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文书的作用

  • 管理/营销/职场
  • 时间:2015-07-23 19:34
  • 阅读:512

公务文书就其主体成分来说是通用公文。而通用公文是党和国家各级领导机关治理国家,管理社会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依法成立的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联系和处理公务事项的重要手段。因此,要认识公务文书的基本作用和功能,我们只要对公文的根本性质和社会功能简略进行分析,就可以比照类推,窥一斑而知全豹

对于公文的作用,可以借用我国梁代文论学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的一句话来概括:经国之枢机枢机即我们现代汉语中所说的关键。公文是治国平天下的关键,那就是说没有比它更重要的了。这一评断看来是十分中肯的。仅此一语已足以说明公文的本质特点及其对治理国家的重要作用。不过,刘勰这句话具体所指的,只是封建社会统治机构中所用的章表奏议。而章、表、奏、议仅相当于我们今天党、政机关公文中的部分种类。如果直接用这些来说明现代我国公文的社会功能,毕竟显得比较笼统。特别是我们现在所称的公务文书,本来比公文的概念宽泛,其中包括着党、政、军机关公文与其他用于公务活动的应用文书。即以公文而论,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有12类13种,党的机关公文有14种,军事机关公文也有12类13种。这些机关公文彼此间不完全具备相互对应关系,各有不同的制作和使用要求。而公文与其他公务文书的性质、特点和作用,严格来讲也并不完全相同。并且,同是公文,也因文种的不同而各具不同的作用,使用时须注意区别,不能混淆。所以,在讨论和评价它们的作用时,应当具体分析。本书在论述各种公务文书时,之所以有针对性地分别予以比较说明,就是为了分清使用范围,以便使读者在实践中不致误用文种。

但是,公文的总体作用总是通过不同文种的具体作用来体现的,因而有必要在论述各文种的基础上,运用系统论的观点,把公文作为公务文书乃至应用文体整体系统中的一个分支系统,从不同方面加以考察。这样,经过综合分析,我们就可以大致概括出公文的整体性和相关性的功能与作用。也就是说,当我们在下面论及公文的某种作用时,实际上只是根据大部分或某一部分公文而言的,具体到某一文种,所称的作用可能就不那么明显或者根本就不具备这方面的作用。比如,我们说通用公文具有宣传教育作用,而其中的会议记录、秘密文件就不能拿出来宣传;我们说某些公文如命令、决定等具有指挥、规范的作用,但另一些公文像报告、请示等就不具有这种作用。概括只是从整体上、大体上着眼所作的分析结论,不宜作机械理解。

公务文书中公文的主要作用,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法规规范作用

党和国家以及各级权力机关所制发的命令(令)、决定、决议、法规、条例等公文,对下级机关的工作或社会成员的行为具有规范和约束作用。其中,行政命令性公文对下级机关的约束力表现为:受文者必须坚决贯彻执行,否则就将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法律法规性公文的规范性表现为:在一定适用范围和法定时效内具有普遍的强制规范作用,是维护社会安定,使社会生活有序运行的有力保证,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违法行事,否则就会根据情节轻重受到一定制裁。

另外,有些规范性公文虽然不是党和国家的权力机关制发,不属于法律法规范畴,仅在制发主体的法定职权范围内运转,但对所辖范围的管理对象也具有规范作用。例如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对本系统本单位内部的部门和成员就具有一定约束力,也是必须遵守的。当然,这类规章制度本身应当符合法律规范以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否则它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据。

(二)指挥和指导作用

公文的这一作用主要表现在下行文种里。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的领导,主要是通过下行公文实现的。一种情况是,上级机关制发的命令、指示、决定、决议、批复、意见、某些通知、会议纪要等,要求下级机关遵照执行;另一种情况是,上级根据所了解的情形,对下级工作从宏观上予以指导,所发的公文如指示、批复、通知、会议纪要等,仅提出一些指导原则,要求下级根据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参照执行。之所以如此,是由于客观情况比较复杂,各地各部门的工作发展不平衡,有时下行公文不宜统得过死。比如,在此地表现突出的问题,在彼地则不一定是问题。为了避免一刀切造成指挥失误,就需要给下级以灵活处置的变通权。这同样是为了有效地指导、指挥。这同怕负责任,故意把话说得模棱两可,做对了是我的功劳,办砸了是你的过失的官僚作风不能相提并论。但无论是上述哪一种情况的下行文,对下级的工作都是有指挥和指导作用的。

(三)组织和协调作用

公务活动本身需要组织和协调工作,因而许多公文,包括下行、平行的某些公文,都具有组织和协调的作用。组织和协调工作一般是以上级领导机关为主进行的,但上级领导机关的决策,又是以下级机关的请示、报告反映的下情或平行机关交流的信息为依据的。有些需要联合行文才能妥善处理的问题,其公文本身就是通过组织、协调工作形成的,制发后又对有关实际工作部门起着组织、协调作用。

