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旅游是旅游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黄金周休假制度的实行,为假日旅游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黄金周旅游作为新的消费热点,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激发了居民的消费潜能,在创造需求、拉动内需、提高国民生活质量、提升旅游产业素质、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GDP增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综合性作用。
2003年,在遭遇非典等不利因素影响的情况下,全省旅游总收入仍然达到420.82亿,同比增长10.7%,高出全国增幅23个百分点(全国旅游总收入增长为-12.4%),增幅列全国第一,总量居西部首位。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其中很重要一点,就是在非典过后,我们及时采取有力措施,突出抓好黄金周的旅游组织工作,迅速启动了省内和国内旅游。今年“五一”假期是非典后的第三个黄金周,做好今年“五一”黄金周旅游工作,对于进一步增强大众消费信心,全面恢复和振兴我省旅游和相关产业,实现全省旅游发展新跨越意义重大。可以说,今年“五一”黄金周旅游工作的成效直接关系到旅游业全面恢复与振兴的大局。
同时,“五一”黄金周也为我们搞好宣传促销、提升旅游品牌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遇。抓住黄金周这个大好机遇,加大投入,搞好策划,创新旅游宣传促销的内容和手段,有针对性地做好重点宣传促销工作,实行政府主导、旅游企业积极参与、各方面联动的整体宣传模式,形成旅游宣传促销的合力;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各级媒体的宣传促销作用,通过设立旅游广告牌、散发宣传资料、加强网络宣传和举办国际国内大型会议及节庆活动等方式,让公众了解XX,扩大XX旅游知名度;结合“2004百姓生活游”主题,积极开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符合健康安全卫生要求的大众性旅游项目,努力做好“五一”黄金周旅游的信息发布和新闻报道工作,必将进一步提高XX旅游知名度,增强对广大游客的吸引力,促进我省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五一”黄金周旅游工作的重大意义,站在全局的高度,继续发扬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的工作作风,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对旅游发展工作的要求,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对旅游发展工作的部署,切实加强领导,扎扎实实工作,确保“五一”黄金周各项工作的落实,自觉维护全省旅游发展大局。
各地要按照国务院确定的“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落实责任、加强协调”的方针和省上的部署,全面启动“五一”旅游黄金周的各项准备工作。要结合本地实际,全面、周密地制定和完善“五一”黄金周总体工作方案,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单位、工作要求和工作进度。各级假日旅游协调机构的成员单位要按照分工,细化责任,恪尽职守,在认真履行本部门、本单位工作职责的同时,主动配合,统筹协调,积极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协作。各地各部门和旅游接待单位要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及早动手,制定完善各项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认真做好黄金周期间各项重大旅游节庆活动的组织准备工作,丰富和优化适合人民群众需求的假日旅游产品;提前做好旅游交通调度安排和餐饮、住宿、景区等接待准备工作,突出抓好旅游市场的节前整治规范,强化薄弱环节,做到万无一失。
这里,我特别强调一下旅游市场整治问题。创造一个良好的旅游环境,直接关系到“五一”黄金周的工作成效。根据国务院关于旅游市场整治实行“地方政府负责,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的方针,按照《XX省人民政府关于强化旅游市场综合治理机制的意见》的要求,各级政府主要领导要亲自抓,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五一”黄金周旅游市场整治方案,将任务和责任落实到具体单位和个人。要以整治旅游市场秩序、净化“五一”黄金周旅游市场为内容,组织当地旅游、工商、公安、物价、质监等部门,在“五一”黄金周前和黄金周期间开展综合执法检查,全面整治旅游市场,切实提高“五一”黄金周旅游服务质量,依法保障广大旅游者的正当权益。旅游部门要坚决打击非法经营旅行社业务,依法打击非法从事导游活动,规范旅行社经营和导游服务行为;门要加强道路交通秩序整治,维护旅游治安和旅游消防安全,严厉打击在机场、火车站、汽车站、城市广场等游客集散地争夺地盘、拉抢游客和敲诈勒索等欺行霸市行为,打击非法“陪游”、“伴游”等丑恶现象,净化旅游环境;交通部门要严厉打击非法从事旅游客运的行为,查处不签定旅游运输合同、不按规定提供旅游客运服务等违规行为;工商部门要严厉打击旅游购物欺诈、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和制假售假等扰乱旅游市场的行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配合,重点打击“黑社”、“黑店”、“”和“黑导”等无证经营行为和私拿回扣、索要小费、强迫购物等不正之风,督导各旅游企业抓紧做好迎接黄金周的各项准备工作,重点加强对以往黄金周期间投诉比较集中的服务环节的监管,对顶风违纪者坚决严惩。
