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专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可行性报告
在**中专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可行性报告 一、电子商务发展前景分析 电子商务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以上网获取信息、网上谈判、网上签约、网上结算等为手段的现代营销方式。在今后许多年内,电子商务将在国内大规模兴起,急需大量的专业人才,我国未来10年大约需要200万名电子商务专门人才。 二、可行性分析 就**县而言,县领导重视电子商务工作,2014年实施了“电子商务进农村”工程,取得了显著成绩,在全省有名。随着电商产业园建成使用,利用电子商务销售农产品、吸引外出务工农民回流将会越来越受重视。可以说,电子商务正以强大的推动力助推我县经济向更深层次的市场经济发展,其专业化的运作亟须专业化后备力量补给。尽管我县以外出学习、开培训班等形式培育电商人才,但专业电商人才奇缺,复合型电商人才的引进和培育更是空白。中职教育要与市场经济接轨,追求产学一致的目标,学校开设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大量培养实用技能型电子商务人才,恰是顺应当前我县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举措。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和高职院校已开设电子商务专业,且办得红红火火,毕业生主要在大中城市工作。不少的中职学校也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但尴尬的是:面对电子商务如此蓬勃的发展趋势,作为电子商务基础人才培养基地的中等职业教育却陷入了困境: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专业就业率低,专业招生人数连年下滑。主要原因:一是没有做到因材施教,教学目标要求过高。现今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目标,几乎都是培养既要具备计算机网络开发与维护技术,同时又要掌握全面的现代商务知识,还要具有相当的综合职业技能的中初级电子商务人员。这未免要求过高、不切实际。首先,中等职业教育的对象通常是接受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初中阶段学生。从地区来源上看,九成以上的学生是来自贫困的农村和乡镇;从学生就读中职学校的原因上看,除少数因家庭贫困无法就读高中之外,其余大部分学生是则是因为自身素质差就读高中看不到前途,或者本身是问题学生而被父母逼迫进入中等职业学校。这部分学生不仅文化基础素质相当差,而且在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相当的问题。其次,目前的中职修业年限是三年,实际上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时间只有两年,第三年则是到企业去顶岗实习,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非常有限。中职学校的生源为初中毕业生,他们绝大多数为未成年人且独立生活和学习的能力差,进入中职学校后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来适应学校生活,接受与普通教育迥异的职业教育方式,有效的专业学习时间更显短少。基于这样的情况,将他们视为中级人才的培养对象显然是不现实的。把他们培养成遵纪守法,文明礼貌,既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同时又掌握较好职业技能的基层职业者,即技术工人或技能劳动者,这才是中职教育的正道。二是专业培养目标不符合现实社会的要求。鉴于学生年龄、基础素质以及学生就业方向等因素的差异,在专业培养目标上中职教育与本科和高职高专教育应该有明显的区别。可是,目前很多中职学校参照本科和高职高专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为中职电子商务学生开设了大量诸如计算机网络技术、DREAMVEAVER 网页设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Access)、程序设计(VB)、SQL Server 等计算机专业课程,以期望学生在毕业后能在企业的电子商务网站建设和网站维护方面有所作为,这是脱离实际的做法。首先,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生源素质就不具备开设这些专业课的基础。他们对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没有多少认知,更不用说对计算机网络有什么了解。对这样的学生开设如此专业的课程实属勉为其难。其次,在仅有的两年中职学校教育时间里,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加强基本文化素质的教育,还要学习贸易、营销、物流、财会、计算机等专业基础知识,因此他们不可能有适量的时间来学习如此专业的课程,也不可能学有所成。第三,很多中职学校的计算机专业开设了电子商务专门化方向的教学,其专业重点方向就是电子商务网站的建设、维护以及网页制作,他们在该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比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强,在相关岗位的应聘上也具有更明显的优势。第四,计算机网络是比较专业和复杂的课程,学习者需要具备较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大学和高职高专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基础文化素质比较高,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能力比较强,修业时间也比较长,他们对网络和网站建设与维护的学习和理解能更深入,也才有可能学有所成、学以致用。第五,电子商务中职毕业生在管理和维护网站岗位上没有现实的需求。纵观各人才市场里各招聘单位的招聘信息,网站建设与维护相关岗位的招聘均要求应聘者具备大专以上学历并具有相应的工作经验。从应聘者方面看,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毕业,就业岗位的竞争越发激烈,已连续多年出现大学生就业难的情况。许多大学生为此被迫放下“精英”的架子,开始接受原先以中职生为主的工作岗位,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层面和岗位种类正被慢慢地挤压收缩。综上,对于中职电子商务专业的教育来说,“电子”是辅助,是手段,“商务”才是根本。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应是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从事商务工作的基层务工人员。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在商业贸易、营销、物流、计算机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能够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从事商务信息的搜集与管理,能够运用“电子”手段和现代办公设备进行商务核算、推销、结算、运输、保险等工作。
