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度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现将 2020 年我抓基层党建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履职主要情况
一是思想引领强基础。带头讲党课、抓学习,组织 13 次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6 场校长微论坛、10 个班次党内培训、84 场干部培养活动和 18 次专家讲座,推荐必学书目,组织大培训、大讨论、大比武,提升党员干部政治素养。
二是重大任务抓落实。抗疫、育人两手抓,号召党员进社区, 11 名干部下沉镇村,30 名青年干部协助专班开展电话排查。推出25期战“疫”栏目、160节名优课,“兴教时讯”首都教育新媒体联盟排名多次第一、获全区十大政务新媒体第一名。垃圾分类主动抓,亲自部署实施,做到党员知晓率、承诺率、守桶率“3 个100”。脱贫攻坚精准抓,牵头“双百双千”,实现点对点项目帮扶。党管人才持续抓,主持修订选人用人文件,选拔培养35 名中层干部,推进名校长工程,追踪培养 30 名硕博副校长。实现校长职级测评与学年考核“两考合一”。
三是从严治党压责任。主持召开 38 次工委会,带头领学党
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召开党风廉政、意识形态会议,建立“一校一清单”,开展从严治党、办公用房、重要节日“四不两直”等检查。巩固主题教育成果,坚持每月调研,结合区委政治巡察, 完成“回头看”整改任务。
四是基层党建促改革。承接试点区任务,开展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试点工作,承担 2 项子课题,召开 22 次专
项会议,印发 8 期工作简报,列出 21 项清单,形成 4 项机制、
建立 5 项制度,工作成效逐步突显,得到市委教工委认可。狠抓基层党组织,开展 6 大主题讨论、5 大主题活动,推进“主题党日+”主题化、系列化、特色化。“七一好做法”选登《北京教育》, 10 个“互联网+”创新做法获市级督导好评。严把“两新”组织审批关、过程关、年审关,检查指导民办学校 872 次,4A 级以上民办学校实现党组织全覆盖。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抓基层党建规范化工作深度不够。我对中小学校和民办学校基层党组织日常工作的指导还不够充分。部分基层党组织开展党员教育活动思路不够开阔、形式不够丰富,存在党支部工作手册记录不够全面、党组织会议名称不够准确、党课讲稿文本不够规范等现象,仍需对其进行全面、深入地教育培训和检查管理, 确保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二是抓社会组织“两个覆盖”力度不够。对民办学校、培训机构的党建工作,还存在发力不足的问题。一些“两新”组织党建意识还不够强,缺乏有序推进的策略和规范做法,党建工作开展不系统,还需要结合每个学校、机构的管理形式、办学特点,加强组织建设、阵地建设,丰富党群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有针对 性地开展指导和监督。
三是抓试点工作研究指导不够。由于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 鉴,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试点工作一直处在边探究 边实践阶段,8 个试点校的重点任务推进力、试点课题研究力、非试点校的试点改革理解力都不足。我作为试点工作具体负责人, 还需要通过深入调研、专业指导、加强培训,全面提高各校的党 建工作水平。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是自上而下加强党组织规范化建设。以政治巡察整改为契机,通过组织观摩学习、联检互评、印发提醒、培育队伍、树立 先锋、创建品牌等“六个一”活动,全面对标,提高质量。
二是同频共振加强“两新”组织建设。坚持加强政治建设, 开展党建培训与联查,坚持严把审批、过程、年审关,创建党建示范点、织密干部联系点、推出党建创新点,推动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
三是点面结合推进试点体制改革。强化干部队伍建设,构建与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相匹配的体制机制。坚持党建、科研、问题、成果“四引领”,做到统思想、强组织、树榜样、造氛围、出成果、亮品牌,推动试点工作全面扩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