今年春节大假前后,我省先后发生了4起特大事故,位居全国前列,严重影响了XX形象。近期公交车辆、营运客车事故频发,更引发人们对道路交通安全的担忧。“五一”黄金周即将来临,各地各部门都要牢固树立“没有安全就没有旅游,安全保障是旅游的生命线”的意识,切实增强安全监督管理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把旅游安全工作放到重要位置,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节前要认真开展对旅游车船、道路、景区景点、游乐设施等的安全检查,排查安全隐患,采取防范措施,制定应急预案,力克形式主义,狠抓工作落实,切实抓好“五一”黄金周期间的各项安全防范与安全管理。
各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及早谋划,提前安排部署,对重点旅游线路、景区的交通安全和从事旅游客运的车辆进行彻底检查,在重要路段、路口设置交通安全执勤点,加大路检路查力度,及时纠正违章行为,确保行车安全。交通运管部门要认真吸取事故教训,切实抓好源头管理,加强旅游车辆的检查维护; “五一”节前要对全部旅游车驾驶员进行一次安全教育,督促运输企业配备足额驾驶员,做到“四防”、“”;旅游车辆必须严格趟次安检规定,严禁车辆带“病”上路,确保各个环节不放松,形成稳固的“安全链”。公路部门要加强对路况不良路段的监控,尤其是对山地地质灾害多发地区的监控,未雨绸缪,提前作好防范措施,确保道路安全畅通。交通海事部门要加大水上交通的监管力度,做到人盯人,人盯船,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坚决禁止带有事故隐患的船舶离港,严禁船舶超载、非客船载客等违法行为;要加强对重点水域的巡逻,对景区的游览船、水上漂流船、水上餐饮娱乐船和客、渡船实行重点监控。旅游部门要抓好旅行社的安全管理工作,旅行社不得推出含有安全隐患的旅游线路、项目和团队运行计划,不得租赁无旅游营运资格的车辆;要配合消防、卫生、质监等部门对星级饭店的安全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对达不到相关标准和要求的,坚决停业整顿;导游必须严格执行符合安全要求的团队运行计划,在安排食宿时,要保障驾驶员得到充分休息。铁路、民航部门要合理调配运力,提早做好临客车辆、航班的准备,加强站车、机场旅客乘降组织和出入口管理,严格危险品查堵。要切实抓好应对各类公共性突发事件的准备工作,加强食品卫生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火灾发生,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应对各类传染性疾病的防控预案。在“五一”黄金周期间举办的节庆及其他公众聚集活动,要按照“谁主办谁负责安全”的原则,要求主办单位精心制定好活动方案和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预案,健全各项安全保卫措施,确保无安全隐患。
同时,要加强警民协作,努力共建安全文明旅游区。警民共建安全文明旅游区是我省认真实践“”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对于贯彻落实省委八届三次全会和全省旅游发展大会精神,大力推进“三个转变”有着重要意义。各地要高度重视警民共建安全文明旅游区工作,及早启动“五一”黄金周共建安全文明旅游区活动,加强旅游资源保护,维护良好的旅游秩序,做好抢险救灾和处理突发性事件的准备工作,努力展示XX安全、文明的良好旅游形象。
“五一”旅游黄金周的序幕已经拉开。我们要认清形势,振奋精神,抓住机遇,扎实工作,全面完成黄金周旅游的各项目标任务,为我省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今年春节大假前后,我省先后发生了4起特大事故,位居全国前列,严重影响了XX形象。近期公交车辆、营运客车事故频发,更引发人们对道路交通安全的担忧。“五一”黄金周即将来临,全省安全生产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今年一季度,全省发生各类伤亡事故10796件,死亡1546人,受伤6876人,直接经济损失4951.85万元,与2003年同期相比,事故件数下降16.39%,死亡人数下降7.36%,受伤人数下降15.96%,直接经济损失下降5.07%。死亡人数占省政府下达的全年控制指标的21.81%。应该说对于安全生产工作,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做了大量的工作。一季度全省发生的各类伤亡事故比去年同期分别有所下降。在整个事故有所下降的同时,特大事故呈上升的趋势,这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重大事故发生了26件,死亡114人,与上年同期相比,事故件数下降了39.5%,死亡人数下降了38.7%,下降幅度比较大。但特大事故发生了5件,死亡63人,与去年同期相比,死亡人数增加了36人,事故件数已超过2003年全年发生的特大事故。特别是在1月份,17天内就发生了3起特大事故,这个教训是非常深刻的。
