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农村特色村电子商务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近年来,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很快,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2009年中国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12月底,中国农村网民规模已经达到1.0681亿人。农村网民和网上交易平台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但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与城镇相比仍显滞后,存在较多的制约因素,为弄清作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主体,即农村实体经济开展电子商务活动的真实情况,我们选取了本地区域内农村经营实体相对集中的吴兴区八里店尹家圩经编专业村、移沿山木线条专业村、紫金桥特色农业村等三个特色村作为调查重点,探讨农村以经营实体为主体发展电子商务,推动农村特色经济加快发展的相关路径。
一、三个特色村实体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三个村的地理位置较佳,属城郊区域,改革开放后,村民的经商意识迅速激发,在村里能人带动下,各村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村民收入稳步增加;同时,三个村各类基础设施建设良好,村容村貌日新月异,是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⒈尹家圩村的特色是经编产业。该村的经编产业起步于1997年,经过10多年的建设,已发展成为一个富有特色的村域产业集群。目前全村有经编专业户127家,其中,经编企业75家、个体工商户52家,整个尹家圩经编产业共拥有各类经编机425台。尹家圩经编产业已初具规模,2009年已具备生产高中档化纤面料 3.2亿米的产能,实现产值 5.81亿元,创利税2000多万元。
⒉移沿山村是典型的木线条加工特色村。该产业由群众首创、经能人推动、干部带动,现已呈现生机勃勃的发展态势。全村现有木线条经营户108户,年产值超1亿元。
⒊紫金桥村的特色是绿色农业。全村从事绿色农业专业户10家,其中个体工商户6家、有一定规模的现代农庄4家。现代农业发展迅速,湖州紫鑫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通过租赁方式,从紫金桥村流转了500亩土地,建立了一个规模种植园区,耕作实行全程机械化,亩产纯收入达到1.5万元。
二、特色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
从实体经济发展情况来看,三个村都具有了发展电子商务的现实基础和优势,可以直接通过互联网来发布或获取商品供求、用工等信息。目前,尹家圩村涉网专业户数达到了43家,占全村专业户总数的29.5%,单个企业最大年网上交易额达到1000万元以上,网上销售额占到了整个特色村的40%,43家企业建立了独立网站或网页,村里建起了集体商务网站(吴兴区八里店经编网),发展势头良好;相比之下,移沿山木线条专业村108户没有一户涉网经营,经营户基本不接触电子商务;紫金桥村绿色农业专业户10家,其中企业4家,只有1家涉网经营,建有企业网站,年网上交易额达到100万元以上,整个特色村年网上交易额占总额的5%。三个特色村电子商务发展情况如下表:
吴兴区八里店特色村电子商务发展情况调查统计表
类 别 村
尹家圩经编村
移沿山
木线条村
紫金桥
绿色农业
村总户数(户)
786
776
1386
专业户数(户)
127
108
10
个体工商户数(家)
52
108
6
企业数(家)
75
/
4
涉网专业户数(户)
43
/
1
非涉网专业户数(户)
/
108
9
企业网站网页数(户)
43
/
1
个体网站网页数(户)
/
/
/
网上年交易额(万元)
最高(1000)
/
100
集体商务网站数(个)
1
/
/
电子商务培训(次)
/
/
/
网上交易额占比(%)
40
/
5
