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度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现将 2020 年抓基层党建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履职主要情况
一是深化“六责”机制,牢记初心使命。在学思践悟新思想上持续用力,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回头看”,查摆整改 32 个问题, 把初心教育抓在经常、融入日常。筑牢意识形态阵地,开展中心组学习、最美清源人评选、百姓宣讲等活动,时刻拧紧思想总开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实行定期述职、平台晒责、群众评责等“六责”机制,建立落实正负面清单 174 条。抓好上年度问题整改,解决巡视巡察反馈、党建工作述职考核等 6 方面21 类问题。
二是明确改革清单,完善共治体系。深化三级吹哨、四级联动方式,抓好街道“吹哨报到”42 项改革清单落地落实。用好“接诉即办”富矿,建立群体库、诉求库,对应梳理科室、社区、 物业等 78 项职责清单,推进从“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转变。创新“支部+”模式,推出党建“三起来”计划。深化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和“双报到”机制,调动 175 家成员单位认领
382 个社区公益岗,推出教育培训等 4 类 9 项共建项目,丰富支部“十联建”菜单。
三是做好“五新”文章,擦亮清源品牌。做好新文化培育, 以清源融媒体中心为阵地,整合报、网、微、抖、屏、栏等全媒体矩阵,讲好故事、沉淀记忆、孵化组织、输出文创。拓展新治理途径,以社区“空中四合院”建设为载体,引入家园规划师、打造楼门学院、撬动自治团队,解决问题近百件。用好新协商平台,深化“拉家常”议事协商机制,提出本地“五步工作法”,形成社区协商手册全域推广。探索新动员手段,总结垃圾分类“3421”工作法,指导社区形成党员先锋行、公益兑换超市、循环共享菜园等品牌。尝试新智慧平台,打造智慧养老服务体系, 为 1.6 万余老人提供全响应、全覆盖、全监管的生活健康服务。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有待提升。部分社区在治理模式上依然普遍采用“人海战术”,将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化信息技术融入社会治理领域还不够,科技赋能效果不突出。比如,社区卡口人员核查主要依靠人工查阅台账、垃圾乱堆乱放靠人员巡查 守桶、进入小区车辆和人员管理视频监控覆盖有限,作用发挥不 足。
二是党建引领文化创新促发展不够。社区在文化建设上普遍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以文化活动代替品牌创建,内容形式单一、创新活力不足。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创新驱动力还不够,没有真正形成社区独具特色反映新时代要求的特色文化品牌,以文化建设凝聚各方力量引领街区发展效果还不明显,文化阵地建设还需进一步完善提升。
三是区域化党建资源整合有待提升。区域化共建活动未能在常办同时做到常新,各级党组织服务和工作开放度有待进一步提升,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没能真正干出效能,“红色朋友圈”拓展还不够,周边资源、区域资源等整合不够,导致群众许多问题依 然依赖于本社区“老面孔”解决,社区之间协作共建共享机制不 完善,资源整合不充分,基层治理效能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是推进“互联网+社会治理”建设。以“智慧清源”建设为核心,打造“四中心一平台”,覆盖综治管理、养老服务等多领域,激活基层数据库,并应用在组织考核、问题溯源、基层减 负等各项工作中。
二是丰富“文化+社会建设”内涵。以街道成立 20 年为契机, 开展“魅力社区”书画摄影展、“最美清源人”评选等活动,弘扬正能量、倡导新文明,落实文化带头人培训,努力建设一支扎根基层群众、热爱文化事业、适应社会建设需要的文化骨干队伍。
三是激活“组织+社会服务”体系。做实两级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更新问题、需求、资源三项清单,调动辖区 200 余家社会组织力量,参与党组织建设、文化宣传、社区治理等各领域服务,激活社区发展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