从一季度的安全事故分析,在特大事故当中,5起特大事故主要发生在道路交通方面。道路交通事故一直是我们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花的精力最多,查处的力度最大,投入的资金最多,但是今年发生的特大交通事故也最多。这就反映出我们整个安全生产工作还不适应当前道路交通安全生产形势的需要。总体上来讲,原来是道路条件差,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应该说这些事故受客观条件的影响比较大。但现在反过来了,道路条件改善了,思想上就麻痹了,事故仍然多发,而且这种事故一旦发生,损失十分惨重。特别是自贡市发生的特大事故,是在城市边上的公路交通事故,死亡15人,这起码是近10年来没有发生过的。从这些事故的原因分析,主要是责任事故,可以这样说,更多的是由于主观因素造成的。这主要体现在:一是安全生产意识淡薄,从思想上放松了警惕;二是安全防范措施不到位,一方面是缺乏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另一方面是有些防范措施流于形式;三是利益驱动,为了利益“带病坚持工作”,为了利益“超负荷运转”。
“安全生产,人命关天,责任重于泰山”。最近,总理亲自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对中石油川东钻探公司井喷特大事故、北京市密云县“2.5”特大伤亡事故和吉林省吉林市中百商厦“2.15”特大火灾事故责任人作出了严肃处理。这表明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和从严治政、依法行政的决心。会议指出:各地区、各部门和企事业单位都要从这几起事故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警钟长鸣,进一步增强各级领导和全社会的安全观念,认真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切实加强和改进安全生产和公共安全工作,加大安全生产工作专项检查和整治力度,及时消除事故隐患,防止各类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从我省实际出发,面对严峻的形势,我们一定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认真实践“”重要思想,坚持以人为本,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把安全生产工作抓好。
(一)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要按照全国的统一部署,认真开展“以人为本,安全第一”为主题的安全生产宣传月活动,声势要大,针对性要强,要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宣传,增强全社会的安全意识。现在发生的安全责任事故,说到底还是安全意识淡薄,是麻痹。另外,从受害的群众来讲,也是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所以,加强宣传,开展好安全生产宣传月活动,要早作准备。要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案例,对大家进行安全宣传警示教育。
(二)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重点要加强5个方面的专项整治,一是深化煤矿和非煤矿山的专项整治,二是深化道路和水上交通运输的专项整治,三是深化危险化学药品专项整治,四是深化烟花爆竹和民用爆破器材的专项整治,五是深化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整治。此外,对建筑施工、民用航空、铁路运输、森林防火、管道运输等的安全整治也要抓紧抓好。各职能部门要围绕专项整治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抓好整治,消除隐患,把事故化解在萌芽状态。
(三)细化安全工作预案。要抓紧建立和完善快速反应机制,特别在应对安全事故的快速反应机制。在细化安全工作预案时,一是指挥机构要健全,指挥体系要完善;二是各职能部门的职责要明确;三是救援的职责也要明确,发生安全事故,开展抢险救灾工作,涉及医疗卫生、疾病防治中心等部门,各级各部门的救援责任都要明确。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各种伤亡事故,首先是要有医疗保障,组织力量,及时抢救。
(四)强化监管。在机制方面,既要在市场准入上下功夫,坚持“谁批准,谁负责”,又要抓住各个环节,认真落实监管措施。在监督方面,要落实到车主,落实到船主,落实到矿主,最终要落实到人头。在强化监管方面,在专项整治中,特别对放松监管、失职渎职的既要组织大规模的明查,还要进行深入的暗访。不能光收费不负责,要重基层、打基础、强监管。
(五)落实责任。要坚持各级行政负责制,一旦发生事故,要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严肃查处,要依法严肃追究领导的责任。处分人不是目的、不是根本,重要的是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在国务院全体会议上安排的4项整顿,都与安全生产息息相关。希望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安全,常抓不懈。要从体制上、制度上把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到基层,落实到人头,落实到企业,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