与此同时,我们按照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不同,选取了100名非专业户的村民进行了电子商务应用情况问卷调查,男性53名、女性47名,40岁以上30名、40岁以下70名,初中以下(含初中)学历41名、高中以上学历(含高中)59名,结果显示:有18人在网上卖过商品、46人在网上买过商品、36人从未在网上交易过;对农村电子商务的了解,有18人十分了解、51人不了解、31人了解不全面;对在网络上做交易的兴趣,有44人比较大、56人没兴趣。从调查的情况分析,电子商务在特色经济村有一定的应用氛围,有潜在的发展后劲,但村民的认知度和参与度有待提高。
三、制约特色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因素
三个特色村电子商务除尹家圩村发展较快,形成一定氛围外,移沿山和紫金桥村电子商务发展相对缓慢,商品交易形式单一,传统的面对面交易形式占据主导地位,网上经营这一新型交易方式还不为村民接受,电子商务还处于起步阶段。从走访调查发现,导致三个村的电子商务发展不平衡,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⒈观念和意识滞后。三个村是吴兴区八里店镇的主要特色专业村,除尹家圩经编专业村的电子商务发展观念和意识较强外,其他两个村就明显滞后。两者的发展规模和效益也形成了明显的差距,移沿山木线条专业村生产方式仍以家庭作坊为主,生产规模较小,紫金桥村特色农业非专业户村民占多数,两村大部分村民对网上交易陌生,认为网上交易见不到买家,心里不踏实,就连村委会成员对电子商务也不大感兴趣,认为村民做木线条生意用不着上网交易,我们在走访中发现,移沿山村委会的新大楼内除了大厅办事窗口有一台电脑外,书记、村长等办公室都没安装电脑,他们平时也很少上网浏览有关商品信息。
⒉农民和农民企业缺少相关的电子商务知识。农村农民发展电子商务的观念和意识落后,这中间有村民自身的原因,没有积极改变自己落后的观念,主动学习新观念、新知识,但作为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地方政府有责任义务引导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在走访调查中,我们发现三个村级组织和专业户有一个相同的欠缺,都缺乏相关的电子商务知识,很少有政府部门或其他组织为他们进行电子商务知识培训,虽然尹家圩经编专业村网上交易初具规模,也是在部分大户的带动影响下自发开展的,没有政府的主动引导。
⒊农村网络交易存在安全隐患。网上交易虽然有成本低、方便快捷的优势,但也存在交易安全问题,农民和农村企业主们因为对电子商务不了解,缺乏实战经验,网上交易胆怯心理较为严重。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尹家圩经编专业村有一位叫宝荣的经编大户,2007年在网上被广州某市场的一家公司骗了20多万,这件事对其他专业户的影响较大,间接造成了怕网上接单交易的心理。另外农民和农民企业主的确缺乏如何防范网上交易风险的知识和经验。虽然7月1日起国家工商总局发布的《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实施,在网络交易安全防范上有了一个重要的法律依据,但对农民来说还是很陌生。网络交易安全隐患,制约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⒋缺少政府层面的扶持政策。三个专业村在发展电子商务上主要是专业户的自发行为,从政府层面来看,扶持电子商务发展宏观战略规划或政策很少,农民也不了解。从我们的走访调查中发现,虽然电子商务发展给尹家圩经编村带来了新的商机和财富,有多家企业在阿里巴巴和中国纺织网建有网页,如尹家圩专门生产成品蚊帐的双鹿和东仁两家企业,通过阿里巴巴国际网开展网上交易,产品远销日本、韩国、印度、南非等国,年网上直接交易额达到几千万人民币,占企业年销售总额的60%,但在税收等方面,没有享受到政府的优惠政策,不知道湖州市政府对互联网经营性ICP认证企业奖励1万元的扶持政策;调查中,我们得知政府主要在就业技能培训方面有较完善的组织机构和经费保障,如人力资源部门、各乡镇的成人教育学校等,较为前沿的电子商务未列入政府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工作,尚未引起政府的足够重视。
⒌产品结构单一影响网络交易。三个村的实体经济发展都很快,有各自的特色,但产品的结构仍显单一,产品的后续深度开发欠缺,有的低端产品不适应在网上交易,产生的利润空间很小。在走访调查中,我们发现,尹家圩经编生产的化纤白胚布量大利小,品种单一,大多到中国绍兴轻纺城销售,很少网上交易,所以,规模较大的经编企业正逐步转向产品的后续开发,提高附加值,如东仁针织品有限公司就是在生产化纤面料的同时,开发蚊帐成品,通过网络远销国外。
