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度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现将 2020 年我抓基层党建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履职主要情况
一是高处站位,种好党建“责任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理论中心组学习 37 次,集中学习研讨 8 次,专题研究党建工作 10 次,
解决问题 98 件,完成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项目 85 个。实施“基
层党员进党校”工程,轮训党员 2300 名。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
任制,正向发声,在学习强国、北京日报等媒体刊登播报 32 条信息。坚决把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扛起来,逐一整改落实区委巡察反馈问题。对区纪委转交的问题线索立案 4 件,初核了结 2 件。
二是全力以赴,打赢疫情阻击战。连夜封闭三大广场,组织区直下沉干部、包社区干部、辖区党员、志愿者 1700 余人参与
小区卡口防控,对 33 个“三无”小区实行网格化落图制管理。
升级 157 套智慧门禁和 551 路高清探头,建立 2 个街道隔离点,
快速完成核酸检测 66376 人。
三是实处发力,为民当好“服务员”。抓好两个“关键小事”,组建 59 个业委会和 3 个物管会,业委会数量全区最多,同步成
立党组织,实现党的工作全覆盖。引入专业物业公司,实现 66万平米老旧小区物业服务全覆盖。推行“两桶一袋”绿色当铺模式,垃圾总量减少48。发挥“吹哨报到”三级工作体系作用,
解决居民诉求 5662 件,接诉即办“市直派+区分转”综合排名全区第一。攻坚拔钉,完成七街 0201-0907 地块(3.03 公顷)司法强拆,具备上市条件,车站北里 1-7 号楼棚改项目滞留户全部清零。PM2.5 指数持续降低。打造兴政南巷、红楼西巷等 5 条文化特色小巷。财政收入营改增后首次破亿,超额完成任务。
四是严格选育,补足过硬“后备军”。强化岗位锤炼,在重要任务、重大事件中考验干部,提升干部“实战”水平,为年轻干部积累经验、打造平台。提拔科级干部7名,调整社区干部46 人,为社区“两委”换届打好基础。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党建工作亮点还不够突出。在突出辖区特色、创建党建品牌上还没有形成林校党建经验,在完善党建机制、创新党建项目上还需要仔细研究、下足功夫。有的基层党组织没有将党建经费用在关键上,与街道重点工作结合不够紧密,与居民期盼存在一定差距,基层党组织服务方式较为单一,活动内容不够丰富、活动载体不够多元、组织形式创新不够。
二是发挥“轴心”作用还不充分。辖区地处老城中心,机关、 企事业单位多,区位优势发挥还不明显。有的基层党组织与辖区单位的互联互动意识需要加强,引导驻区单位党组织和各方社会力量发挥自身优势、参与社区治理的意识不足,协调开展活动能力还不够强,拓宽服务渠道的抓手不多,推进区域化党建能力还 有待加强。
三是商住楼宇党群联系相对薄弱。三大广场为开放型街区, 商住楼宇多,以非户籍居住人群为主,流动党员多,党员参与社区党日活动的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在激发党员活力上做得还不够。比如,新源 26 号和 27 号院社区服务站还未开展党组织服务群众项目,需要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引导党员亮身份、树形象,发挥示范表率作用。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是抓住“一个重点”。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为重点,紧盯大兴区“十四五”规划,围绕街道中心工作,全 面推进社会建设。
二是加强“两个建设”。强化组织建设,开展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系列活动,高标准完成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强化党风廉政建设,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思想防线。
三是推进“三类工程”。重点工程再突破,继续攻坚拔钉七街滞留户,推进老旧小区物业管理。美化工程再提升,对市场东巷等 5 条街巷进行改造,完成小龙河绿化项目。民生工程再改善, 为兴政西里、车站北里小区加装电梯,对饮马井等老旧小区进行基础设施改造,优化“接诉即办”,高效解决居民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