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度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现将 2020 年我抓基层党建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履职主要情况
一是突出政治导向,全面从严治党。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究党 建工作议题 169 个,开展会商研判 4 次,处理舆情案件 25 件,
构建“1+1+17”新时代文明实践组织体系,开展活动 500 余场。
选用调整干部46人;轮训党员7000余人次。严格“一岗双责”,
组织廉政大会、警示教育 9 次,整改完成区委第二巡察组反馈问
题。民主生活会查摆问题 12 条,整改落实 30 项。“三项清单”
查摆问题 4 条,整改落实 12 项。
二是扛起责任担当,统筹双向作战。下派干部 124 人,成立
临时党支部 20 个,落实落细各项防控措施,实现 17 个社区零病例;启动智慧平安小区建设,在全市率先实施封闭式管理,瑞康 家园“三卡一证”防控措施纳入《24 个战“疫”指南》,黄村西里荣获“北京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开通专事专办打包、午间“不打烊”等服务,实现19类市场主体企业100复工
复产;引进注册 2000 万元以上企业 39 家,实现财政收入 5369.08 万元,超额完成全年任务。
三是强化党建引领,狠抓治理提升。依托党建物业联合体, 实现42个小区物业“三率”100,全区排名前列;落实垃圾分类“一把手”工程,加大硬件设施建设投入,厨余垃圾占比率高于市级指标15。搭建“拉家常”议事会平台,协商解决群众问
题 80 余件;引进社会资本,实践三合南里“片区统筹、街区更新”老旧小区有机更新“大兴模式”;改造提升“四环超市”等服务业态,实现便民服务网点100覆盖;打造“兴丰·周末学
堂”等党建服务品牌,建成 1500 平米党群服务中心。围绕创城,
深化“疏整促”专项行动,拆除违建 4482 平米;整治违法群租
房560处;整治提升5条背街小巷,富华巷荣获“北京最美街巷”;
解决困扰三中巷居民 30 余年的架空线问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干部队伍建设还有差距。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干部队伍本领恐慌突显,能力支撑不够,危机意识不强,创新水平不高, 综合素质有待提高。部分干部自身具有的知识、专业水平与新时代街道工作要求有差距,解决新情况、新问题时,方法简单,办法不多,效果不佳。个别干部还存在主动性、积极性不足等现象。
二是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还有待提高。针对街道老旧小区和老街巷较多、新发展痛点难点多、社区治理智能化水平不高等复杂情况研究得还不够深入,破解的招数不够多。针对群众在社区服务、环境提升、物业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集中诉求,未诉先办、主动破难解题的思路还不够宽。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发挥作用还不够显著,辖区内央企产权小区、无人管理小区管理还存在短板。
三是为民服务的精准度还有待提升。在对新形势下人民群众新诉求、新需求的精准性把握上还需增强,贴近居民生活的物业管理、垃圾分类、老旧小区改造等工作还有待拓展和完善。比如, “智慧小区”建设在服务基层管理、满足居民生活需求方面还有待强化。在促进服务品质提升上还需更精准化、便捷化。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是着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深化“基层党员进党校”轮训,加强思想教育。严格干部队伍管理,用好谈心谈话提醒制度,打造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干部队伍。
二是着力强化基层治理效能。深化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机制, 进一步整合资源,打破街区边界,整体提升“大开放、小围合” 片区服务。实行小区 24 小时移动终端防控监测,织密“人防+ 物防+技防”安全网。依托物业服务联盟,打造和健全与首都治 理格局相适应的兴丰物业服务升级版。
三是着力提升服务能力水平。用好“吹哨报到”“接诉即办”机制,聚焦“七有”“五性”,扎实推进老旧小区改造、老楼加装电梯,升级“爱溢兴丰·暖心七送”服务,办好民生实事。