(四)知照和联系作用

社会公务管理活动中管理目标的实现,一般都不是由某一机关孤立行动所能奏效的,而需要上下左右各个方面在各个环节上发生联系,相互配合。公文是承载和传递管理信息的工具,或上行下达,或横向沟通,都具有联系或知照作用。上级领导机关通过公报、公告、通告、通知等知照性公文把自己的意旨、意见传达下去;下级机关用报告、请示、简报向上级汇报工作,反映情况,请求批准事项或请示解决问题的方法;平行机关或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用函(电报)商洽工作,交流信息,处理共同有关的问题,实际上都是在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作用下,为实现管理工作的有序运行而作出的职能反应。离开了这类公文,就会使管理行为失调或脱节。

(五)依据和凭证作用

公文及其他公务文书都具有依据和凭证的作用。例如,在党、政机关公文中,下行文是下级机关开展某项工作、处理某类问题的依据和凭证。平行文是向平行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联系工作并由对方机关作出反应的凭证和依据。上行文是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来文作出批复或进行批转的凭证和依据,等等。其他公务文书中的大部分也有类似的作用。例如,行政执法文书是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依据和凭证,也是管理相对人不服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时提请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的依据和凭证。用于诉讼的起诉状、上诉状等书状类法律文书,既是引起有关法律程序的依据,也是向司法机关主张自己权利的凭证,还是司法机关受理案件、进行审理并依法作出处理的一种凭据。可以说,所有公务文书,对于制发机关、受文机关等使用它的单位、部门来说,都是其所做过的工作实绩的记载。也正由于如此,包括公文在内的所有公务文书都具有归档保存,以备查考的作用,都是一种凭据。


全部评论(0)
·
推荐阅读
  • 2019年度市商务局一级调研员述职述廉报告
  • 2019年度市商务局一级调研员述职述廉报告
  •   2019年,在局党组和上级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指导下,认真按照年度既定的工作目标,积极协助局分管领导推动工作贯彻落实,较好地完成了局党组和局领导交予的工作任务,努力做到思想上积极进取、工作上求真务实、生活上从严要求,较好地完成了党委和上级有关部门赋予的各项工作任务。按照市委组织部和市纪委关于市管干部述职述德述廉的要求,现将各项情况报告如下:  作为刚调整使用的市管干部,必须在思想观念、领导方式、道德修养等方面切实做到率先垂范。一年来
  • word模板
  • 编辑:admin
  • 时间:2022-03-15 08:57
  • 阅读:44
  • 2019年县委办公室主任述职述廉报告
  • 2019年县委办公室主任述职述廉报告
  •   坚持把学习作为一种境界、一种责任、一种习惯,不断锤炼党性修养、努力增强驾驭工作的能力。一年来,我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持把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贯穿于主题教育全过程,坚持学原文、读原著、悟原理,深入学习了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及习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习总到黑龙江及我市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省市县委全会精神,使得党性修养进一步提升,理想信念进一步坚定,宗旨意识进一步树
  • word模板
  • 编辑:admin
  • 时间:2022-03-15 08:57
  • 阅读:150
  • 农发办支部2019年履行基层党建工作责任专项述职报告
  • 农发办支部2019年履行基层党建工作责任专项述职报告
  •   我于2019年1月30日在市农发办第二党支部的换届选举中再次当选为大同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第二党支部的支部。这既是组织和同志们对我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我今后工作的激励。在市农发办党组和党总支的领导下,在支部全体党员的支持下,我团结和带领第二党支部的党员们认真学习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十九大的精神,把支部工作与业务各科室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引导和激发支部全体党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有效地促进了各科室的各项工作。现向领
  • word模板
  • 编辑:admin
  • 时间:2022-03-15 08:57
  • 阅读:181
  • 2019年度烟草公司科室干部述职报告
  • 2019年度烟草公司科室干部述职报告
  •   “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切实提高思想认识。  (二)求真务实,抓好重点工作推进。一是合同招标科学推进。严格按照规定流程手续,组织开展卫生保健用品招标工作,最终以竞价评比方式确定供应经销商;对接和彬宇劳务公司,就食堂业务外包事宜积极开展商务谈判并达成共识,全面完善2019年度合同签订内容。二是烟叶收购顺利达标。投身一线、积极作为,努力抓好烟叶收购工作,组织XX站全点职工在条件
  • word模板
  • 编辑:admin
  • 时间:2022-03-15 08:56
  • 阅读:221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4-2024 创考资源网 | 黔ICP备09005085号-2 贵公网安备 52262802000963号
联系客服
技术咨询 售前小李 客服小鸿 联系客服
13158356292
手机版

扫一扫进手机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