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基层青年财政干部的调研报告 为准确把握青年干部工作、学习、生活情况及思想动态,反映青年干部对基层工作及财政改革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提高财政青年干部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溆浦县财政局团委经请示局领导同意,由局工会主席带队,成立专题调研组,对近年来新招录的青年财政干部开展了专题调研,通过与青年干部面对面交谈、听取当地党委政府领导及财政所所长对青年干部的评价,掌握了情况,找准了问题。一、青年财政干部基本情况2013年及2015年我局新招聘青年干部共36名,现仍在岗29人。其中:男13人,女16人,平均年龄28岁;本科学历21名,大专学历8名;中员15名,非党员14名;来自本县的有19人,来自外县的10人;已婚青年干部17人,未婚12人。从此次调研情况看,大部分青年干部都能安心基层、扎根基层、奉献基层,在基层财政所肩负了大量工作,不言苦、不说累,充分展现了青年财政干部良好的风采,赢得了当地党委政府领导及群众的好评。
1、思想积极上进。大部分青年财政干部在思想上积极上进,按照当地党委政府的部署安排,能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模范遵守法律法规和工作纪律,作风正派,始终做到坚持原则,不踩红线。经过两年的学习锻炼,他们进步明显,如唐丽贤、万丽、张溢峰等7人积极向组织靠拢,参加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再如深子湖镇财政所罗茜萍,2016还当选为县十六届代表。
2、基层工作勇挑大梁。大部分青年干部被分配到基层后,服从当地党委政府及财政所的工作安排,他们克服基层所人员少,工作量大的压力,身兼数职,勇挑重担,大多已经成长为基层财政所的骨干力量,有的既要负责乡财县管、项目资金监管、惠农资金发放、村帐乡代理等财政本职业务工作,还要负责联系村组及肩负脱贫攻坚“结对帮扶”等十分繁重的工作任务,但他们都能做到任劳任怨,精益求精。
3、业务学习刻苦认真。大部分青年干部在业务上能继续加强学习,他们当中有的曾从事过不同类型的工作,进入财政来到基层后,由于工作方式方法不同,他们主动适应,认真学习财经法律法规,系统学习业务知识,并主动向年长老同志和所长请教业务。如局财政投资评审中心青年干部舒斌、金畅等在做好业务工作的同时,通过自学2016年顺利考上了全国注册造价师。有的积极争取到局机关甚至到省厅跟班学习,如油洋乡财政所肖应涛,去年一年在省厅跟班学习,业务水平得到很大提升,由于表现突出,今年省厅继续留其跟班学习1年。
4、服务群众耐心细致。我们到黄茅园镇财政所调研时,刚好有群众来财政所咨询惠农补贴的情况,该所青年干部廖杰正在热情接待,耐心讲解,并帮助群众查询,最后群众满意而归。在其他乡镇调研中,当地党委政府领导也反馈我们,青年财政干部在当地服务群众方面也非常到位,两丫坪镇贺达昊说,新来的张溢峰和万丽两位同志办事领导放心、群众满意。
5、个人生活甘于平淡。在基层财政所工作的青年干部,他们大多思想活跃,都曾经渴望丰富多彩的学习和生活,如中都乡财政所唐丽贤,工作极其认真负责,她本人也多才多艺,主持、演讲、体育、文艺样样精通,但他们下到基层后,很多人放弃了自身爱好,都能甘于基层的清苦和平淡,安心工作、踏实工作。有的不仅承受了工作平淡艰辛之苦,甚至还要承受长时间远离亲人之苦。如沿溪乡财政所米诗华,爱人在怀化工作,孩子在老家寄养,一个月最多只能见上他们一两面。还有观音阁镇财政所杨佳,爱人在部队,大半年都不能见上一面。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尽管近年来我县财政在乡镇财政队伍建设方面,通过新招录青年财政干部,为基层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青年干部的成长及基层财政队伍建设仍存在新矛盾和新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干部年龄老化,人员不足。