四、对策与建议
如何摆脱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制约因素,走出一条适合农村特色村实体经济发展电子商务的路径,应积聚各方力量,因地制宜的推进,我们调查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⒈政府要加强对农村电子商务工作的引导和推广。在当前经济转型的特殊时期,政府要有紧迫感、要重视农村的电子商务发展,特别是有一定实体经济规模的特色村的电子商务发展,要加大推动的力度。一是要有计划地加大农村电子商务的宣传推广力度,提高农民网络交易意识。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宣传,营造发展电子商务的良好氛围。二是要鼓励和督促农村村级组织带头发展电子商务。将各级村级组织带头开展网络经营引入政府考核机制,通过基层组织的带头示范,带动特色村的电子商务发展。三是奖励村里的网上经营大户。政府和村级组织联动,从财政或村级经济积累中拿出一定的资金,设立电子商务专项奖励,专门用于奖励网络交易业绩突出的专业户;同时,各村级组织要主动宣传政府对电子商务发展的扶持政策,鼓励村民开展网上交易。
⒉用好电子商务相关的法律法规。降低网上交易风险,必须做好相关法律法规的落实工作。当前,应着重抓好国家工商总局发布的《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通过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认真履职,解决农民网络交易安全问题。一是要建立农村网上红盾维权站。及时指导农民防范网上交易风险,教育农民加强网上交易风险意识,解决农民在网上交易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维护农民专业户网上交易的合法权益。二是要引导农民专业户诚信经营。依据《办法》积极支持特色村建立集体商务网站,开展网上亮照经营,引导农民诚信经营。三是要加强网上经营行为监管。与特色村网上交易主要的买家区域所在地管理部门建立协查机制,及时为专业户核实买家身份,查处网络经营违法行为,降低农民网上交易风险。
⒊采取各种措施培养农村电子商务管理与服务人才。农村农民必须有自己的电子商务管理和服务人才,才能得到长远的发展。作为政府应创造条件为农村培养电子商务人才。一是要在农村普及电子商务知识。政府可以尝试在特色村建立电子商务培训点,培训电子商务基础知识和简单的应用技能,让非专业户村民也能就近获得培训,逐步普及电子商务知识,比如,可以在紫金桥、移沿山这样的电子商务欠发达的专业村首建,像紫金桥有1386户村民。二是要推行大学生村官本土化。为那些本村的电子商务专业大学生创造条件,鼓励回到自己的家乡创业,来担任特色村的大学生村官,或本村大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留下来成为新时代农村信息管理与服务的专业人才。三是建议建立村校联合人才培养基地。利用特色村企业集中的优势,与本地区的电子商务专业院校合作,积极吸引外来人才入村创业,建立农村电子商务管理人才培养基地,培养村里的网络经营能人。
⒋全力发挥特色村实体经济的主体优势。以特色村实体经济为主体,推动电子商务发展。一是要鼓励支持特色村产品深度开发,扩大利润空间。改变现有产品结构单一的生产模式,鼓励特色村专业大户带头进行产品的深度开发,逐步向多样化、品牌化发展,借助网络优势扩大产品销售渠道,提高知名度。二是要将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列入政府重要工作。政府牵头整合各相关部门职能,设立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办公室,依法出台特色村网上交易税收优惠政策,着重在实体扩大经营的用地、用电方面给予支持,如尹家圩的东仁针织品有限公司计划投资5600多万建设新厂房,政府可以在用地上予以优先考虑,从而推动特色村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三是要鼓励支持成立行业协会。利用特色村实体经济集中的优势,鼓励、支持网络商品经营者成立行业协会,发挥行业协会自我服务功能。如尹家圩经编专业村有43家涉网经营企业,可以成立网商协会,以协会名誉抱团与大型网络交易平台服务提供商洽谈企业网上推广费用,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升特色村企业的集体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