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度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现将 2020 年抓基层党建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履职主要情况
一是坚持从严治党,落实党建责任。针对 2019 年述职评议点评问题建立台账,班子成员主动认领,现已全部整改到位。全 年专题研究党建61次,占比73.49,围绕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 3 次。坚持书记直接抓、亲自抓,开展中心组学习 23 次,进一步压紧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班子成员梳理形成负面清单 85 条。研究制定《西红门镇党建督查考核办法》,将党建重点任务细化分解为49 项具体工作,逐一推进落实。
二是坚持党建引领,助力疫情防控。镇党委第一时间成立“1 办24组”,发动各方力量2万余人,累计开展5轮“敲门行动”,居家管控 6 万余人,组织核酸检测 50.2 万人次,排查出阳性病
例 6 人,实现本地疫情零扩散、零传播目标。兴日苑社区封闭管理后,协调引进“两车一端”,有效解决居民“买菜难、看病难、买气难”问题。镇党委同时荣获北京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和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一名社区党支部书记荣获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三是坚持党建创新,夯实组织基础。探索创新“红门管家” 邻里式党员志愿服务项目,6 个试点村社 154 名管家累计提供志愿服务 800 余人次,实现人居环境、社区治理双提升。积极探索非公党建指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制定公开招录非公党建助理员实施方案,努力提升“两个覆盖”工作质量。选优配强社区书记,完成市级后进社区同兴社区整顿转化。
四是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发展大局。坚持党建引领物业服务管理,2020年新成立业委会(物管会)41个,“三率”指标全部实现100。用时5天完成新建地区1756人现场转非安置手续,
转非安置率达到98.7。推行宅基地出租人口定额模式,通过“一室一图一队一账”四步工作法,提前超额完成 11 个市级挂账村流动人口总量下降50的目标任务。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抓党建责任落实力度不够。推进领导包片和干部包村社责任落实的制度和手段相对单一,考核机制不够健全,多为定性考量,缺乏量化考核,督责、问责的举措有待进一步细化。比如, 个别领导干部在指导所包村社工作的过程中还存在重业务、轻党建的现象,具体工作指导得多一些,而对于支部党建活动开展情况过问比较少。
二是党员干部在基层治理中作用发挥不充分。在城市化进程中,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对于地区治理敢于创新的勇气尚有欠缺, 对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内涵把握不够,党建引领各项工作的抓手和载体相对传统,基层党组织兜底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比如, 在“三清一控”推进过程中,个别党员带头作用发挥不够明显, 需要“拉袖子”“拍肩膀”。
三是抓党建引领提升物业服务水平不到位。我镇老旧小区较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当前的物业服务、管理理念和制度措施已不能完全适应现阶段的群众需求和社会治理要求。比如,物业服务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社区居民的幸福指数,由物业服务引发的社会管理问题日益凸显,2020 年我镇关于物业服务管理方面的“12345”投诉量占30,同比增长135。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是延伸党建责任“宽度”。逐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明确班子成员党建职责,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体系,有效解决“谁来抓”“抓什么”“怎么抓”等问题。
二是挖掘党建引领“深度”。以党建引领为基层治理“铸魂”,激活村社“细胞”,打通党建的“神经末梢”,力争将基层党建与社情民意深度融合,实现基层治理由弱到强的嬗变。
三是提升党建服务“高度”。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有效利用区、镇、社区三级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平台,把 业委会(物管会)、物业公司串联起来,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