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写作来说,所有应用文体的写作都有一定的格式体例要求。这是应用文体在表现形式上区别于一般文章和文学作品的体式特点。因此,其他公务文书虽然一般不像通用公文、专用文书那样具有严格的格式规范,但也决不是没有和不讲求格式体例要求。
其他公务文书之所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也不会有统一的格式规范,主要由于它们本身的原因。首先,“其他公务文书”本来只是一种归类称呼,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概念区分,外延具有极大的模糊性。人们一般把不容易按性质或使用范围划分类别的文书,归拢在一起,称作“其他某某文书”。本书也不例外。其次,这类文书文体庞杂,写作体式差异很大,不容易制定统一的格式规范,所以只能大致具有与某一文种相似相近的格式体例,并且这些格式体例基本上来自于约定俗成。
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只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按具体文种所属最小类别的外延总结其格式体例特点。例如,同是讲话稿,应将其先与其他书面文字区分开,找出讲话稿的一般格式特点,然后再看是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还是欢迎会上的讲话,或者是表彰会上的讲话等。由于讲话稿用于直接向听众演讲,表达上就有朗朗上口、条理清楚、根据讲话内容及听众群体调整用语语气、分寸等要求,并要恰当使用呼告语。其结构大体可分为序言、正文、结束语三部分。如属欢迎词、祝贺词等礼仪性讲话,篇幅不宜长,只需讲明题旨,表示欢迎、祝贺之意即可。表达既要热情、诚挚、中肯,又要注意用语须符合听与讲双方的身份。
再例如,用于调查研究的调查报告,是常用的公务文书的一种,但又不同于通用公文中的“报告”文种。它还可以按不同标准划分为情况调查报告、专题(事件)调查报告和考察报告等。写作格式一般应有标题、前言、正文、结语等项目。其正文部分的结构形式,常见的有横式、纵式、递进式等三种。这些就是它的格式体例。
总之,实践中,大至用于公务管理的计划、总结或规章、制度,小至用于公务的请柬、邀请函或电报、电传文稿,拟写时都须遵循一定的格式体例,都不能“失体”。在写作这类公务文书时,要注意根据惯用体式“随事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