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芦溪县纪委 芦溪县监察委员会 关于报送2020年上半年纪检监察工作总结及 下阶段工作打算的报告
今年以来,全县纪检监察机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中央纪委、省纪委和市纪委全会确定的各项任务,忠实履行党章和宪法赋予的职责,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坚定不移惩治腐败,全县纪检监察工作呈现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现将全年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0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坚持提高政治站位不放松,推动“两个维护”落到实处。一是不断筑牢思想根基。把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今年以来,县纪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各类理论学习6次,进一步增强了政治意识,坚定了政治立场。二是做实做细监督检查。坚持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今年以来,围绕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六稳六保”、防汛救灾等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检查1390人次,发现问题112个,提出意见建议92条,立案查处5人,通报典型问题2起2人。省委巡视组反馈的五个方面38个问题170项整改措施,新完成整改14项,目前整改率达98.82%,用铁的纪律确保政令畅通。三是深化巡察监督。上半年,已完成对52个村(社区)党组织的政治巡察,共发现落实上级决策不力、党的领导弱化等普遍性、倾向性问题155个和重点问题线索28件,目前正在处置之中。
(二)坚持“严”的主基调不放松,良好政治生态环境逐步形成。一是坚持惩治腐败从“严”。紧盯“关键少数”,聚焦群众关切,切实加大案件查办力度,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1-6月份,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信访举报126件次,处置问题线索143件;立案46件,处分41人,同比分别增长9.5%、20.6%。二是坚持作风建设从“严”。围绕重要时间节点,紧盯“四风”隐形变异,持续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开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情况监督检查,通报典型问题31起41人,党政纪处分16人,通报5起6人。同时,正确运用“四种形态”,坚持宽严相济,为受到不实举报的党员干部3起3人澄清正名。三是坚持精准问责从“严”。加强对落实“两个责任”、脱贫攻坚、扫黑除恶、生态环保等重点工作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对不担当、不作为问题严肃追责问责,全县共问责党员干部14名、党组织6个。
(三)坚持高标准建设廉洁萍乡不放松,“三不”一体推进的综合效应逐步显现。按照惩治腐败、健全制度、深化教育“三位一体”的要求谋划、部署、推进项目,推动廉洁萍乡建设走深走实。一是惩治腐败保持高压态势。严肃查处了人防、水利、教育等领域党员干部违纪案件以及上埠镇九洲村、宣风镇盘田村“两委”干部窝案,立案查处充当“保护伞”案件1起,形成了“不敢腐”的有力震慑。二是监管制度逐步建立完善。坚持制度管人管事管权,在扶贫资金发放、涉农项目管理等方面出台了制度办法,在全县推广了村级“小额工程”抽签式发包,将156个政府投资项目纳入芦溪县智慧监督大数据平台重点监督内容,制度的笼子越扎越紧。三是廉洁文化建设持续深入。开展了“廉洁家庭评选”和“红色家书诵读”等活动,打造了卢德铭“四个一”忠诚信仰感悟课,营造了廉洁自律良好氛围。截至目前,接待15批1000余名党员干部接受红色教育。
(四)坚持维护群众利益不放松,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得到有效整治。一是持续深化扶贫领域专项治理。大力惩治扶贫领域“蚁腐蝇贪”,紧盯产业项目扶贫、对口帮扶以及扶贫工程推进开展、扶贫发展资金管理使用,督促开展专项检查。上半年,全县查处扶贫领域违纪问题57起,处理党员干部63人,通报13起15人,形成了强大震慑。二是持续加强民生领域侵害群众利益问题治理。聚焦住房改造、教育医疗、惠农政策等重点,坚决查处贪污侵占、吃拿卡要、截留克扣等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一方面利用芦溪县智慧监督大数据平台对民生资金监管,发现低保、涉农资金发放等方面侵害群众利益问题62个,给予党纪政务处分8人。另一方面组织开展了村级财务代理室专项检查,发现并督促整改侵占、挪用、套取民生资金等问题48个,对典型问题进行了公开通报。三是持续提升群众获得感。深入开展纪检干部联系基层活动,组织全体纪检监察干部深入全县131个村宣传工作成果、收集意见建议。在东渡村开展了“三会一书两公开”警示教育活动,适时向社会公开整改情况,有效增强纪检监察工作社会效应。