根据目前统计,全县乡镇财政所在岗人员仅有140人左右,年龄在30周岁以下的仅20人,只占全县乡镇财政人员总数的14.3%,而年龄在30周岁以上的共120人,是总人数的85.7%。整个队伍年龄结构严重老化,断层现象非常突出。根据要求,每个乡镇财政所至少需要配备4至5名名财政干部,分别承担所长、预算管理员、惠民资金管理员、票据管理员、综合会计等岗位的工作,但目前我县有些乡镇财政所人数严重不足,如:小横垅乡财政所、龙庄湾乡财政所都只有2名财政人员,都还是2015年新招聘上来的干部。
2、工作任务繁重,压力偏大。乡镇财政所人员实行的是县乡共管双重管理体制,既要完成财政本职工作,又要与乡镇其他干部一样担负驻村联户、综治维稳等中心工作。由于各项财政改革推进,财政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宽,事务性工作繁杂,加上严重缺人的客观情况,财政干部们常年处于加班加点状态,感到不堪重负、难以承受。这样导致乡镇财政职能不能得到有效履行到位,使得党的惠农财政政策落实效果大打折扣,财政资金使用安全和效益不能保证,一旦追责,第一个“打板子”的就是乡镇财政干部。
3、干部成长困难,缺乏平台。由于缺乏搭建青年干部成长的有力平台,导致青年干部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思想教育尚需深入。大部分青年干部思想上进,都渴望进步,但是个别青年干部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思想迷惘,工作缺乏动力,活力和创造力。二是业务水平亟待提高。由于毕竟青年干部年轻,缺乏历练,又处在边远地区,接收信息不足,而随着财政改革步伐的加快,出现部分青年干部不能适应的问题。三是干部激励措施乏力。由于个人婚姻、夫妻分居、子女上学等家庭生活的许多困难无法解决,青年干部人心不稳、人心思走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一种现象。同时由于工作考核体系缺乏针对性,青年干部的管理约束缺乏有效手段,导致一部分青年干部主观能动性缺乏,工作无。
1、注重引进培养,着力提高青年干部能力。为缓解基层财政所人员青黄不接的现状,要积极争取每年向社会公开招聘一批专业技术人员,不断充实基层财政力量。同时,要强化培训学习教育力度。制定政策措施,鼓励青年财政干部自学、参加职称考试,取得专业技术职称。另外要加强人员培训。应制定培训计划,列出专门培训经费,采取多种方式分批、分层次有针对性进行青年干部培训。
2、发挥群团作用,搭建教育培养工作平台。一是搭建关爱平台。由局工会、妇联、团委定期不定期对新招录用青年走访座谈,了解他们的基本生活情况及思想动态,尽可能为他们排忧解难,让他们能够安心在基层工作、学习和生活。二是搭建成长平台。由局团委牵头,通过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落实“以党建带团建”,营造“重视人才,造就人才”的环境,使“奉献”、“创新”和“服务”融入到青年干部的工作思路中。三是搭建交流平台。局团委要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搭建QQ及微信群,便于青年干部随时交流日常工作和生会。四是搭建活动平台。利用重大节日,组织青年干部开展主题活动,如知识竞赛、篮球赛、登山、徒步等联谊活动,激发青年干部的朝气和活力。
3、建立激励机制,调动干事创业积极性。为了鼓励青年干部安心基层工作,应建立完善激励政策。一是解决待遇。对长期在边远或贫困乡镇工作的财政干部,应视工作业绩进行岗位交流,或提高经济待遇。对确实不能适应工作岗位的人员,可采取组织措施调离财政系统。二是加大考核力度。要完善对乡镇财政人员的考核力度,细化考核内容,每年根据青年干部的表现,评选一部分财政系统“青年爱岗标兵”、“青年示范岗”,进一步激发青年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