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 word模板
  • 编辑:admin
  • 时间:2022-01-25 08:15
  • 阅读:165

  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我县目前共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7项,其中,滩羊皮鞣制工艺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琉璃咯嘣制作技艺、卦山庙会、玄中寺鸠鸽二仙传说、卫生馆五香调料面制作技艺等4项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还有诸如阳渠柳编技艺、石侯漏粉技艺、坡底景泰蓝制作技艺、王村砂锅生产技艺、梁家庄熬胶技艺、南街轮子锔瓷技艺,坡底的牛斗虎、瓦窑头的龙灯、青村的竹马等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迫切需要我们去抢救、保护与传承。

  为关注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及产业化发展的现状,了解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先后深入义泉泰皮业有限公司、永德盛金属工艺品厂、旺英堆锦艺术制作有限公司、调味品厂等非遗产品生产企业进行了调研。

  (一)非遗传承人观念落后,产业化意识不强。一方面,相关传承人由于中国传统观念和保守思想的影响,难以接受将祖辈传承的绝活让他人了解或学会。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的传人或生产企业,将非遗项目视为自己的私有财产,只注重家族传承,满足于“小富”即安的现状,采取“闭关锁国”办法,拒绝对外宣传,不注重培养技术人才,不注重技术研发队伍的培养,缺乏创新升级的能力。企业(作坊)间不抱团,不合作,不互通,不相助。另一方面,由于一般传承人年龄偏大、文化水平较低,对经济、政策和科技的了解和掌握不够,难以应用科学技术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上产业化的道路。

  (二)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缺乏制度保障和财政支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公益事业,需要制度保障和资金支持。但是就我县目前情况来说,并没有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直接相关的政策措施。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个耗资巨大的系统工程,紧靠传承人的投入难以很好地保护,必须依靠财政支持。但是我县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方面的投入偏少,也制约了我县非遗产业的发展。

  (三)缺少高素质专业人才。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以人为载体的文化,保护和发展主要靠人来完成。由于我县非遗传承多文化水平低,又不愿引进高素质专业人才,造成非遗企业仍处在粗放经营的低级阶段,不求技术的进步、产品的升级、质量的提高。雇工多以当地居民为主,基本没有创新能力,更不用谈具有现代经营管理、市场营销、项目策划等方面的知识,根本不能满足非遗产业发展的需要。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形成生产能力的非遗相关企业(作坊)年生产总值仅为300万元左右,提供就业岗位不到100个,这与我县丰富的非遗项目极不相称。

  (四)我县非遗产业组织化水平低,竞争力不强。我县的非遗企业多以小团体或个人家庭作坊为单位,经营手段单一、管理方式落后、对市场变化的反应迟钝、发展战略不够明确,企业整体竞争力不强。

  按照山西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的非遗工作原则,结合我县实际,推动构建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开发和利用的新格局,提出如下发展思路与对策:

  (一)科学规划,总体把握非遗工作的方向。编制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纲要》,进一步明确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项目等。并将《发展纲要》对外公开,首先向我县资源型企业公开,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向非遗产业转型发展,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将这些企业雄厚的资金,先进的理念及优秀人才引入非遗生产领域,促进非遗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二)依托旅游产业,实现抱团发展。旅游市场的文化属性为非遗的保护与开发提供了便利。我县的非遗保护工作应当做到申报与保护并重,保护和开发并举,实现我县非遗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

  1、实现与我县旅游产业的对接。县旅游局和各级旅游景点,应积极开拓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旅游。建议规划和建设专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条街或产业园,集聚我县具有产业发展潜力的非遗项目,做大做强宣传和营销声势。

  2、认真规划,在我县境内各旅游景点增设非遗项目演示区。对独具**特色、适合旅游开发的非遗项目进行整理、提炼、充实,丰富旅游文化内涵。加大文化旅游在旅游业发展规划中的比重,积极开展“非遗”旅游产品的评选,大力推介富含我县“千年古县”文化元素的非遗类工艺品,重大节会活动中要有意识地吸纳非遗项目的表演。