三、课程设置设想
(一)培养目标。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为了使培养的学生符合市场需求,顺利实现就业,根据电子商务职业岗位群分类,分解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鉴于中职生源质量的实际情况,依据目前社会工作岗位的需求,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目标应当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一定文化基础知识、电子商务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适应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满足电子商务相关行业实际工作要求的初级专业人员,为社会输送电子商务实用型技工,为高职院校输送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为毕业生今后的进一步学习提高打下良好基础。
本专业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应特别突出以下专业基本能力的培养:
1、熟练进行计算机操作,能够进行操作系统和常用软件的安装与使用,熟悉办公软件操作。
2、掌握网络使用技术,能够熟练地利用Internet 获取资料和信息并进行信息处理。
3、了解电子商务交易系统的功能和业务流程,掌握相关的操作技术,能够进行网上网下交易和服务,具有电子商务人员应具备的综合基本职业能力。
4、熟练进行商场、网站的各种数据资料的收集和处理工作。
5、了解客户需求,掌握经营技能和物流配送基本知识,具有现代商业服务人员的基础知识,有一定的营销策划能力。
(二)、课程设置。中职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设置应侧重于电子商务的运用。电子商务专业是一个复合型专业,涉及到技术、经济、贸易、管理等学科,其专业如何建设,课程如何设置,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模型。从近几年中职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的去向看,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重点应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从事商务工作的基层人员。这里强调的是商务“运用”,不包含网站的建设与维护。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在商业贸易和物流等企业里运用网络技术从事贸易、市场营销、仓储与配送、商务信息的搜集与管理、电子商务结算等工作应掌握的知识和应具备的技能,具有商品推销、商务信息管理以及使用现代办公设备的能力。
中职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如下设置比较合理:
(一)专业核心课程
1、商务原理及应用
2、办公软件运用(如MS OFFICE)
3、电子商务基础
4、网络营销
5、物流仓储与配送
6、电子商务安全基础
7、网上经营基础
8、电子商务实务模拟
9、现代办公设备及其运用
10、经济法基础
(二)限选课程
依据专业专门化方向的不同,可选择开设商务英语、金融电子化基础、企业经营与管理、电子政务、物流运输服务、市场调查与预测、推销技巧与服务、商务谈判等。
(三)任选课程
可开设常用计算机工具软件、商品知识、财税金融基础知识、国际贸易实务、图片制作与处理、商务礼仪、公共关系等。总之,中职学校的电子商务专业应该根据其生源的实际情况,依据现在和可预计的未来社会用工对技能型劳动者的需求,实时、适当地调整教学方案,既要避免不切实际的好高骛远,又要让受教育者具备适宜的务工素质和技能,尽可能较好地做到满足企业用工需求的同时又能满足毕业生对就业岗位的要求。
(三)、教学实施。根据岗位技能需求合理设置课程,突出实践能力,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进行项目化训练,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分解到各个模块和项目中,逐步形成以岗位为主体,职业素质训导和职业资格证书为保障的项目式教学课程体系结构,打破传统的“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老三段式课程设置模式,建立以职业能力发展为主线,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个性发展的具有职教特色的“基础课程+核心课程+教学项目”的课程体系和模式,从而有效组织实施教学活动,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基础课程+核心课程+教学项目”的课程体系和模式的构建,一方面突出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使课程模式从知识本位走向能力本位,既有利于学生近期岗位从业能力的培养,又有利于学生的终生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它是对职教传统三段式学科课程模式的解构,把理论的“基础地位”转变为“服务地位”,使“做学”分离转向“做学”一体化。
在课程教学上,应采用灵活的“校企合作、师生互动、准工学交替”等教学组织形式。学生在学校以理论学习为主,辅之以实验、实训;在企业以生产实践为主,交替进行。这样就使学生学用结合,让学生在职业训练中学习、在学习中进行职业训练,强化职业技能,提升职业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教学方法向项目教学法、案例法、仿真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操作训练、现场教学等转换;教学手段改由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教学场所由传统的单功能专业教室向多功能一体化的“仿真”职场或“全真”的职场转换;部分课程的教学组织者由原来一位教师向“团队教师”(校方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合作)进行转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四)、师资建设。中职学校要把本校的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成为品牌专业,就应该痛下决心,切实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这里主要有两个强化方向,首先是引进专业教学经验丰富、理论知识扎实的“双师”型教师,也可以聘请从业经验丰富的人士作客座教师,多邀请有一定成就的电子商务明星到校园讲座,或者聘请企业兼职教师,到学校担任某一门课程的全部教学工作,可以聘请企业教师任教,由于企业人员具有大量的实际工作经验,讲授的真实案例将会紧密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使学生受益匪浅。其次是对现有的专业教师进行系统化的培训,尤其是参与现场的流程管理,或者安排教师到相关企业进行为期数月、半年甚至一年的顶岗锻炼,也可以安排专业教师参加电子商务师、高级电子商务师等专业资格考试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