三是工业结构逐步优化,为加快发展培植了较强后劲。医药、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的投入同比上升了12个百分点,建材行业普遍实现了产业升级,17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实现纳税销售34亿元,占全市总量的1/6强。四是投资环境显著改善,为加快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通过近年来的不懈努力,溧阳的交通优势已经形成,各镇(区)主要节点20分钟上高速的目标基本实现。天目湖的生态和品牌优势逐步凸现,吸引力日益增强,成为溧阳今后发展最大的“卖点”。“几城共创”、社会事业、党建工作、平安创建、机关作风等,都为投资环境的有效提升,增加了亮点,增添了合力。五是发展热情空前高涨,为加快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加快发展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无论是干部还是群众,政府还是企业,人人思进、人人思快、人人思上的氛围日益浓厚,这是我们加快发展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这些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十分珍贵。是全市干部群众同心同德、顽强拼搏的结果,是广大企业家辛勤劳动、创新创业的结果,凝聚着在座各位的心血和汗水。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新的一年里,希望大家按照“争先抢位、争光添彩”的要求,再接再厉,加快发展,乘势而上,再创辉煌!
成绩代表过去,一切从零开始。我们既定的奋斗目标是,用1-2年时间,进入全国50强,全省前8强,2007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今年,我们提出争先抢位、争光添彩,既是乘胜追击的一种自信之举,更是应对挑战的一种奋进之策。2005年,从宏观形势看,宏观调控没有明显松动,有保有压仍然是主基调,“四紧”难题短期内难以有效缓解,煤炭等原材料价格普遍上涨,给企业发展带来较大压力。从区域竞争看,标兵跑得更快,追兵逼得更紧。今年,丹阳提出用3年时间,主要经济指标实现翻一番,跻身苏南强市之林。海门、通州等地的发展势头也不可小视。即使在常州市范围内,我们也存在不小的差距。虽然去年我市在GDP、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幅均超过常州市、武进、金坛,但人均绝对值却普遍要低。GDP人均绝对值比常州、武进、金坛分别低12697元、21900元、362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低904元、1742元、419元,一般预算收入低1065元、897元、36元。所以,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可以松劲懈怠,更没有丝毫理由可以沾沾自喜。从我们自身看,经济结构不尽合理,资源型、高能耗型产业比重偏大,集约经营水平偏低,利用外资总量偏少,成为加快发展的制约瓶颈。另外,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各级强化人本意识、法治意识、环保意识,对我们组织经济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成于忧患,败于安乐。面对偏紧的宏观形势,面对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甚至小进也是退的激烈竞争态势,面对更高的目标和要求,我们一定要认清形势,居安思危,切实增强时不我待的忧患意识、敢于开拓的竞争意识、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溧阳在更高的起点上加快发展,在更高的水平上协调发展。
加快发展,关键在真抓实干。面对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的挑战,我们只有突出重点,狠抓当前,埋头苦干,多做少说,把各项加快发展的措施落到实处,才能抓住机遇,赢得主动,打一场漂亮的“攻坚战”,顺利完成“争先抢位、争光添彩”的光荣使命。重点要抓好“三个围绕”。
一是镇(区)要围绕加快发展抓投入。这两年,我们之所以取得较好的发展业绩,关键归功于2002年以来的强势投入。2002年以前,工业投入基本在5-6亿元徘徊,2002年是12个亿,2003年38个亿,2004年46个亿,与此同时,工业销售也由2002年的132亿元,到2003年的193亿元,再到2004年的258亿元,基本保持30%以上的增幅。因此,大家一定要强化“抓发展必须抓投入,抓投入必须抓项目”、“项目就是号令”的发展意识,做到:千军万马跑项目、千辛万苦争项目、千方百计抢项目。通过强化考核、强化服务、强化引导、强化政策,集中精力,一着不让,主攻投入这个重点;通过强化招商引资,创新载体建设,办好茶叶节,突破开放型经济这个难点。茶叶节结束后,市委、市政府将召开总结表彰大会,盘点各单位的招商引资情况,并由镇区一把手登台亮相,汇报业绩,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予以表彰奖励。希望大家加大工作力度,落实有效措施,不折不扣地完成常州下达及市人代会制定的目标任务,为全市持续快速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是机关要围绕加快发展比服务。服务好发展是机关部门的天职,是永恒的主题。当前开展的先进性教育活动,同样也要围绕提升服务水平做好文章,下足工夫。要落实“政府创造环境”这个要求,进一步巩固机关作风建设的有效成果,继续坚持“110服务”、“保姆式服务”、跟踪服务,抓好服务效能建设,切实做到“四通”:即部门职责内的事要速办“快通”,工作运转不畅需要协调时要及时“沟通”;基层面临困难和矛盾时要积极“疏通”;凡有利于溧阳加快发展,上级没有明确规定和没有明令禁止的要大胆“变通”。坚决反对“四不”,即“没好处的不想干、有风险的不敢干、难度大的不愿干、无先例的不肯干”。努力打造服务政府、高效政府、廉洁政府和法治政府。
三是企业要围绕加快发展创一流。最近,国务院出台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在平等准入、融资渠道等7个方面提出了重要措施,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垄断行业、公用事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金融服务业、国防科技工业等领域,预示着民营经济即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的春天。全市民营企业要抢抓机遇,抢占市场,努力走品牌领先之路,走科技创新之路,走现代管理之路,立志做大做强做精,努力创新创优创名。在这里,我要大力提倡,我们企业家特别要向浙江企业家学习,重点学习他们的先进理念,学习他们的胆识和气魄,要做就做最好,要争就争第一,努力争当全市创造财富的主力军。
今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五”计划、谋划启动“十一五”计划的关键之年。“十一五”期间,我们将要推进七件大事,即伍员山蓄能电站、大溪水库除险加固增加库容、常溧高速、芜溧高速、宁宜铁路、芜太运河改造、50万伏变电所的建设。到“十一五”期末,全市纳税销售要力争突破1000亿元,财政收入突破50亿元,各项存款突破300亿元,职工收入与财政同步增长。这些目标激动人心、催人奋进,需要全市上下加倍努力,共同奋斗!
同志们,加快发展时不我待,新的征程千帆竞发。只要我们全市上下同心同德,顽强拼搏,振奋精神,埋头苦干,奋力争先抢位,合力争光添彩,溧阳的经济社会就一定会实现新的跨越!“两个率先”的宏伟目标就一定能够如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