  3、建议进行实地调研,规划建设非遗文化主题公园、非遗文化产业园,加大非遗产品的展示和宣传;同时,积极探索与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习进校园活动,让学生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和保护的重要意义,使全社会逐步形人参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氛围。

  (三)注重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要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发展,必须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建议政府机构、职业中学、企业、民间团体、非遗继承人等多方鼎力合作,培养懂专业、会管理、善运作的非遗传承人、企业家,通过人才培养,提高非遗产业的科技含量和企业竞争力。

  (四)注重营销策略。主动走出去,到省城太原、首都北京等文化聚集区创办营销机构,扩大影响,“借鸡下蛋”,谋求发展。

  (五)加大现代科技的运用和投入。既保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形式,又要在不丧失其精髓的前提下以高科技手段进行创新,力争在原生态的基础上有更多的图样设计、工艺美术,更好的视觉效果,使科技成为推动非遗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升级。

  2、健全工作保障机制,解决好“四纳入、一建立”。四纳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纳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纳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全过程。一建立:建立健全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组织、工作机构。

  3、落实国家文化产业优惠政策,制定我县优惠政策,在税收等方面提供优惠,完善非遗产业发展所必需的配套体系,建立能吸引各种社会力量投资的保障和激励机制。

  

全部评论(0)
·
推荐阅读
  • 2019年度市商务局一级调研员述职述廉报告
  • 2019年度市商务局一级调研员述职述廉报告
  •   2019年,在局党组和上级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指导下,认真按照年度既定的工作目标,积极协助局分管领导推动工作贯彻落实,较好地完成了局党组和局领导交予的工作任务,努力做到思想上积极进取、工作上求真务实、生活上从严要求,较好地完成了党委和上级有关部门赋予的各项工作任务。按照市委组织部和市纪委关于市管干部述职述德述廉的要求,现将各项情况报告如下:  作为刚调整使用的市管干部,必须在思想观念、领导方式、道德修养等方面切实做到率先垂范。一年来
  • word模板
  • 编辑:admin
  • 时间:2022-03-15 08:57
  • 阅读:55
  • 2019年县委办公室主任述职述廉报告
  • 2019年县委办公室主任述职述廉报告
  •   坚持把学习作为一种境界、一种责任、一种习惯,不断锤炼党性修养、努力增强驾驭工作的能力。一年来,我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持把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贯穿于主题教育全过程,坚持学原文、读原著、悟原理,深入学习了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及习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习总到黑龙江及我市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省市县委全会精神,使得党性修养进一步提升,理想信念进一步坚定,宗旨意识进一步树
  • word模板
  • 编辑:admin
  • 时间:2022-03-15 08:57
  • 阅读:162
  • 农发办支部2019年履行基层党建工作责任专项述职报告
  • 农发办支部2019年履行基层党建工作责任专项述职报告
  •   我于2019年1月30日在市农发办第二党支部的换届选举中再次当选为大同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第二党支部的支部。这既是组织和同志们对我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我今后工作的激励。在市农发办党组和党总支的领导下,在支部全体党员的支持下,我团结和带领第二党支部的党员们认真学习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十九大的精神,把支部工作与业务各科室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引导和激发支部全体党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有效地促进了各科室的各项工作。现向领
  • word模板
  • 编辑:admin
  • 时间:2022-03-15 08:57
  • 阅读:191
  • 2019年度烟草公司科室干部述职报告
  • 2019年度烟草公司科室干部述职报告
  •   “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切实提高思想认识。  (二)求真务实,抓好重点工作推进。一是合同招标科学推进。严格按照规定流程手续,组织开展卫生保健用品招标工作,最终以竞价评比方式确定供应经销商;对接和彬宇劳务公司,就食堂业务外包事宜积极开展商务谈判并达成共识,全面完善2019年度合同签订内容。二是烟叶收购顺利达标。投身一线、积极作为,努力抓好烟叶收购工作,组织XX站全点职工在条件
  • word模板
  • 编辑:admin
  • 时间:2022-03-15 08:56
  • 阅读:237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4-2024 创考资源网 | 黔ICP备09005085号-2 贵公网安备 52262802000963号
联系客服
技术咨询 售前小李 客服小鸿 联系客服
13158356292
手机版

扫一扫进手机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