(五)坚持打造执纪铁军不放松,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战斗力有效提升。一是强化综合能力提升。继续执行“每月一课”制度,开展了知识技能“比学赶帮”“四个一”等活动,班子成员带头讲党课6次,开展演讲比赛等支部活动3次,进一步提升了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二是继续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出台了派驻机构规范化建设实施办法,通过明确履职清单、完善考核管理,提升派驻机构履职能力。推动监察职能向村(社区)有效延伸,在全县131村(社区)配强配齐了监察联络员,并规范了履职程序、履职台账,提升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水平。三是强化内控机制。开展了内部廉政风险点排查,发现10个风险点,已制定相关整改措施。依托智慧监督大数据平台,正在建立纪检监察干部廉政档案专版。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惩治腐败综合效应发挥不够好。对一些典型案例剖析不够深入,推动相关职能部门健全完善制度建设还不够。
(二)创新性推进廉洁萍乡建设还不够。有特色亮点的项目还不够,村(社区)廉洁工作平台建设全面铺开进展不快。
(三)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还需要加强。专业型人才较少,有的纪检监察能力比较单一,村(社区)一级监察监督人员素质普遍较低,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纪检监察工作需要。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切实把“两个责任”压得更实。一是出台《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抄告制度试行办法》,对系统、部门违规违纪违法问题多发易发的,纪委在约谈提醒党组织主要负责人的同时,将存在的问题同步抄告党委分管领导,既压实主体责任,又强化同级监督。二是开展一次“一把手”贯彻落实“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情况专项检查,进一步推进“三重一大”事项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三是坚持精准问责,严肃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推动上级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到位。
(二)切实把“干部作风”抓得更紧。一是持续强化对贯彻落实“六稳”“六保”、脱贫攻坚等上级重大决策部署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集中曝光一批“怕慢假庸散”突出问题。继续开展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专项整治,扎实开展“整治作风问题、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出台政商交往清单,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回潮反弹。二是在9月底前开展一次全县干部作风警示教育活动,通报一批典型案例,拍摄一部警示教育专题片,坚持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提升教育效果。三是坚持强化监督与严管厚爱相结合,定期发布不实举报澄清正名通报,严肃查处并公开曝光诬告陷害典型案例,着力营造为负责者负责、为担当者担当的良好环境。
(三)切实把“廉洁萍乡”建得更好。一是抓好已申报的78个廉洁萍乡建设项目的综合协调、监督推动,重点400万元以下政府性投资工程项目监督管理等9个市级重点项目的落实,打造一批特色亮点项目。二是深化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工程,巩固深化廉洁示范点建设成果,全面推进廉洁机关、廉洁村社、廉洁学校、廉洁医院、廉洁企业建设,继续开展各类廉政教育活动,引导党员干部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三是深入推进村(社区)廉洁工作平台规范化建设,健全完善村(社区)“三小”监管制度,规范平台运行管理机制,推进村级财务管理改革,打通基层监督“最后一米”,着力提升平台监督实效。
(四)切实把“监督执纪”做得更细。一是完善智慧监督大数据平台,把涉及公共财政的项目、资金、物资、决策和权力都纳入监督范畴,通过微信等扩大群众参与监督渠道,真正实现“指尖上的监督”。二是深入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深化人防系统专项治理,扎实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继续保持打伞破网高压态势,推进行业乱象治理。三是监督推动上级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工作,推进县本级巡察覆盖率达90%以上,严格执行销号整改制度,推进巡察机构规范化建设,着力强化“利剑高悬、震慑常在”效果。
(五)切实把“自身建设”抓得更严。一是深入开展“比学赶帮”活动,每月开展党支部活动或集中学习班,通过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打造一支政治站位高、业务素养强的人才队伍。二是推进派驻机构规范化建设,按照已制定下发工作规程、履职清单,促进派驻机构充分发挥“探头”作用,实现派驻机构工作提档升级。三是强化自我约束,完成智慧监督大数据平台纪检监察干部廉政档案专版,坚决防止“灯下黑”,用铁的纪律锻造让党放心、人民信赖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